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一种历史实践:近现代中西法概念理论比较研究
作者:刘星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01
ISBN:9787503671913
定价:¥4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法学学者撰写的关于法学、法律的历史比较,是否不同于,或者在多大程度上不同于历史学者撰写的关于法学、法律的历史比较?众所周知,一个事实是,前者学科话语中的历史比较,时常就是后者学科话语中的历史比较的一部分;换言之,前者撰写的目标,也是后者撰写的目标;或者这样来说,历史学者在从事内容更为广阔的历史比较的时候也在不断从事法学、法律的历史比较。从这一事实来看,法学、法律学者手中的法学、法律的历史比较研究,似乎是没有“学科”意义上的独立性的,似乎实际上是一般意义的“历史学术”的内在分支。进而言之,在这方面,法学、法律学者似乎从未展示自己的“身份标记”。
作者简介
刘星,北京人。曾为解放军侦察兵,后为建筑设计描图员,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法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法学教授,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出版法学著作多部,发表论文若干,并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文汇报》等报刊辟有法学随笔专栏。
目录
前言(致谢)
导 论
一、“史学”研究
二、“比较”研究
三、思路和观点
四、内容、方法和材料
第一章 “法律”概念是怎样被使用的?——在中西近代日常话语实践的交流中比较考察
一、问题与限定
二、“法律”一词以及“法律”概念是怎样实践的
三、语词实践的背后
四、进一步的分析
五、结论
第二章“法律”字词是怎样实践的?——在“康熙世界”与“孟德斯鸠世界”之间
一、问题和思路一种历史实践——近现代中西法概念理论比较研究
二、“康熙世界”的汉文“法律”一词使用及其语境
三、“孟德斯鸠世界”的“法律”字词使用及其语境
四、“康熙世界”的话语实践及其背景
五、“孟德斯鸠世界”的话语实践及其背景
六、深入比较和三点推论
七、法律意义的地理学科话语
八、历史资料的运用的解释以及结论
第三章 “法律”一词使用、翻译的话语实践——集中于1 9世纪初期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一、问题
二、传教士的汉文“法律”概念的使用与翻译
三、语词使用、翻译的西方语境
四、斯当东语词实践的微观背景
五、马礼逊语词实践的微观背景
六、麦都思和郭实腊的语词实践的微观背景
七、在语词实践的深层继续挖掘
第四章 近代法律概念理论的语境分析——以奥斯丁和丘汉平为比较视点
一、问题与方法
二、近代时期其他学科人物对法学人物的影响
三、近代时期法学人物法学知识的相对自主
四、具体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对法律概念研究的意义
五、近代法学人物本身的“百科全书”现象
六、结论
第五章 对法律实证主义的另类反叛——美国的早期实用主义法学和中国的早期左翼革命法学
一、问题、思路和限定
二、美国的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理论的观点与依据
三、中国的早期左翼革命法学法律概念理论的观点与依据
四、两种法律概念理论的观点比较:差异
……
第六章 近现代法学学术话语背景和社会政治背景的意义——以美国的早期实用主义法学和中国的早期左翼革命法学的比较为焦点
第七章 法概念理论和个人主体实践的关系——在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和中国早期左翼革命法学的比较中分析
第八章 “法学权威”在近现代法学话语和法律实践中——由考察民国时期而展开
参引文献
一般索引
人名索引
导 论
一、“史学”研究
二、“比较”研究
三、思路和观点
四、内容、方法和材料
第一章 “法律”概念是怎样被使用的?——在中西近代日常话语实践的交流中比较考察
一、问题与限定
二、“法律”一词以及“法律”概念是怎样实践的
三、语词实践的背后
四、进一步的分析
五、结论
第二章“法律”字词是怎样实践的?——在“康熙世界”与“孟德斯鸠世界”之间
一、问题和思路一种历史实践——近现代中西法概念理论比较研究
二、“康熙世界”的汉文“法律”一词使用及其语境
三、“孟德斯鸠世界”的“法律”字词使用及其语境
四、“康熙世界”的话语实践及其背景
五、“孟德斯鸠世界”的话语实践及其背景
六、深入比较和三点推论
七、法律意义的地理学科话语
八、历史资料的运用的解释以及结论
第三章 “法律”一词使用、翻译的话语实践——集中于1 9世纪初期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一、问题
二、传教士的汉文“法律”概念的使用与翻译
三、语词使用、翻译的西方语境
四、斯当东语词实践的微观背景
五、马礼逊语词实践的微观背景
六、麦都思和郭实腊的语词实践的微观背景
七、在语词实践的深层继续挖掘
第四章 近代法律概念理论的语境分析——以奥斯丁和丘汉平为比较视点
一、问题与方法
二、近代时期其他学科人物对法学人物的影响
三、近代时期法学人物法学知识的相对自主
四、具体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对法律概念研究的意义
五、近代法学人物本身的“百科全书”现象
六、结论
第五章 对法律实证主义的另类反叛——美国的早期实用主义法学和中国的早期左翼革命法学
一、问题、思路和限定
二、美国的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理论的观点与依据
三、中国的早期左翼革命法学法律概念理论的观点与依据
四、两种法律概念理论的观点比较:差异
……
第六章 近现代法学学术话语背景和社会政治背景的意义——以美国的早期实用主义法学和中国的早期左翼革命法学的比较为焦点
第七章 法概念理论和个人主体实践的关系——在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和中国早期左翼革命法学的比较中分析
第八章 “法学权威”在近现代法学话语和法律实践中——由考察民国时期而展开
参引文献
一般索引
人名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