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
-
瑰宝(英)韩素音 著 著;孟军 译 译1940年代末的香港,一个繁忙而拥挤的中转站,各色观望人群的“避难”岛。在这里,刚从英国完成学业、归途中因战乱滞留香港的中西混血儿、年轻的女医生韩素音,邂逅英国记者马克·艾略特,两人坠入情网。韩素音一心要回大陆报效祖国,而在当时的情势下,马克这样的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还不可能被人民政权接受……于是,中英文化、欧亚文化,不同人种和阶层的生活状况与生存意识,不同的政治制度与精神信仰,所有的一切都与他们的爱情奇妙地交融在一起,造就了他们用生命与历史撞击的爱情时光。1955年,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译名《生死恋》、《爱情至上》),次年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奖——诗意与艺术使这部小说比历史本身更加长久。[关于本书]“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年已九旬、现居瑞典的韩素音,曾这么描述自己。《瑰宝》是她的自传体小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香港,一个刚从英国完成学业、因战乱滞留香港的中西混血儿、年轻的女医生韩素音,邂逅已婚的英国记者马克·艾略特……韩素音如此回忆这段“明媚的忧伤”:“我们曾长时间地在山间默默漫步,或坐在被太阳晒热的石头上与蜥蜴为伴。他时而讲起自己、父亲和生活中的片断。”他还曾对韩素音说:“《泰晤士报》希望我报道中国,可是路易的话使我入了迷,他向我解释了中国的革命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写了一些使我的报社颇有点失望的东西。”两人尚在热恋中,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去了朝鲜战场,她则在笔记本里写满了杂乱的回忆。“因为我没有他的地址。往哪儿寄呢?请‘朝鲜战争’转交?”1950年8月的一天,她从友人手中接过一份报纸,报上有一条通栏标题。“说他遇难了,他的吉普车被一颗地雷炸飞了。他和另外两个记者当场被炸死。”但是,“从朝鲜寄出的信开始到达,一封接一封。我手里拿着他的笔迹,他写的字,他怎么可能死了呢?信一封接一封到来,一直延续了三个星期,从信上的日期,我知道那是最后一封。”这时,在香港玛丽医院的韩素音,才坐到打字机前,在医院急诊室开始写作《瑰宝》。1952年,《瑰宝》出版。出版商乔纳森·凯普曾给她写信:“我在英国的公共汽车上看到的妇女,胳膊下几乎都夹着一本您写的书。”1955年,美国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译名《生死恋》、《爱情至上》),次年获得两项奥斯卡奖,韩素音本人由此驰誉国际文坛。
-
女心理师毕淑敏女心理师贺顿早上起来的时候有些发烧,丈夫柏万福关切地劝她请假。贺顿是那种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为了那些预约的来访者,她加倍服用了退烧药,一步步地挪到了诊所。距离第一位预约的来访者到来,还有一段时间。贺顿看着心理治疗室中淡蓝色布面的弗洛伊德塌,觉得它仿佛是一个吞噬秘密的怪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不为人知、也不想为人知的秘密。只是这些秘密在心灵角落埋藏得太久了,会散发出霉臭的毒气,让你不知不觉地晕眩。于是你需要倾诉,而心理师就是你最安全的聆听者。第一位来访者是贺顿曾经治疗的“大芳”的丈夫“老松”。在大芳的叙述中,老松是一个无法原谅的“恶人”。在和大芳婚后的许多年中,他不只和一个女人发生过性关系。这其中有茶馆的女服务生,有他手下的办公室主任,有家里的保姆,还有他妻子偶遇的女博士。老松的到来不仅让贺顿生出了很多疑问,大芳自杀的照片更让她感到震惊。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女人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后选择自杀?贺顿无法作出解答。这个无解的难题就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她,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她感觉自己就像是燃尽的香灰,直直地竖在那里,没有能量,没有热度,随时都可能被吹过的风摧毁。