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眼科临证备要
作者:肖国士,潘开明 主编,廖春益,廖华,刘仁波 副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ISBN:9787509111147
定价:¥4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眼科临证备要》共分四篇17章,包括眼科证治、眼科治法、眼科急诊和眼科会诊等内容。系统论述了眼科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原则;分述眼科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技术;眼科急诊处置;系统性疾病的眼部表现。附录介绍了临床常用滴眼剂、眼科方剂索引、全国各地眼科医院通讯地址和电话等。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中西结合,实用性强,适于中医师、中西医结合眼科医师查阅参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眼病患者的家庭保健用书。本书立足临床,着眼实用,将中医眼科、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必须掌握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按类聚集,择优选录,以使初涉中医眼科、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者遇病可命名,遇证可辨认,有法可遵循,有歌可记诵,有疑可查询。全书共四篇。第一篇为眼科证治备要。对中医眼科文献和眼科病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根据长期对眼科病名、病证、证治的研究所得,分列外障、内障、其他眼病3章。第二篇为眼科治法备要。积多年的临证经验,在长期、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将眼科常用治法分列为内服药物疗法、药物外治疗法、针灸及其他疗法,附有眼科常用中药方剂歌诀。第三篇为眼科急诊备要。含列视力突降、眼内出血、眼睛疼痛、眼睛外伤4章。第四篇为眼科会诊备要。按学科分列内科疾病、神经科疾病、耳鼻咽喉及口腔科疾病、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妇科疾病、传染病、中毒性疾病8章。附录介绍了临床常用滴眼剂、眼科方剂索引,我国知名眼科医院通讯录。 本书中西医结合,内容广博,知识全面,利于记诵,方便查询,是一本实用性眼科临床参考书,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工作者参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眼病患者眼保健及眼病防治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肖国士,男,汉族,湖南省新化县人,1935年,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名老中医,精通中医眼科,兼通内、外、妇、儿童和针炙。《中医眼科全书》主编,曾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300多篇,主编出版了医学专著和医学科普书籍20多部,字数超过900万。受聘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亚太眼科名中医,应邀参加《循证医学·中医眼科临床实践指南》中文文本的审订。被评为湖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潘开明,男,汉族,江苏省沭阳县人,1954年,眼科副主任医师,现任沭阳眼科医院院长,沭阳县政协副主席。先后发表眼科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出版了《青光眼治疗手册》、《眼科妙方精选》、《临床角膜病》、《眼科急证》、《常见内科疾病与眼部表现》等医学著作,参编《中医眼科全书》。
目录
第一篇 眼科证治备要
第1章 外障眼病
第一节 胞睑病
第二节 眦病
第三节 白睛病
第四节 黑睛病
第五节 其他外障
第2章 内障眼病
第一节 显性内障
第二节 隐性内障
第3章 其他眼病
第一节 妇人目疾
第二节 小儿目疾
第三节 外伤目疾
第二篇 眼科治法备要
第4章 药物内治法
第一节 祛风解表法
第二节 泻火解毒法
第三节 祛湿法
第四节 化痰法
第五节 活血法
第六节 止血法
第七节 理气法
第八节 退翳法
第九节 滋阴法
第十节 镇惊熄风法
第十一节 补益气血法
第十二节 补益肝肾法
第十三节 眼科常用内服中成药
第5章 药物外治法
第一节 常用治法
第二节 点眼粉剂的传统制法
第三节 点眼液剂的传统制法
第四节 中成药眼科名药配方
第五节 眼科外用中成药
第6章 非药物疗法
第一节 体针
第二节 耳针
第三节 头针
第四节 手针
第五节 梅花针
第六节 电针
第七节 光针
第八节 水针
第九节 挑针
第十节 穴位埋线
第十一节 穴位压丸
第十二节 穴位放血
第十三节 穴位施灸
第十四节 穴位按摩
第十五节 常用针灸按摩穴位处方
第7章 眼科方歌备要
第一节 加减通用剂
第二节 祛风清热剂
第三节 凉血清热剂
第四节 解毒清热剂
第五节 泻火剂
第六节 祛风退翳剂
第七节 清热养阴退翳剂
第八节 辛温逐寒剂
第九节 祛湿利水剂
第十节 软坚化痰剂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剂
第十二节 滋阴降火剂
第十三节 养阴润燥剂
第十四节 解郁调理剂
