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扬州文化与旅游研究
作者:陈肖静 著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01
ISBN:9787810936118
定价:¥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扬州文化与旅游研究》揭示了扬州独特的城市文化价值,凸现了它在众多城市的诸多不同文化特色中的鲜明个性,从而展示了这座城市的巨大魅力和意义。作者对扬州传统文化积淀的梳理,对扬州文化属性与类型的分析,对扬州旅游史的回顾,对当代扬州旅游发展历程的划分,对当代扬州旅游发展局面和今后发展战略的思考,有力地增强了论文的学术性。特别是作者对现存有关发展规划的检讨,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创新发展思路,更加证明了独立思考与求实性的重要,证明了作者的努力对于年轻的旅游学建立自身学术原则和学科体系的价值。
作者简介
陈肖静,1965年5月生,江苏扬州人。1986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2007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与企业管理,曾赴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院访学,先后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研究”、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旅游饭店档案信息管理”、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扬州文化与旅游研究”;主持扬州大学出版基金项目“旅游概论”、“扬州旅游饭店的现状与发展战略”等。在《旅游科学》、《学海》、《生产力研究》、《经济问题》等刊物发表《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考》、《西部旅游开发中政府管理职能研究》等学术论文27篇,主编和参与写作《旅游概论》、《旅游客源地》、《旅游英语》等著作7部。
目录
总序
导论
一、扬州历史文化名城考论
二、概念:文化、旅游与旅游业
三、扬州文化与旅游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的视野:扬州旅游研究的新思路
第一章 扬州历史回溯
第一节 地理与行政区域的扬州
一、扬州考源
二、地理区域的“扬州”
三、行政区域的“扬州”
第二节 扬州城址的变迁
一、从邗城到广陵城
二、从唐两重城到宋三城
三、明代扬州旧城、新城与清代扬州府城
第三节 扬州经济的发展
一、汉代扬州经济地位的奠定
二、北人南迁与扬州移民城市初见端倪
三、隋代运河的开通与唐代东南大都会的形成
四、盐务、漕务与清代扬州经济的繁华
第四节 扬州经济的衰落与复兴
一、晚清时期的扬州(1840~1912)
二、民国时期的扬州(1912~1949)
三、计划经济时代的扬州(1949~1978)
四、改革开放时代的扬州(1978—2003)
第二章 扬州文化概述
第一节 扬州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汉代扬州文化
第三节 唐代扬州文化
第四节 清代扬州文化
一、扬州学派
二、扬州八怪
三、扬州曲艺
四、扬州书院
五、扬州雕版印刷
第五节清代扬州文化繁荣的原因
第三章 扬州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运河文化
一、扬州运河文化的形成
二、运河对扬州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园林文化
一、扬州园林的起源与历史分布
二、扬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三、扬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
第三节 名人文化
一、名人的定义
二、扬州的名人文化
第四节 美食文化
一、“淮扬菜系”考
二、淮扬菜的艺术特色
三、淮扬菜系在中国菜系中的地位
第五节 休闲文化
一、扬州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扬州市民生活的休闲性
三、扬州“三把刀”:市民居家享乐的成果
第四章 扬州旅游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主题分类
一、皇帝巡游:“我梦江都好”
二、文人出游:“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商业旅行:“商胡离别下扬州”
四、宗教旅行:唐风洋溢奈良城
五、民众游览:城中男女靓妆毕出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历史价值
一、推动了城市建设
二、加强了文化交流
三、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五章 当代扬州旅游发展轨迹
第一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发育(1978~1985)
第二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培育(1986~1990)
第三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成长(1991~2000)
第四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2001~2004)
第六章 当前扬州旅游资源分析
第一节 全市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市区旅游资源
一、运河旅游资源
二、园林旅游资源
三、名人旧居旅游资源
四、宗教旅游资源
五、滨江生态旅游资源
六、教育旅游资源
七、工业旅游资源
第三节 郊县旅游资源
一、高邮旅游资源
二、江都旅游资源
三、仪征旅游资源
四、宝应旅游资源
第七章 扬州旅游事业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我国政府旅游管理体系
第二节 扬州市相关机构的旅游管理职能
一、扬州市政府的职能
二、扬州市旅游局的职能
三、扬州市园林管理局的职能
四、扬州市文化局的职能
五、扬州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的职能
第八章 扬州旅游接待能力与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节 扬州旅游接待能力分析
一、旅行社业
二、旅游住宿与饭店业
第二节 扬州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第三节 与省内各区域客源市场的比较
一、国际客源市场比较
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
第九章 关于今后发展扬州旅游事业的基本设想
第一节 目前扬州旅游事业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
二、旅游城市的整体品牌尚未形成
三、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四、旅游景点建设滞后