老松并没有逼迫她做什么,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开始了对往事的另一番叙述。老松和大芳共同经历的故事,在他们口中有了天壤之别。是大芳在撒谎,是老松在欺骗,抑或是记忆根本就没有确定的真实?贺顿被这种真真假假的闪烁其词弄混了。还没来得及休息,第二位来访者就已经坐了进来。无法逃脱,哪怕沧海横流。这位来访者一身黑衣,好像凭空降下的一囤乌云。她就像是一条毫无生气的黏滑海带,让整个房间充满了墨绿色的阴冷。贺顿只问一句“发生了什么事”,她便号啕大哭,直到天昏地暗。情绪终于平静,她问贺顿要一个答案。她和丈夫乌海青梅竹马,一路走来也算风平浪静恩爱有加。所有的变故都是因为一场大雨。那是对于她们那个城市来说,罕见的一场大雨。她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丈夫打电话来说,自己正在乡镇考察工作,雨大路滑,等天晴再回家。半夜响起的电话铃声不仅惊扰了她的美梦,也毁掉了她的美丽人生——汽车翻下悬崖,丈夫当场毙命。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丈夫决定冒雨返城?她不得不问自己。顺着自己发现的线索,她找到了一个叫“红袜子”的女人,同时发现了丈夫对自己的背叛。她说,她要大闹追悼会……第三个来咨询的人是个雪一样纯洁的小男孩,他叫周团团。他穿着雪白的运动裤,雪白的羊绒衫,脸蛋也是奶酪一样的瓷白色,晶莹剔透,吹弹可破。他鬼灵精怪的眼睛在进入心理治疗室之后就开始了不停地观察,他发现了贺顿的单面镜,也发现了隐藏的录音录像设备。他的纯洁让贺顿不忍欺骗,他的多疑又让贺顿不知所措。原来,团团的父母各自有了第三者,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父母能重新在一起。为了阻拦父亲和女秘书的婚事,他狠狠地说“我要让这个女人死掉,而且我已经开始对他下毒了。”究竟是什么情愫让天使一样的男孩儿有了这样的愤恨,毒药又是从何而来呢?贺顿紧蹙双眉,新的迷惑接踵而至。一个浑身散发着淑女味道的来访者,端坐在沙发上。双腿紧紧地抿着,优雅地侧向一方,性感而不张扬。她说,“我失恋了。”一个看似无奇的爱情故事。她和自己同居密友的美好感情,因为第三者的出现而步入危机。第三者是她朋友公司新来的老总,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好,他想通过联姻以钻进中国文化的内核。老总开始了对她朋友的疯狂追逐,曾以为会地久天长的爱情在老总炙热的追求中变成了曾经沧海。直到朋友跟她说出“我们分手吧”五个字,她才明白,巫山以外,还有很多云彩。还是不甘心,还是想挽回,还是无法忘却曾经的肌肤相亲软语温存。她说,“我要去跟那人决斗”。贺顿不懂,一个如此柔弱的女子,怎么会有这样火爆?直到女子自己口中吐出,“我是T,她是P”,贺顿才恍然大悟。接下来的这个访客很神秘。他要求清场,连工作人员都不能见;他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自己叫张三。访客是个高大的男子,身穿铁灰色西裤和简单的黑色休闲夹克,简单而又随意。只是,一双意大利的原装进口皮鞋出卖了他,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他说自己的问题在于,每次在人多的场合讲话,都会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本来准备好的讲话总会不翼而飞。而且他的手脚会不停的出汗,先是热汗后是冷汗,最后则是一种黏稠的像血一样的液体,他无法控制自己……终于,预约的访客都会晤完了。心理室归于平时的寂静。这种寂静不同于深山老林的寂静。旷野的寂静能给人安抚,而心理室的寂静则给你压迫。空气中充满了被呼吸吹拂起的透明涟漪,没有波澜,却有戒备和不安。嘈杂的吵闹声把贺顿从思考中拉回了现实,一对夫妇对心理咨询的价格产生了很大的异议。凭借他们说话的音调,贺顿知道了这两位是学识不高的城市平民。当二人用大白菜作为衡量心理咨询收费的标准时,贺顿忍不住笑了。在良心的驱使下,在夫妇能接受的范围内,贺顿给他们做了几乎可以算作免费的心理咨询。二人在争吵中开始了对于故事的叙述,问题出在一锅红烧鸡翅上面。女人和男人都是普通的下岗职工,平时舍不得吃这样的东西。有一天,为了给儿子补身体,妻子决定给儿子做鸡翅膀。丈夫不顾现实的窘迫,决定让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姑婆都尝个新鲜。