中国古典小说
-
孽海花(清)曾朴著;金牛,继林标点在中国小说史上,《孽海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它的出版,曾于20世纪初期的文坛引起轰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再版10余次。专家的评论亦颇为热烈,一代古文大师、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林琴南,对之推崇备至,"叹为奇绝"。鲁迅对此书亦多有褒扬。然而,不同的声音亦复有所闻:胡适以为:"《孽海花》一书……但可居第二流"。一部小说不仅引起一般读者的广泛兴趣,以至一版再版,并且招来诸多文化名人评头品足,这确乎是一件极有趣的现象。我们今天的读者,尽可以放开自己的眼光去鉴赏,去评判!
-
狄公案(清)佚名等编撰《狄公案》抨击了权势豪强对百姓的欺凌,歌颂了江湖豪侠的侠义行为。故事情节跌宕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文辞也通俗流畅,生动风趣,具有民间文学韵味。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如鲍自安的老练诙谐、武功超群,花振芳的豪爽耿直、敢作敢为,义仆余谦的疾恶如仇,鲍金花的骄矜好胜,花碧莲的质朴情挚,都个性鲜明。
-
耳食录(清)乐钧著;辛照校点天下至文,本无定质,譬诸夕霞布空,倏忽异态,飞英绣水,纵横成章。要须自出机杼,为一家言。虽墨卿游戏,三昧可参,不必高文典册,始克与金石并寿也。吾友莲裳,早负俊才,高韵离俗。以粲花之笔,抒镂雪之思,摭拾所闻,纪为一编,日《耳食录》。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胸情所寄,笔妙咸鞍,虽古作者无多让焉。同好诸君,请付剞劂,适仆至都,因属为叙。夫隋璧汉珠,荫映山海,岂藉誉者以增重哉?良以寄兴偶同,寓言多感,梦簧得友,乐奏先声。残暑初退,兀坐紫藤之阴,追忆旧闻,手草数则,还以质之作者,而为述其梗概如此。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源远流长,作品繁富,蔚为大观。本书所选收的作品,均系在古代笔记小说中有较大影响或独具风格者。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们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
小豆棚(清)曾衍东著;盛伟校点烈女铭并序潍邑孤山,有烈女墓,,不详其姓氏里居。崇祯辛未,登兵之变起吴桥,破新城而东下也。潍人在女墙见大队整列,忽一旅数标,拥肩舆而北。约二三里许,倏而烟焰弥空,不知何故。兵去乃问,始知此女自新城来。初,诸贼掠得之,强以马不乘,强之车不登,呼天触地,誓不欲生。诸卒以为奇货,欲追献主帅,乃觅一大轿,强舁之行。女连日不饮食,惟求一死。诸卒使同掠诸妇百方劝谕,皆不应。追及主帅,帅大叱曰:“谁教尔为此者?亟返之!”启轿,女已自割死。乃舁野中,积薪而焚。邑之士大夫义之,为碑,瘗其骨焉。铭曰:骨如雪,心如铁。真金入炼金不折,沉香遇爇香不灭;黄犀辟尘尘不生,白璧绝玷玷不涅。浩浩元气还太虚,短碣孤山同峨嵲。马姑崇祯末年,高杰等为乱,兖豫不靖。盗贼蜂起,肆掠城邑,掳玉帛子女,所过一空。会贼寇金乡,有贼部将翻天鹞等。金乡令韩键能兵,在邑多美政。闻警,先激父老以忠,以重赏募敢死士,设战守具。及贼薄城,攻数日不能下。夜,贼以牛车数十辆直拥城下,贼伏辕底挖垣。令以灰瓶硫掷车上,贼多烟毙。旦,贼哗曰:“弹丸小邑,悉力死守。得尔城不足以威,吾去矣。”遂哄而散。众曰:“寇退,应樵汲。”令不可,曰:“诈也。吾见其散而整也,严备之。”日昃,闻钲声自西北来,令即率众登埤以观。逾时,尘扬马骤,旃帜鲜新,众疑之。及临城堑,声言曰:“鲁王师至,来护民。”众皆喜,即令初不料贼之伪也。方欲启管,忽队中一妇女,颧面猿臂,骑铲马冲而出,大呼曰:“是贼也,将赚尔城!何王师之有?”贼闻之怒,围之三匝,脔斩于马下。令与城上人皆见之,守益力。贼无计,乃去。三日,士民出城敛其尸,视衣幅上有小字一行云:“济宁城南马防屯马思敬之女,誓不从贼。”邑人感其义,葬而祀焉,颜曰“忠义烈马姑祠”。前不载邑乘,闻济宁潘兆遴《芳晨小记》有之。今秀水盛百二修《济宁志》,载入此条,惜太略。呜呼!妇人女子德,恭顺慈贞以为贤。至若流离颠沛,明大义,救全城,勇烈凛凛,此须眉丈夫之所难能!