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作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01
ISBN:9787802306288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理论及方法入手,以大量翔实的材料介绍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际的开发行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及核实方法做了全面的介绍。该书通过大量资料数据对中国的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和谐性、驱动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由此得出结果,并提出建议。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篇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涵与功能
二 建立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一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二 可持续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及其类型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案
一 国际相关经验的结论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开发方案
三 研究实施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开发的行动
一 专家和机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研讨会
二 评估体系需求的用户调查(调查问卷)
三 专家组的反复讨论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核算方法
三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的参考标准
第二篇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六章 中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基础
一 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
二 国家促进区域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政策尝试和效果
第七章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评估与态度
一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评价
二 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评估
三 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发展的评估
四 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资源基础的评估
五 国际社会对中国影响力的评价
六 结论
第八章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三 能源资源
四 生态系统
五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第九章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经济增长
二 经济质量
三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章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对人口数量与质量的评估
二 对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评估
三 对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评估
四 对社会保障的评估
五 对社会公平与稳定的评估
六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一章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环境现状
二 主要环境问题
三 环境变化的过程及直接原因
四 环境保护能力
五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环境发展比较
六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环境发展
七 环境发展可持续性评估的基本结论
第十二章 对和谐性的评估
一 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二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三 环境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四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
五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六 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
七 结论
第十三章 驱动力分析
一 政府与政策的强力驱动
二 各行政区域单元之间的竞争
三 大规模投资
四 文化根源
第三篇 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十四章 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上海)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和建议
五 指标体系应用效果的分析
第十五章 新型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深圳)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六章 中等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德州)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 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固原)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 记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涵与功能
二 建立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一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二 可持续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及其类型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案
一 国际相关经验的结论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开发方案
三 研究实施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开发的行动
一 专家和机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研讨会
二 评估体系需求的用户调查(调查问卷)
三 专家组的反复讨论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核算方法
三 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的参考标准
第二篇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六章 中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基础
一 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
二 国家促进区域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政策尝试和效果
第七章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评估与态度
一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评价
二 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评估
三 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发展的评估
四 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资源基础的评估
五 国际社会对中国影响力的评价
六 结论
第八章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三 能源资源
四 生态系统
五 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性
第九章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经济增长
二 经济质量
三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章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对人口数量与质量的评估
二 对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评估
三 对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评估
四 对社会保障的评估
五 对社会公平与稳定的评估
六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十一章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环境现状
二 主要环境问题
三 环境变化的过程及直接原因
四 环境保护能力
五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环境发展比较
六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环境发展
七 环境发展可持续性评估的基本结论
第十二章 对和谐性的评估
一 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二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三 环境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
四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
五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六 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
七 结论
第十三章 驱动力分析
一 政府与政策的强力驱动
二 各行政区域单元之间的竞争
三 大规模投资
四 文化根源
第三篇 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第十四章 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上海)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和建议
五 指标体系应用效果的分析
第十五章 新型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深圳)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评价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六章 中等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德州)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德州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 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固原)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
二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 固原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估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 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