丈夫的慷慨,在妻子眼中成了对于自己小家的不负责任,她决定离婚。在贺顿的帮助下,女人明白了男人的想法,男人也了解了女人的苦衷,二人终归于好。贺顿以为自己可以将此作为一天的结束。她回到自己的小屋,丈夫不在。她伸直了懒腰,把自己扔到床上,深深地呼吸。一阵电话铃声让她有些烦躁,值班职员文果有些紧张地说,“有意外的访客。”贺顿看到有七八个人或坐或站,让候诊室显得有些热闹。一个神情从容淡定的老者安静地说,“我快要死了,我需要你的帮助。”贺顿步步深入,却愈加困惑起来。让老者放不下的不是身患重病的丈夫,不是衣食无忧的儿女,不是自己离去后亲人的哭泣,更不是钱财之类的身外之物。这样聪慧地如鬼似魅的老者,几乎都能给所有人做心理咨询,让她放不下的却是一百零一个洋娃娃。这不是耸人听闻的答案,却依然让贺顿有了错愕的表情。老人说,“我要和这些洋娃娃一起火化。”贺顿如堕五里雾中,为什么要火化?为什么是一百零一个娃娃?洋娃娃,似乎总是牵扯到童年,那些美好的在父母羽翼下温暖生活的时光。贺顿没有这样温暖的回忆,她的童年没有娃娃,那个时候她也不叫贺顿。柴绛香这个名字,她一直使用到进城之后。她一直在寻找一个忘记自己的机会,她需要一个重新的开始,更需要一个崭新的自己。人的思维是可以自我保护的,我们的记忆会主动消去那些太过深刻的伤害。她所需要忘记的,就是这样一种记不得的伤痛:她不知道为什么身体的下半截总是冰冷。她进城的时候,毫无目的。她就那么轻便地收拾了自己的包裹,孤苦伶仃地走进了这个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城市。她遇到的第一个女孩子得到了她的帮助,随后,这个女孩子给了她更大的帮助——让她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有了栖身之所。她在一个照顾将要死去的老人的养老院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有一天,一个姓黄的阿姨带她回家,照顾将要离去的母亲。就是这个干枯的老太太,用书籍和知识冲洗了绛香的过去。对于书籍的热爱和对于知识的渴求,让她在精神层面颠覆了自己。老人去世之前,绛香得到了“贺顿”这个名字。不再叫“绛香”的贺顿,不甘于只换自己的名字。她决定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不管这样的追求会有多么冒险。在确定自己做什么之前,她参加过售楼小姐的考试,推销过劣质的化妆品。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个叫“梦非梦心理所”的地方。梦,她是知道的,“非梦”她却不知道。好奇心促使她走了进去。淡粉色沙发和窗帘营造出的温馨典雅让她感觉舒服和放松,心理所不菲的价格却让她望而却步。求人不如求己,在得知心理师有可能解答自己的疑难之后,她决定自己奋起自救。只是做心理师并没有那么简单,贺顿首先遇到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柏万福,又遇到了后来成为她情人的钱开逸。在两个男人的帮助下,在朋友们的支持下,贺顿的心理所终于开张。她能帮助身边的人吗?她能拯救自己吗?我们拭目以待……
-
大火雪莉.哈泽德1947年,二战后的亚洲满目疮痍。32岁的英国军官依然选择漂泊。在日本,他遇见改变他命运的一对兄妹:本和海伦。海伦正由懵懂的少女转向成熟的女性。而这个承载了太多偏见、焦躁、惶恐、厌倦的故事,也在一段萌生的爱情,以及人类在不幸之后努力修复柔软的心灵、梦想的勇气与爱的能力中,悄悄绽放。小说被《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家》等评为2003年度全美十大好书。《大西洋月刊》评论道:《大火》犹如滑过读者视野的彗星,在消失前迅速地牢牢攫住所有的注意力和情感,拖出的彗尾是人们对主人公幸福的期盼,同样在将信将疑中,读者期待彗星的再次回归。
-
边缘张海录 著出身贫寒的张士心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为了筹集自己和妹妹的学费,高考之后进入建筑工地当小工,不慎挣裂肠子埋下病根,两年后贫病交加的张士心离开大学校园,此时张士心病入膏肓。张士心放弃治疗抱病混迹北京,历尽艰辛,尽着作为儿子、哥哥和一个青年人的本分,照顾家人也帮助别人,耗尽生命只想把三个妹妹供养成才,同时在北京艰难的日子里收留了被人欺辱的农村小姑娘和她的孩子,也曾因为解决别人而频临险境。天道酬勤,挣扎在生死边缘并且与病痛和苦难作着斗争的张士心历经七年之后终于供养三个妹妹长大成人,家里的生活得到改观,跨...
