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
-
人间食粮(法)纪德著;李玉民等译纪德的《人间食粮》是主张从书本“返回”到大地上的,因为它反对从“观念”出发看人、看事,而是一切听从“感性”的呼唤。他说:“要行动,就不要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要爱,就不必顾忌这爱是善是恶……我要教会你热情奔放……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的心满意足,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在他那里,生命的激情像宗教一般的神圣,任何感觉都是一种无限的存在。只有你感觉到了,一切才真正有意义。这是一本寻求逃避、寻求解脱的书。本书是法国作家纪德的散文作品集。书中收录的散文作品包括:《人间食粮》、《新食粮》、《日记选》(1887年——1905年)、《普洛塞耳皮娜——四幕交响曲》、《秋展漫步》、《文学回忆和现实问题》、《布列塔尼记游——途中偶记》、《漫游土耳其》、《放弃旅行》等等。
-
理智与情感(英)奥斯丁著;贾文浩,贾文渊译《理智与情感》虽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女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如果反过来重读一遍,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见于字里行间。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女主角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勾能,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如同书名里所体现的那样,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以约翰·达什伍德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以威洛比为代表的人物在感情上又是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实际上却冷漠无情,自私透顶。作者在故事里对珍重感情的人报以赞扬,尽管对这些人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时加以讽刺,然而对缺少感情仅有理智或是在感情上虚伪的人,却表现出了鄙夷的态度。作者最终赞赏的是女主人公埃莉诺,因为她即重感情又有理智。这里表现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想,即是人不能没有感情,但感情应受理智的制约。<
-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英)莎士比亚(W.Shakespeare)著;朱生豪译“来吧,黑夜!来吧,罗密欧!来吧,你黑夜中的白昼!因为你将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要皎白。来吧,柔和的黑夜!来吧,可爱的黑夜,把我的罗密欧给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带去,分散成无数的星,把天空装饰得如此美丽,使全世界都恋爱着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阳。”:-罗米欧与朱丽叶这深情热烈的词句不知打动过多少少男少女的心。莎士比亚每部作品都是人生某种境况的缩影,是人性善恶的某种展示,是人类某种激情的宣泄,也都包含着关于社会人生的某种哲理。莎氏作品的永恒大概即由此构成。中夏夜的仙子布下快乐的魔障;威尼斯商人的圈套套住了自己;温莎的娘们们风情万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无尽的话题。丹麦王子忽然生死两难;黑帅错杀了美丽的爱妻;年迈的国王瓜分了疆土;女巫的狂舞预言了英雄的结局。多少人间悲喜、山河变易,融汇在莎翁的笔下,闪射着永久的魅力!
-
黄狗(比)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著;孙桂荣,逸风译乔治·西默农的侦探小说获得了并且还在继续获得巨大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默农小说中的主人公麦格雷探长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画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细细究来,我们会发现一种奇特但却迷人的现象。其实,麦格雷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出场就根植于一个确定的时空背景之中,这个空间是一个国家(法国),甚至常常是一个城市(巴黎);这个时间则是20世纪30年代。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点迹象显示出这个人物居然会获得人们所说的举世瞩目的地位。然而,数字却证明了这一点:以麦格雷探长为中心人物的小说几乎被翻译成了所有的语言,而且这些作品至今还在书店里继续畅销,根据它们而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也非常之多。
-
我们的祖先(意)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著;吕同六,张洁主编卡尔维诺将三部有关爵士的小说编成一本《我们的祖先》OurAncestors三部曲。第三部名《不存在的爵士》(TheNon-existentKnight)。叙述者是一个天主教修女。这篇故事是以修女的观点谈论中古时代的爵士。一个名叫阿其洛夫的爵士其实并不存在。他不过是一套武士的银盔甲,但是却有一个讲话的声音,而且也参加了当时武士们的抢、杀、奸、烧的暴行。奇怪的是竟有一个名门闺女爱上了这个不存在的爵士。故事越来越复杂。结果阿其洛夫承认自己不存在,交出了他的盔甲没有盔甲便没有爵士。而讲故事的修女终于露出自己身份,原来她就是那个爱上了不存在的爵士的少女。作者行文时让他的想象力自由飞翔,饶有趣味,借此来讽喻人类的虚荣及心理变态性的爱情。《分成两半的子爵》是卡尔维诺的第二本小说。这是一个讽喻“现代人”的寓言,卡尔维诺以其新奇特殊的笔法,吸引了文学界的瞩目!叙故事者是一个孤儿,他的叔父是一个贵族,于一七一六年的奥地利与土耳其战争时期,在战场上被炮弹炸得从头到足的一劈为二。战地医生把半个的子爵救出来,送回家去。这个只有一个眼睛,半个鼻子,半个嘴,一条臂,一条腿的怪人,对杀人放火有特别嗜好,不但将他自己的堡垒烧去一半,而且看见什么生物都要劈为一半。这里是孤儿观点的描写:我的叔父俯躺在岩石上,一面摸着在抽搐的半条章鱼,一面说:“我如果能将什么东西都这样的一劈为二,那就好了,我们大家都可以不再受愚蠢的完整概念所束缚。我也曾经是一个完整的人,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好似空气一样的乏味;我当时以为什么都已看清,但其实所看到的只是外壳。你如万一也变成一个半人侄儿啊,为了你自己着想,我希望你变为半人,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会失去了自己的一半和世界的一半,但留下的一半却要深切、珍贵得一千倍。”可是卡尔维诺的新奇特殊的笔法,吸引了文学界的注意。
