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
作者:周可真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ISBN:9787500075219
定价:¥47.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顾炎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发展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环节。研究它,不只是为了把握顾氏本人的思想,也是为了更具体地把握整个中国思想史。《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顾炎武思想研究”的最终成果形式,它是本于作者以往研究成果并吸取他人研究成果写成的。全书由“启蒙篇”、“爱国篇”、“实学篇”三大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市民意识的形成及其原因、谋求独立自主的治生活动、反理学的“仁道”思想、基于新“仁道”观的社会改革思想、尽“忠”尽“孝”的爱国之行等。
作者简介
周可真:男,1958年生。江苏宜兴市人。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1978-1982年在江苏师范学院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1982-1985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96-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先后在《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江海学刊》、《社会科学战线》、《福建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顾炎武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顾炎武哲学思想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哲学与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目录
自序
导论
一、顾炎武的时代
二、顾炎武思想活动之历程
三、顾炎武思想的根本性质
启蒙篇
引论
第一章 市民意识及其实践形态
第一节 市民意识的形成及其原因
第二节 谋求独立自主的治生活动
第二章 反理学的“仁道”思想
第一节 新“仁道”观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新仁道观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基于新“仁道”观的社会改革思想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爱国篇
引论
第一章 尽“忠”尽“孝”的爱国之行
第一节 爱国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抗清活动
第三节 遗民活动
第二章 直抒性情的爱国之音
第一节 顺治诗
第二节 康熙诗
第三章 化“忠”为“耻”的爱国之想
第一节 宗法立国的思想
第二节 廉耻立人的思想
实学篇
引论
第一章 实学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以“耻”为本的经世观念
第二节 经世观念的历史嬗变
第二章 贵创新征共识的实证精神
第一节 轻权威贵创新的怀疑精神
第二节 重经验征共识的求是精神
第三章 由“术”及“道”的实学诉求
第一节 从追求“经生之术”到追求“救世之道”
第二节 从追求“学识广博”到追求“学有本原”
第三节 从偏重“下学”到重视“下学而上达”
第四章 下学功夫和实学思维
第一节 “学为诗古文”
第二节 经史之学及其实学思维
第五章 顾氏实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顾氏实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顾氏实学的当代价值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导论
一、顾炎武的时代
二、顾炎武思想活动之历程
三、顾炎武思想的根本性质
启蒙篇
引论
第一章 市民意识及其实践形态
第一节 市民意识的形成及其原因
第二节 谋求独立自主的治生活动
第二章 反理学的“仁道”思想
第一节 新“仁道”观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新仁道观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基于新“仁道”观的社会改革思想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爱国篇
引论
第一章 尽“忠”尽“孝”的爱国之行
第一节 爱国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抗清活动
第三节 遗民活动
第二章 直抒性情的爱国之音
第一节 顺治诗
第二节 康熙诗
第三章 化“忠”为“耻”的爱国之想
第一节 宗法立国的思想
第二节 廉耻立人的思想
实学篇
引论
第一章 实学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以“耻”为本的经世观念
第二节 经世观念的历史嬗变
第二章 贵创新征共识的实证精神
第一节 轻权威贵创新的怀疑精神
第二节 重经验征共识的求是精神
第三章 由“术”及“道”的实学诉求
第一节 从追求“经生之术”到追求“救世之道”
第二节 从追求“学识广博”到追求“学有本原”
第三节 从偏重“下学”到重视“下学而上达”
第四章 下学功夫和实学思维
第一节 “学为诗古文”
第二节 经史之学及其实学思维
第五章 顾氏实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顾氏实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顾氏实学的当代价值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