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环境困境与文化审思:生态文明进程中温州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转型
作者:丁丽燕 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ISBN:9787802096165
定价:¥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在作为经济发展典型的“温州模式”受到广泛认同的同时,作为其文化基础的温州地域文化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野对温州地域文化进行探讨,许多人把温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地域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范例进行阐释,增强了研究的时代感和实用性。但从目前温州地域文化研究现状看,大部分研究者都把研究视角瞄准经济领域,研究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文章屡见于各类学术期刊及报纸文摘,但很少有人从生态视野去审视温州地域文化。在各种研究成果中,也少有对温州地域生态文化现实图景进行剖析的专著与论文。
作者简介
丁丽燕,女,汉族,浙江温州乐清人。现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化及地域文化研究。近年来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浙江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课题一项,横向及院级课题多项;参与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和多项院级教学,教改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教材多本。相继获2006年温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温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第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萌发于全球性生态危机中的生态文化
一、绿色生态意识萌发的背景
二、生态意识的确立与生态思潮的涌现
三、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行为观念总和
四、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资源溯源
一、自然本性和规律不可违背
二、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三章 温州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和生态环境现状
一、温州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二、温州生态环境现状
第四章 温州环境困境的多维思考
一、“生态”与“经济”主次关系的错位
二、企业“绿色追求”的匮乏
三、体制和文化与NGO精神的不相容性
第五章 温州地域文化之于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
一、“趋利型意识”强化了“公地悲剧”
二、膨胀的自恋情结引发不良的思维方式
三、反生态民俗的延续与滋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第六章 温州地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理念
一、顺应自然的古村落文化
二、因地制宜的古代桥梁文化
三、富有环保意义的乡规民约
四、自然崇拜中的生态道德观
五、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温州生态文化的构建
一、环保的公共参与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
二、生态伦理的渗透与“内源调节机制”的建立
三、城市社区及乡村环境科普的实施
四、宗族文化复兴中的文化改良
第八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温州地域文化的转型
一、增长方式的生态引领
二、生活方式的绿色导向
三、技术方式的道德规约
四、思维方式的价值导向
第九章 生态城市建设与“诗意地栖居”
一、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
二、“诗意地栖居”-人类的共同理想
附录一 清代与环保相关的碑文禁令
附录二 清代的民间环保形式
参考文献
后记
一、绿色生态意识萌发的背景
二、生态意识的确立与生态思潮的涌现
三、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行为观念总和
四、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资源溯源
一、自然本性和规律不可违背
二、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三章 温州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和生态环境现状
一、温州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二、温州生态环境现状
第四章 温州环境困境的多维思考
一、“生态”与“经济”主次关系的错位
二、企业“绿色追求”的匮乏
三、体制和文化与NGO精神的不相容性
第五章 温州地域文化之于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
一、“趋利型意识”强化了“公地悲剧”
二、膨胀的自恋情结引发不良的思维方式
三、反生态民俗的延续与滋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第六章 温州地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理念
一、顺应自然的古村落文化
二、因地制宜的古代桥梁文化
三、富有环保意义的乡规民约
四、自然崇拜中的生态道德观
五、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温州生态文化的构建
一、环保的公共参与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
二、生态伦理的渗透与“内源调节机制”的建立
三、城市社区及乡村环境科普的实施
四、宗族文化复兴中的文化改良
第八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温州地域文化的转型
一、增长方式的生态引领
二、生活方式的绿色导向
三、技术方式的道德规约
四、思维方式的价值导向
第九章 生态城市建设与“诗意地栖居”
一、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
二、“诗意地栖居”-人类的共同理想
附录一 清代与环保相关的碑文禁令
附录二 清代的民间环保形式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