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外交案例
作者:吴建民 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01
ISBN:9787300087580
定价:¥2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首次解密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处理细节:中方曾有人机都不放、人机同时放、先放机后放人三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坚决而灵活的外交策略,既捍卫尊严与主权,又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而赔偿问题,至今仍是悬案。——首次披露中国政府对“9·11事件”做出快速反应的决策过程。——首次详解中国在日内瓦人权委员会议上与西方国家就反华提案的七次激烈交锋,揭开人权会议的真实内幕,强力反击西方国家的人权围攻。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里,外交的作用上升,事实上中国的外交已经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吴建民同志这本《外交案例》用作教材我认为是一件好事。——钱其琛2003年7月,吴建民卸任中国驻法大使,就任外交学院院长,在钱其琛副总理和外交部的领导及外交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外交学院开设了“外交案例”课程。本书即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 全书集中了19个案例,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外交家的大智大勇;第二类是1991年到2003年中国外交的一些大事;第三类是危机处理,特别是“9·11事件”和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19个案例内容充实,富有教益。 《外交案例》的体例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背景、中国外交面临的选择、具体操作过程、启示。前三部分尽可能把主要情况介绍清楚,“启示”部分大体上是作者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钱其琛同志为本书撰写序言,指出:“吴建民同志这本《外交案例》用作教材我认为是一件好事。”
作者简介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职。吴建民出生于1939年,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1959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他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在他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等职。他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2003年,荣获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的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驻外经历,形成了吴建民先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语言生动、富有创见的独特风格。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尤其善于交流沟通。他坚持不懈地利用一切机会,以外国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推向国际,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
第一部分 外交大智慧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韩叙大使1989年在美国棕榈滩论坛俱乐部的演讲
第二部分 逆境外交
1989年斯考克罗夫特两次访华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
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
第三部分 首脑外交
1993年江泽民主席出席APEC首次峰会
江泽民主席与希拉克总统互访故乡
胡锦涛主席出席埃维昂南北领导人对话峰会
第四部分 外边外交
1996-1997年的日内瓦人权斗争
驻法使馆是如何参与我国
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
第五部分 使馆工作
上海贝尔与阿尔卡特股权重组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
中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
第六部分 危机处理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
中国对“9·11事件”的快速反应
驻法使馆是如何应对“非典”危机的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韩叙大使1989年在美国棕榈滩论坛俱乐部的演讲
第二部分 逆境外交
1989年斯考克罗夫特两次访华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
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
第三部分 首脑外交
1993年江泽民主席出席APEC首次峰会
江泽民主席与希拉克总统互访故乡
胡锦涛主席出席埃维昂南北领导人对话峰会
第四部分 外边外交
1996-1997年的日内瓦人权斗争
驻法使馆是如何参与我国
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
第五部分 使馆工作
上海贝尔与阿尔卡特股权重组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
中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
第六部分 危机处理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
中国对“9·11事件”的快速反应
驻法使馆是如何应对“非典”危机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