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无·有:禅与诗
作者:郑茜 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ISBN:9787801238900
定价:¥2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不著于有,不著于地,不著于两边,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仿佛雪上无痕,但我们却分明看到了人影;又如大野无声,但耳际却分明掠过了萧声;只是定睛一看,人去无踪;凝神细听,萧也失音。这是一种难以解析的美。
作者简介
暂缺《无·有:禅与诗》作者简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太虚无实可追寻,不可说处留音声——禅·诗:蒲团静悟与诗情沉醉的互摄
一 无言的禅
二 无言而言的禅
三 无言之言的禅诗
第二章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禅·诗:流变与发展
一 魏晋佛理诗的起源
二 高潮迭起的唐宋禅诗
(一)坐看云起时——禅诗在唐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永夜禅子,泠然心境
(二)庐山烟雨浙江潮——禅诗在宋
覆却万方无准,安排一字有神
禅如春,文字则花
三 元、明、清禅诗的嬗变
第三章 圆满光华不磨镜,挂在青天是我心——禅诗的美学特质
一 无人之境——禅诗意境谈
二 无声之吟——禅诗音律谈
三 无形之象——禅诗意象谈
第四章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禅对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丰富及对士大夫诗人的人格影响
一 意境、兴趣、神韵——禅对古代诗歌理论的影响
二 苦吟与随机——禅对古代诗歌语言的影响
三 通感、艺术辩证法、诗人的性灵——禅对古代诗人艺术思维及人格的影响
第五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诗禅相通的哲学分析
一 诗本体与禅的相通
二 禅境界与诗的相通
三 “为禅”、“为诗”辩
结语
第一章 太虚无实可追寻,不可说处留音声——禅·诗:蒲团静悟与诗情沉醉的互摄
一 无言的禅
二 无言而言的禅
三 无言之言的禅诗
第二章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禅·诗:流变与发展
一 魏晋佛理诗的起源
二 高潮迭起的唐宋禅诗
(一)坐看云起时——禅诗在唐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永夜禅子,泠然心境
(二)庐山烟雨浙江潮——禅诗在宋
覆却万方无准,安排一字有神
禅如春,文字则花
三 元、明、清禅诗的嬗变
第三章 圆满光华不磨镜,挂在青天是我心——禅诗的美学特质
一 无人之境——禅诗意境谈
二 无声之吟——禅诗音律谈
三 无形之象——禅诗意象谈
第四章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禅对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丰富及对士大夫诗人的人格影响
一 意境、兴趣、神韵——禅对古代诗歌理论的影响
二 苦吟与随机——禅对古代诗歌语言的影响
三 通感、艺术辩证法、诗人的性灵——禅对古代诗人艺术思维及人格的影响
第五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诗禅相通的哲学分析
一 诗本体与禅的相通
二 禅境界与诗的相通
三 “为禅”、“为诗”辩
结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