五、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尚未建立
第二节 今后扬州旅游事业发展设想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二、明确目标,着力打造旅游城市整体品牌
三、确立润扬旅游联动发展方针
四、融入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圈
五、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六、加强旅游景点的挖掘与建设
七、构建旅游相关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系统
八、建立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机制
参考文献
一、档案
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旅游规划
三、资料汇编
四、方志与年鉴
五、著作
后记
导论
一、扬州历史文化名城考论
二、概念:文化、旅游与旅游业
三、扬州文化与旅游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的视野:扬州旅游研究的新思路
第一章 扬州历史回溯
第一节 地理与行政区域的扬州
一、扬州考源
二、地理区域的“扬州”
三、行政区域的“扬州”
第二节 扬州城址的变迁
一、从邗城到广陵城
二、从唐两重城到宋三城
三、明代扬州旧城、新城与清代扬州府城
第三节 扬州经济的发展
一、汉代扬州经济地位的奠定
二、北人南迁与扬州移民城市初见端倪
三、隋代运河的开通与唐代东南大都会的形成
四、盐务、漕务与清代扬州经济的繁华
第四节 扬州经济的衰落与复兴
一、晚清时期的扬州(1840~1912)
二、民国时期的扬州(1912~1949)
三、计划经济时代的扬州(1949~1978)
四、改革开放时代的扬州(1978—2003)
第二章 扬州文化概述
第一节 扬州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汉代扬州文化
第三节 唐代扬州文化
第四节 清代扬州文化
一、扬州学派
二、扬州八怪
三、扬州曲艺
四、扬州书院
五、扬州雕版印刷
第五节清代扬州文化繁荣的原因
第三章 扬州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运河文化
一、扬州运河文化的形成
二、运河对扬州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园林文化
一、扬州园林的起源与历史分布
二、扬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三、扬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
第三节 名人文化
一、名人的定义
二、扬州的名人文化
第四节 美食文化
一、“淮扬菜系”考
二、淮扬菜的艺术特色
三、淮扬菜系在中国菜系中的地位
第五节 休闲文化
一、扬州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扬州市民生活的休闲性
三、扬州“三把刀”:市民居家享乐的成果
第四章 扬州旅游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主题分类
一、皇帝巡游:“我梦江都好”
二、文人出游:“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商业旅行:“商胡离别下扬州”
四、宗教旅行:唐风洋溢奈良城
五、民众游览:城中男女靓妆毕出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历史价值
一、推动了城市建设
二、加强了文化交流
三、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五章 当代扬州旅游发展轨迹
第一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发育(1978~1985)
第二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培育(1986~1990)
第三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成长(1991~2000)
第四节 扬州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2001~2004)
第六章 当前扬州旅游资源分析
第一节 全市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市区旅游资源
一、运河旅游资源
二、园林旅游资源
三、名人旧居旅游资源
四、宗教旅游资源
五、滨江生态旅游资源
六、教育旅游资源
七、工业旅游资源
第三节 郊县旅游资源
一、高邮旅游资源
二、江都旅游资源
三、仪征旅游资源
四、宝应旅游资源
第七章 扬州旅游事业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我国政府旅游管理体系
第二节 扬州市相关机构的旅游管理职能
一、扬州市政府的职能
二、扬州市旅游局的职能
三、扬州市园林管理局的职能
四、扬州市文化局的职能
五、扬州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的职能
第八章 扬州旅游接待能力与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节 扬州旅游接待能力分析
一、旅行社业
二、旅游住宿与饭店业
第二节 扬州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第三节 与省内各区域客源市场的比较
一、国际客源市场比较
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
第九章 关于今后发展扬州旅游事业的基本设想
第一节 目前扬州旅游事业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
二、旅游城市的整体品牌尚未形成
三、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四、旅游景点建设滞后
五、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尚未建立
第二节 今后扬州旅游事业发展设想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二、明确目标,着力打造旅游城市整体品牌
三、确立润扬旅游联动发展方针
四、融入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圈
五、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六、加强旅游景点的挖掘与建设
七、构建旅游相关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系统
八、建立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机制
参考文献
一、档案
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旅游规划
三、资料汇编
四、方志与年鉴
五、著作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