-
女人花文静然 著在欲望展示和流行小说元素的背后,我们能读到令人感动的优美人性、生命激情、情感追求和理想主义,我们还能读出红法生命的困惑、滞重与无奈,感受到一位现代知识女性的有些单纯但却非常执著的人生勘探。《女人花》写的是红尘欲望和情爱纠葛,却传达了天籁般至情至美的心灵之声。女人如花花似梦,这个故事诉尽了白领丽人的寂寞空虚与心酸无奈,写尽了商海情场的风云变幻和异地他乡的世情冷暖,有真情,有灵性,有魄力,有深度,值得一读。清纯丽质的姬水离开山明水秀的湘西老家前往深圳寻梦。在这里,她见证了方子墨财富逼人千金散尽的奢华生活;见证了古风放荡不羁超凡脱俗的艺术生活;见证了每跟一个男人上床,便在自己那本《百鸟图》中画上一只“鸟”的莫小倩的性爱生活……熙熙攘攘的都市,爱情会在何处驻足?秋水为了爱被骗财骗色,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而无怨无悔;莫小倩以无爱之性抚慰寂寞之躯,但她何以填补爱的空缺,何以抚慰失落空虚的灵魂?茫茫人海中姬水苦苦寻觅心的另一半,她一次次孤独地站在纱窗后望向车来车往的街市,却看不见那个始终默默为她守候的人……
-
城市蚂蚁卢江良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首推作品。一位用良知孤独写作的人,一部用苦难温暖和升华人心灵的作品,一段城市漂泊者个人奋斗的悲酸历程,一部堪比《平凡的世界》的经典之作。相互的不加叙述方式和强烈的直面人生态度,使打工者卢江良作品具备了生活本体的典型性——一只蚂蚁的生活常态总是在一群蚂蚁之中的。——作家 王旭烽作者以温情的眼光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故事在作者与作品人物间交叉叠现,从而小说因悬念和戏剧意味变得好读又耐读。——文学评论家 盛子潮卢江良的小说对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充满着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作者反映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疾苦,更主要的是对他们身上的劣根性进行了揭示和批判。——导演 邵奇《城市蚂蚁》是一部谜一样的长篇小说,你无法分清是作者写了这部小说,还是里面的一个人物写了这部小说。作者特意将自己与小说里的人物混淆,使这部小说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让读者无不例外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讲述了三个外来打工者,在一座城市里的生存历程。室内装修工冯乐发,赌博赢了一家旅馆的承包钱,却跟做过二奶的李青青纠缠不休;知名企业办公室秘书郑三狗,由于身体矮小和家境贫寒,始终无法赢得女孩子的芳心,一气之下屡屡召妓;商业杂志记者赵嘉映,爱上了网友刘茹茵,历经周折后,终于打算跟她结婚,却发现……作者以平实而简洁的笔触,刻画了外来打工者的生存处境和个人奋斗的悲壮历程以及他们内心的隐痛,揭示了社会最底层人群的挣扎和无奈,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
-
天地神门2明镜一部颠覆神话历史传统秩序的武侠巨著,一曲侠骨和柔情交织的江湖壮歌……再造中国神话,煮酒玄玄国。《狂神》唐家三少,《搜神记》树下野狐,《缥缈之旅》萧潜,联合推荐。红透网络和台湾的玄幻奇才明镜最新巨作。网友感叹:读完《诛仙》不看“玄幻”,看完《神门》不读《诛仙》。红楼梦里有贾雨村作落魄书生时,丫鬟娇杏三次回头顾盼,被贾雨村认定“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天地神门》一书中确实如明镜开篇引言所说:“自古神仙事,都归笑谈中。”关键鄙人所想说的是你有没有如同娇杏一般的“巨眼”,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翻此书。——《缥缈之旅》作者 萧潜纵论三国,凝重而不失轻灵,历史的厚重,隐藏于荒诞事中,却显得相得益彰。——《搜神记》作者 树下野狐文风当然古仆,人文当然恰如其分,读书到今也好多载,能让我感叹作者文字功底又不乏风趣的在天地之中相得益彰,听者当然认为夸夸其谈,如此,还是建议感同身受。——《狂神》作者 唐家三少他是工共神龙的传人,他藐视一切规则,他要修炼属于他道。从江东,到中原。从塞北,到西域。百年风云跌宕,战火燃烧四方。世族豪门,诸侯权臣,但见风流人物开阖纵横。海外妖魔,仙境帝王,莫不争相出场。传说中的神话,洪荒中的战斗,所有的一切,都只为那巍巍天地神门。七绝神丹,引发化蝶一梦。成王败寇,原来不过是那一壶浊酒的笑谈。
-