马姑之行,虽古仲连何以加兹?况又蹈郦生之祸也哉!张烈妇文登成山张烈妇,同邑孙土奎之妻。适孙后不数载,孙岁试入郡,染疾甚危,烈妇闻之,即欲以死自决。未几,孙病小愈,归。然日抱沉疴,奄奄在床笫。烈妇焚香告天,乞代夫死,不得死。烈妇左右药炉五年,昼夜不少懈。孙病愈,而烈妇劳无子,为孙纳妾。丙子,孙疾复作,烈妇日夜悲号,欲先引颈取报夫子于地下。孙曰:“妾有娠。倘得育男,我死之后,孤谁与守?”烈妇遵夫命,又不死。是月,果举一男,孙病又瘥已。冬十一月,疾大渐,不复可治。烈妇以抚孤故,不敢死。三年,藐孤殇。烈妇复欲死,曰:“有孤不死,守孤也,孤殇何守?当死,报夫子命!”亲故解之曰:“死后矣!死夫乎,死子乎?当日死夫,烈也;今不死子,为节也。且茕茕一柩,独不当守其晨夕耶?何取乎死?”言近义,曰防之,于是烈妇又不得死。后贫甚,妾不得已遂嫁去。烈妇独与一婢拾穗采薇,日用益苦而节益坚。凡朔望必哭奠,有事必于柩前禀命而行。甲申盗起,人民逃窜,烈妇仰天叹曰:“未亡人从人避乱乎?此我死时矣!”遂绝粒不食,出妆奁鬻制棺椁,营双穴,以迄柳车丹,无不毕备。卜葬五月六日,遍辞亲串,如归宁者。时水浆不入口已十四日,声若金石,神色满眉睫间,至此转无一毫悲切状。知之者以为屡死不死,终不至死;不知者以为绝无死意,何至于死。五日日昃,后事嘱切犹子侄辈,夜半呼婢子出闭户;六日昧爽启视,端坐孙子柩旁,白练绕颈,竟瞑目含笑死。先是一犬当烈妇绝粒时,犬亦不食。烈妇语之曰:“吾将死,与尔别觅一主栖托,可乎?”犬呜咽掉尾,若不忍去。至是犬亦死。呜呼!忠臣节妇,有始矢一死而终竟不死,有初事逶迤而终能决然一死者。虽曰性也,亦有命焉。因缘机会,一不凑合则不能死,且不敢死。烈妇屡死不死,而终于一死,可谓当死而死。是死固其性也,亦死之而得正命者矣。其笔意奇绝,可与烈妇俱传。我曾祖闻进公有仆名叶禄者,善走,一日夜行五百里。视其胫骨,较人长挺又无肉,多黑毛,皆二三寸,自膝以下鬈连而生。与人同行,初亦不惊其捷,一眨眼间,皆瞠乎后。望之者觉其足不着地,脑后辫横直流矢。闻进公以恩贡准人成均,叶随往。公家贫亲老,尝以膏资之半寄家,一月一次,命叶归里。吾嘉邑去京师千二百里有奇,叶以七日作往返,无愆期。一日行至夜,过郑州洼,二十里无人居。有打短棍者,伺叶至,击叶。叶仆,棍者剥其资去。叶狼狈起,失资。视南北只两条路,无岔杂口,于是望北追之。约五六里不见,急反南路,未八里而荷棍者隐隐在前焉。叶呼曰:“还我行李。”棍者见叶,狂奔,叶转缓行随之。棍者返身欲击叶,叶亦缓行而退,棍者不能及。棍者又走,叶又随之。如是者再,棍者惊,乃还其资。叶收资,而棍者自去。叶思:“竟夜无事,且又馁,何不戏之?”仍随棍者。棍者惫甚,又闻咿喔鸡声已唱村落,明星已烂,天色欲曙,仓皇言曰:“壮士,何相逼太甚耶?”叶曰:“终宵往返,未及握手晤面,拟欲登堂识荆耳。”棍者无奈,曰:“无哗。舍下不远,倘承枉顾,愿为前导。”时天已大亮。棍者引至一村。人室良久,有老翁出,延叶登堂。问姓名,老翁曰:“老夫段姓。夜间豚子误犯,望宽恕焉。”叶唯唯。复问叶,知为曾氏仆,且为曾氏寄膏金归养。翁甚爱叶之忠于主,又敬闻进公之能孝于亲也,且馔饮。叶醉饱辞去,翁且赠行资,又与叶一小旗曰:“凡贵相知过此,或车或马或行李,皆插此旗一面,直抵济上,可无虑也。”后叶常往来其家。数年后段氏富,改行,而我闻进公已选云梦宰。会叶差使都门,重过其地,翁已作古。棍者与叶叙旧交,且见其二子,为鸡黍云。孙元昌孙元昌,字大山,益都人。刚直果毅,与人洞达无隐回。至其意之所是,则断辞一迹,虽贲育不能夺也。读书好深湛之思,刻文切理,不喜滑泽枝叶。久于庠序,屡进不偶,终不易其所学,论难衍衍确如也。壮年论事,慷慨激发,无所施试。年未五十,婚嫁粗毕,遂闭门却扫,渐疏外事。门前种柳,堂后刈葵,署其门曰:“辟俗理肱枕,隐心问药笼。”有贫贱交。一日,豪富车马过存,将入门,一闻其声,即飘然逾垣引去,终不复接对。其愤时迕俗,皆此类也。性好综详。临事必先立短度,即断竹败瓦,处之必安其据,用之必当其才。晚营孝水之滨,俯仰静观,穷年兀对。倦则策杖独寻,从容信步山边林下,邂逅忘机,辄为盘桓移日。儿辈念其劳,间以仆马追随,却不御,怅然独返,亦其素怀微尚然也。孤情自照而隐不违亲,矫时砺俗而动不惊众。年七十有三,生平未尝一衣帛乘马。临病笃,尚自点检余粮,代诸弟偿负,亦未尝挂人一钱。有四子,以长子廷铨,官封光禄大夫。张民感张民感,安邱人,少孤。为诸生,不屑事章句。尝曰:“情非捧檄,礼岂翘弓,何数数干禄为?”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乡党共推长者。中岁无子,妻王氏为购一妾。入门,见其泪痕满颊,哀苦动人。