第十五节 止泪止漏剂
第十六节 止血保目剂
第十七节 消疳化积剂
第十八节 培补气血剂
第十九节 补益肝肾剂
第三篇 眼科急诊备要
第8章 眼痛
第一节 病证特点
第二节 辨病施治
第三节 辨证施治
第四节 眼病护理
第9章 视力突降
第一节 病证特点
第二节 辨病施治
第三节 辨证施治
第四节 护理
第四篇 眼科会诊备要
第10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血液病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
第三节 肾脏疾病
第四节 肝脏疾病
第五节 肺脏疾病
第六节 代谢障碍疾病
第七节 内分泌疾病
第八节 维生素缺乏症
第九节 胶原纤维疾病
第11章 神经科疾病
第一节 脱髓鞘疾病
第二节 脑血管病变
第三节 颅内占位性病变
第四节 神经科其他疾病
第12章 耳鼻咽喉口腔疾病
第一节 耳科疾病
第二节 鼻科疾病
第三节 咽喉疾病
第四节 口腔疾病
第13章 外科疾病
第一节 颅脑损伤及胸腹部损伤
第二节 外科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体表肿瘤
第四节 皮肤病
第五节 毒蛇咬伤
第14章 儿科疾病
第一节 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
第二节 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第三节 代谢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四节 其他眼病
第15章 妇科疾病
第一节 月经不调性眼病
第二节 妊娠性眼病
第三节 其他眼病
第16章 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二节 细菌性传染病
第三节 立克次体病
第四节 螺旋体病
第五节 原虫病
第六节 蠕虫病
第七节 性病
第17章 中毒性疾病
第一节 食物与药物不良反应
第二节 生产性中毒
附录A 常用滴眼西药
附录B 眼科方剂索引
附录C 全国各地知名眼科通讯录
第1章 外障眼病
第一节 胞睑病
第二节 眦病
第三节 白睛病
第四节 黑睛病
第五节 其他外障
第2章 内障眼病
第一节 显性内障
第二节 隐性内障
第3章 其他眼病
第一节 妇人目疾
第二节 小儿目疾
第三节 外伤目疾
第二篇 眼科治法备要
第4章 药物内治法
第一节 祛风解表法
第二节 泻火解毒法
第三节 祛湿法
第四节 化痰法
第五节 活血法
第六节 止血法
第七节 理气法
第八节 退翳法
第九节 滋阴法
第十节 镇惊熄风法
第十一节 补益气血法
第十二节 补益肝肾法
第十三节 眼科常用内服中成药
第5章 药物外治法
第一节 常用治法
第二节 点眼粉剂的传统制法
第三节 点眼液剂的传统制法
第四节 中成药眼科名药配方
第五节 眼科外用中成药
第6章 非药物疗法
第一节 体针
第二节 耳针
第三节 头针
第四节 手针
第五节 梅花针
第六节 电针
第七节 光针
第八节 水针
第九节 挑针
第十节 穴位埋线
第十一节 穴位压丸
第十二节 穴位放血
第十三节 穴位施灸
第十四节 穴位按摩
第十五节 常用针灸按摩穴位处方
第7章 眼科方歌备要
第一节 加减通用剂
第二节 祛风清热剂
第三节 凉血清热剂
第四节 解毒清热剂
第五节 泻火剂
第六节 祛风退翳剂
第七节 清热养阴退翳剂
第八节 辛温逐寒剂
第九节 祛湿利水剂
第十节 软坚化痰剂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剂
第十二节 滋阴降火剂
第十三节 养阴润燥剂
第十四节 解郁调理剂
第十五节 止泪止漏剂
第十六节 止血保目剂
第十七节 消疳化积剂
第十八节 培补气血剂
第十九节 补益肝肾剂
第三篇 眼科急诊备要
第8章 眼痛
第一节 病证特点
第二节 辨病施治
第三节 辨证施治
第四节 眼病护理
第9章 视力突降
第一节 病证特点
第二节 辨病施治
第三节 辨证施治
第四节 护理
第四篇 眼科会诊备要
第10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血液病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
第三节 肾脏疾病
第四节 肝脏疾病
第五节 肺脏疾病
第六节 代谢障碍疾病
第七节 内分泌疾病
第八节 维生素缺乏症
第九节 胶原纤维疾病
第11章 神经科疾病
第一节 脱髓鞘疾病
第二节 脑血管病变
第三节 颅内占位性病变
第四节 神经科其他疾病
第12章 耳鼻咽喉口腔疾病
第一节 耳科疾病
第二节 鼻科疾病
第三节 咽喉疾病
第四节 口腔疾病
第13章 外科疾病
第一节 颅脑损伤及胸腹部损伤
第二节 外科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体表肿瘤
第四节 皮肤病
第五节 毒蛇咬伤
第14章 儿科疾病
第一节 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
第二节 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第三节 代谢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四节 其他眼病
第15章 妇科疾病
第一节 月经不调性眼病
第二节 妊娠性眼病
第三节 其他眼病
第16章 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二节 细菌性传染病
第三节 立克次体病
第四节 螺旋体病
第五节 原虫病
第六节 蠕虫病
第七节 性病
第17章 中毒性疾病
第一节 食物与药物不良反应
第二节 生产性中毒
附录A 常用滴眼西药
附录B 眼科方剂索引
附录C 全国各地知名眼科通讯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