-
副领事(法)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著;宋学智,王殿忠译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而作为一个作家,她的艺术魅力则无可抵挡是不朽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无疑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拥有广泛的读者。故事发生在恒河岸边:法国驻拉合尔的副领事深更夜朝邻家花园开枪杀了人,他站在寓所的阳台上,向着拉合尔吼叫;在恒河岸边,游荡着一个秃头疯姑,她常常夜半歌唱;大使夫人是加尔各答最优秀的女人,然而,她却和几个英国男人出没蓝月亮妓院。孤独的副领事却疯狂地爱上了大使夫人。爱情圣手杜拉斯以凄美的文字写出了又一段不可能的绝望爱情。作者简介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深地影响了她的一生。杜拉斯十八岁时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移民部担任秘书,并与当时"殖民地情报资料处"的管理员罗贝尔·安泰尔姆结婚。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目录:副领事印度之歌
-
9.11世纪袭击全景回放龚仁青编著书脊题名:9.11世纪袭击美国大劫难全景回放。本书真实记录了美国9.11大劫难的整个过程和相关报道,全书包括“世纪劫难”、“举世震惊”、“美国对策”、“全球震荡”、“箭在弦上”5章。
-
死刑犯之子(奥)玛丽·封·埃布纳-埃申巴赫(Marie Von Ebner-Eschenbach)著;张载扬译《死刑犯之子》(1887)是玛丽·封·埃布纳-埃申巴赫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杰作。故事发生在1860年摩拉维亚的一个乡村。主人公帕维尔·霍卢普的父亲马丁因抢劫杀人罪被判绞刑,母亲因同谋罪被判十年监禁,死刑犯之子,十三岁的帕维尔成了“乡里收养的孩子”,被送到劣迹昭著的牧人夫妇家食宿、做工。因为父母的罪行和坏名声,他受到歧视和虐待。同时帕维尔逐渐沾染上恶习,村里人认为他是最坏的人,并把一切坏事,甚至乡长之死都栽到他头上,他自己也说过:“我怎么会不坏呢?我的父母就是坏人嘛!”但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帕维尔并没有屈服,而是在学校老师和他妹妹的帮助下,对悲惨的命运奋力反击,他痛改恶习,艰苦劳动,成为一个正派农民,受到人们的尊敬。他母亲刑满释放后,他不顾别人的诽谤,把她接到自己家中赡养。作者通过帕维尔转变的事实驳斥了自然主义的环境论和反动的血统论,指出人的品格并非遗传,即使出身不好而又堕落的人,只要翻然悔悟,重新做人也完全可以走上正道。片断:……是文丝卡,她乘彼得不在去看望她的父亲,刚一出小屋就听见马路上的嘈杂声,看见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她家的方向涌去。她心惊胆战地穿过村庄,跑到饭店花园,在那里第一眼看见的是她的丈夫浑身是血,躺在草地上,帕维尔向他俯下身子——没有受伤。她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不加考虑,仿佛发了疯。“坏蛋,你干的好事!”她叫喊,捏起拳头就打帕维尔,帕维尔一声不吭,吃惊地仰视她的面庞。安东正热情地帮忙给马解套。这当儿他放下手里的活儿,转身冷静地说:“别骂,而应该道谢;假如这个人不出手,你丈夫现在已经粉身碎骨了,压得像胡椒蜂蜜饼那样扁。”这番话引起了一片笑声!只有文丝卡不以为然,她对刚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她扑倒在彼得身边,啜泣起来。帕维尔慢慢站起来,用呆滞的目光看着文丝卡热烈拥抱和亲吻受伤的人。彼得浑身颤抖,倾听她的话;她恳求他不要死。她称这个粗鲁的汉子是她的宝贝,她的幸福,她的生命,她的一切的一切。帕维尔的眼睛向她射出炽热的光。他紧闭着的嘴唇四周形成一个白圈。在两道浓眉之间和额头上聚集着阴沉的、痛苦的思想的雷暴。终于他猛一使劲离开了这留住他又折磨他的场面,去帮忙扶直牵引机。费了很大力气把这件事办完后,安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谢天谢地,机器没有损坏,不久就又可以开动了。帕维尔摇摇头,指着带动阀门的杆子说:“恐怕很难开动,你们没有看见吗?杆子弯了。”铁匠也摇摇头,轻蔑地扯开四周长着稀疏的灰色胡须的嘴回答,有什么东西弯了,他“一定会看见”,缺什么东西,他“一定会做”。
-
浮世理发馆式亭三马 著;周作人 译“苦雨斋译丛”均系周作人译著。其一为:《希腊拟曲》、《财神》和《伊索寓言》;其二收有周氏所译六种日本古典作品《古事记》、《枕草子》、《平家物语》、《狂言选》、《浮世澡堂》及《浮世理发馆》;即将推出的第三辑为: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路吉阿诺斯的《路吉阿诺斯对话选》。周氏的翻译成就,尤其是对古日本和古希腊作品的翻译,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迄今亦少有人能够相比,“苦雨斋译丛”所辑之篇一为世界名著,本身自有价值;二是多为绝版已久或未曾付梓之作;第三则因从未汇总出版,读者寻觅不易,此外更具意义的是:“苦雨斋译丛”是在现有版本外,提供了一套最忠实于译者定稿的版本。
-
浮世澡堂式亭三马 著;周作人 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