丑闻笔记(英)海勒 著,丘淑芳 译2003年英国布克奖决选作品,2007年同名电影获奥斯卡奖4项提名。我第一次看到他,你知道我想到什么吗?园子里新鲜的蔬菜包在干净的拍手帕里;刚从土里出来的蘑菇。他的身体还是一个新玩具,大人对身体满不在乎的态度,他还没学会。 值得玩味的不伦之恋,令人捧腹的幽默,促狭而机智,视角尖锐。在阅读中,读者被逗乐却又喘不过气——这段恋情中的两人,一边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边是在自欺中沉醉,被禁闭在欲望和背叛中,无助而无法自拔。——《VOGUE》故事非常有趣。主人公希芭是一个伦敦北部的学校老师,她因爱上自己学生而堕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故事的主线并非她与15岁男孩的关系,而是两个女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奇怪联系。这另一个女人,就是朱迪·丹奇,泄露我们师生恋的女教师。就道德来说,我发现它是我拍过的最困难的影片之一……这个故事让我震惊,在道德方面我是个非常保守的人……我必须要思考希芭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连她自己都不十分清楚。——女主角之一 凯特·布兰切特作家使一桩充斥小报顽固观念的新闻,进化成为一部扣人心弦,才情出众的优质小说。——《娱乐周刊》淘气而精彩绝伦的社会讽刺。——《GLAMOUR》这是一部关于激情与压抑、妒忌与自满、友谊与孤独的故事。40岁的中学女教师希芭和15岁的男学生康纳利堕入爱河,恋情被披露后,她因“猥亵男童罪”身败名裂。小说的叙述者是希芭的同事,历史教师芭芭拉,一个孤单、敏感、颇有文学修养的老处女。芭芭拉决定提笔为希芭辩护,殊不知她的笔不仅泄露了希芭的秘密,也把她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小说获得2003年英国布克奖决选提名,同名电影由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和朱迪·丹奇联袂主演,2006年底刚拍摄完毕,即被美国影评人协会评为“2006年十佳电影”,据最新消息,《丑闻笔记》已获2007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四项大奖提名。
-
时尚女魔头(美)劳伦·维丝贝格尔 著;谷红丽 译《时尚女魔头》作者是顶级杂志《VOGUE》离职助理,以笔触犀利的故事影射时尚真相。在国外一问世就引起广泛争议,尤其是时尚界反响强烈。小说中,刚刚大学毕业的安德里亚通过考试,进入挤满时尚杂志社的伊莱亚斯大楼,开始为这本美国销量最大、最有声望的《天桥》服务。她是主编米兰达的初级助理。不过帮助这个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女人完成日常事务、看她编辑杂志、会见作家和模特到底意味着什么?米兰达是魔鬼一般的女人——她穿零号一线时装,吃熏肉、冰淇淋加喝星巴克却从不发胖,每天看九种报纸和七种杂志,嗜好爱玛仕纱巾,永远弄不清助理的名字。安德里亚任何时候都紧张焦虑。她终于发现自己没法再和男友保持正常关系,在巴黎的时装秀场,不知名的助理对时尚界的传奇人物说出了惊天动地的话……相关背景《时尚女魔头》锋利地劈开时尚生活和时尚中人的真相,告诉你所谓时尚的多面性,特别是人在时尚面前的真实与脆弱。作者劳伦·魏丝很大程度上在这部小说里在讲述自己曾经的亲身经历。她当年同样在大学毕业之后,便进入了美国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编辑部中担任主编助理,经过一年的工作“磨砺”之后辞职。随即便写出了这部关于自己工作经历的小说。在书中,她毫不隐讳了描写了自己所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而书中写道的那个号称来自地狱的老板的形象,亦是直指现实生活中的前《Vogue》主编安娜·薇托尔。其实,普通人对于名人富豪的奢华生活总是存有猎奇心理,因此,这本书一经上市就引起不小的轰动,取得了空前热卖的成绩。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一连持续了15个星期高居不下。如今,在曾经炮制过热播剧集《欲望城市》与《兄弟连》的导演大卫·弗兰克之手,此书成了被搬上好莱坞大银幕的绝好题材之一。相信,如此有美国风味的“现实主义 ”故事一定会成为这个夏天很多人喜欢关注的焦点。该片也将再次点燃人们希望窥探时尚女编辑私人生活的欲望。
-
马尔特手记(奥)里尔克 著,曹元勇 译《马尔特手记》是里尔克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第一个高峰。小说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即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小说由七十一个没有连续情节、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这些断片因为共同的主题——孤独、恐惧、疾病、死亡、爱、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里尔克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本书是译者花费多年心血精心翻译而成,也是中国大陆首次出版的《马尔特手记》单行全译本。另外,本书还附有著名诗人卞之琳先生的精彩译文 ——《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之歌》,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