问知为名家女,立遣去,不索值。女谢归,面使者曰:“愿祝张公三子成名。”后果三子:孝廉嗣伦,明经继伦,侍御绪伦,遂符其言。先是公病革,诸子幼,乃呼其从子孝廉书绅至。屏人,出橐千金付之曰:“嬛嬛藐诸孤,岂能守此?付汝待其长,可予则予之;如不可予,汝其自享之,毋以多金累也。”书绅唯唯。诸季长,悉以原橐归焉。闻者称公诚能格人,智足庇后。小李儿从来男子宜室,女子宜家,婚姻之事,自古皆然。闻此事者,不必尽为媒之正当,巧言以讽其成,或微言以劝其成。往往有一种天性残忍之人,不但不为撮合,且为之拆破者。如当夫妻反目,偶而生离,年岁凶荒,甘心死别。因造无稽之言,设断情之语。观其镜破鸾分,以为快意,何所利而为之耶?昔有德州小李儿,初为人运船,偶一商登岸,遗金十笏,李得之,船主许妻以女。阅数日,商追至,值船主他往,李慨然悉还之。船主有戚某,乘间破之曰:“此儿薄福,一钩金且不能承受,况欲得妻乎?终必饿死!”船主感其言,遂逐李,李去。是日,浴桥下,有物碍足,摸之银也。悉取之,可数百金,用以市贩。遇前失银之商,教以脱货,利倍息。船主闻其富,仍以女归之,乃逐其戚。此天之报施善人,岂爽哉!彼破人之婚者,曷利焉?……
-
聊斋志异现代版潘月琪编著本书从原文中,挑选一百篇情节紧凑、深具特色的故事,改写为更符合现代用语、容易阅读的轻松小品,并分为引人入胜、万物皆有情、天网恢恢、谈狐说鬼、飞天遁地等五部分。
-
中华五千年童话柳渝主编本套书包括:《中华五千年传说》(上册)和《中华五千年童话》(下册)。(编者:GQ)
-
曾国藩家书(清)曾国藩著;陈霞村等译注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从生前到死后长期引起争议的人物。为了给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提供一个认识曾国藩及其家教内容、家教方法的简便途径,从其大量家书中精选近百封有代表性的,加以注释评介,译成白话,编成本书,以便阅读,进而取其精华,探其奥义,从中获得借鉴和教益。
-
李白集(唐)李白著;张瑞君解评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本书所选皆为李白诗文中的名篇,一些内容比较复杂又艰深的作品以及太长的作品皆未选。读者如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可参看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等。李白诗文的编年,詹锳、郁贤皓、安旗等做了不少工作,但按年代顺序编排仍有很大困难,故按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目次排列。为了方便读者,末附“李白简谱”、“历代李白集版本举要”、“李白研究著述举要”及“《李白集》名言警句”。
-
辛弃疾集(宋)辛弃疾著;王增斌,王丽解评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他时常回忆起少年十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此外,辛弃疾也有写一些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本书是为普通读者选编的一本选集。共收辛弃疾诗作18首,词作82首,文5篇。为方便读者使用,末附“辛弃疾行年略考”、“辛弃疾研究主要文献资料”及“《辛弃疾集》名言警句”。
-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引言:使传统的线装书装帧精华,与现代图书最新的设计理念完美结合,是这套小说外观上的新理念。精择底本,严谨编校,固然是“上古”的当行本色;而典雅大气的开本与分册、质感温馨的纸张与套色,同样又体现了本社的不懈追求。在精益求精、美轮美奂的同时,充分考虑读者的负担与使用,是本丛书设计上的又一显著特点。书要做得宜读、宜赏更宜藏,宛似一种艺术品;定价则一议再议,再议再降,直降至出版社能够承受的最低点;从中不难见出真诚的出版人的一份拳拳之心。我们已经有类似的成功经验——图文本《唐诗三百首》及其系列、《书韵楼》巾箱本古典名著丛刊,都已经获得读者的一致佳评;而这一套新版四大小说丛书,则是新的—年中,“上古”社对于读者最诚挚的新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