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教育发展史纲

中国教育发展史纲

作者:曲铁华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ISBN:9787560245539

定价:¥24.00

内容简介
  上编教育制度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第一节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一、远古社会的教育二、夏、商和西周的教育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一、官学衰废与私学兴起二、百家争鸣与稷下学宫第三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的确立二、学校教育发展概况三、太学的教学活动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的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二、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体制三、学校教育制度第五节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二、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三、辽、金、元的学校教育制度四、明、清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六节书院的发展嬗变一、书院的产生二、书院的嬗变三、书院的特点第七节蒙养教育和蒙养教材一、蒙养教育二、蒙养教材第八节选士制度的变迁一、察举制二、九品中正制三、科举制第二章中国近代时期的教育第一节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一、清末封建教育的衰朽二、太平天国的教育第二节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一、洋务教育的产生二、洋务教育的实施三、洋务教育的性质及作用第三节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一、创办新型学校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第四节清末“新教育制度”一、颁布《癸卯学制》二、科举制的改革和废除三、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四、宣布教育宗旨第五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一、颁布民国教育宗旨二、改革教育行政机构三、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四、改革课程内容第六节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团体一、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二、中华职业教育社三、中国科学社四、中华教育改进社五、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第七节西方在华的教会教育一、鸦片战争前的教会教育二、鸦片战争时期的教会教育三、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会教育四、20世纪初和民国初年的教会教育第三章中国现代时期的教育第一节资产阶级领导的教育改革一、壬戌学制改革二、课程改革三、教学方法的变革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一、苏区教育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三、解放区的教育第三节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一、国民政府前期的教育二、国民政府中期的教育三、国民政府后期的教育第四节教会教育的发展一、五四时期的教会教育二、非基督教与收回教育权运动三、在动荡中求发展的教会教育第五节日伪占领区的教育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教育二、日本在东北的殖民教育三、日本在汪伪统治区的殖民奴化教育下编教育思想第四章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第一节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哲学与政治思想二、论教育作用三、论教育对象四、论教育目的五、论教育内容六、论教学原则与方法七、论德育八、论为师之道第二节墨子与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一、哲学与政治思想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三、论教育内容四、论教育方法第三节孟子的教育思想一、哲学与政治思想二、论教育作用三、论道德修养方法四、论教学第四节荀子的教育思想一、哲学与政治思想二、论教育作用三、论学习方法四、教师观第五节老子的教育思想一、哲学与政治思想二、论教育目的三、论道德教育四、师道观第六节《学记》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二、论教学过程三、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四、论教育教学原则五、论教师与学生第五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思想第一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三大文教政策三、道德教育思想四、教学原则和方法第二节王充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三、论培养目标四、论学习第三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论家庭教育三、论治学方法第六章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第一节韩愈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论教育作用三、人才思想四、论教师第二节朱熹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教育的宗旨三、道德教育四、朱子读书法第三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教育目的和内容三、教学原则和方法四、论童蒙教育第四节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论教育作用三、论教学原则和方法第五节颜元的教育思想一、哲学思想二、论教育作用三、论教育目的和内容四、论教学方法第七章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第一节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一、人才观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第二节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一、《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二、论教育作用三、论变科举,兴学校四、论学西学,派游学第三节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作用二、论教育目的三、论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四、论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第四节严复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救国二、论科学教育三、论培养目标第五节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一、完全人格教育二、教育的尚自然、展个性三、高等教育思想四、科学教育思想第六节主要教育思潮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二、科学教育思潮三、平民教育思潮四、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五、职业教育思潮六、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第八章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第一节杨贤江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的本质二、论教育的效能三、论“全人生指导”第二节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一、重视乡村教育二、“四大教育”三、“三大方式”第三节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一、重视乡村教育二、乡村教育的实施第四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生活教育思想二、师范教育思想三、幼稚教育思想四、科学教育思想第五节黄炎培的教育思想一、论职业教育目的二、论职业教育方针三、论职业教育原则四、论职业道德教育第六节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一、幼儿教育思想二、活教育理论第七节主要教育思潮一、乡村教育思潮二、生产教育思潮三、民众教育思潮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曲铁华1962年10月20日生,辽宁铁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教师教育。近五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项。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高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4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学术著作《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一卷)等4部。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上编 教育制度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第一节 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远古社会的教育
二、夏、商和西周的教育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官学衰废与私学兴起
二、百家争鸣与稷下学宫
第三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的确立
二、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三、太学的教学活动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二、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体制
三、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节 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二、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辽、金、元的学校教育制度
四、明、清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节 书院的发展嬗变
一、书院的产生
二、书院的嬗变
三、书院的特点
第七节 蒙养教育和蒙养教材
一、蒙养教育
二、蒙养教材
第八节 选士制度的变迁
一、察举制
二、九品中正制
三、科举制
第二章 中国近代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一、清末封建教育的衰朽
二、太平天国的教育
第二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洋务教育的产生
二、洋务教育的实施
三、洋务教育的性质及作用
第三节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创办新型学校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第四节 清末“新教育制度”
一、颁布《癸卯学制》
二、科举制的改革和废除
三、建立教育行政机构
四、宣布教育宗旨
第五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一、颁布民国教育宗旨
二、改革教育行政机构
三、制定《壬子癸丑学制》
四、改革课程内容
第六节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团体
一、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
三、中国科学社
四、中华教育改进社
五、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
第七节 西方在华的教会教育
一、鸦片战争前的教会教育
二、鸦片战争时期的教会教育
三、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会教育
四、20世纪初和民国初年的教会教育
第三章 中国现代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资产阶级领导的教育改革
一、壬戌学制改革
二、课程改革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一、苏区教育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三、解放区的教育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国民政府前期的教育
二、国民政府中期的教育
三、国民政府后期的教育
第四节 教会教育的发展
一、五四时期的教会教育
二、非基督教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三、在动荡中求发展的教会教育
第五节 日伪占领区的教育
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教育
二、日本在东北的殖民教育
三、日本在汪伪统治区的殖民奴化教育
下编 教育思想
第四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与政治思想
二、论教育作用
三、论教育对象
四、论教育目的
五、论教育内容
六、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七、论德育
八、论为师之道
第二节 墨子与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与政治思想
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三、论教育内容
四、论教育方法
第三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与政治思想
二、论教育作用
三、论道德修养方法
四、论教学
第四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与政治思想
二、论教育作用
三、论学习方法
四、教师观
第五节 老子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与政治思想
二、论教育目的
三、论道德教育
四、师道观
第六节 《学记》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二、论教学过程
三、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四、论教育教学原则
五、论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三大文教政策
三、道德教育思想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
三、论培养目标
四、论学习
第三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论家庭教育
三、论治学方法
第六章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论教育作用
三、人才思想
四、论教师
第二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教育的宗旨
三、道德教育
四、朱子读书法
第三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教育目的和内容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
四、论童蒙教育
第四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论教育作用
三、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五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思想
二、论教育作用
三、论教育目的和内容
四、论教学方法
第七章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第一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人才观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二、论教育作用
三、论变科举,兴学校
四、论学西学,派游学
第三节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作用
二、论教育目的
三、论改革科举,兴办学校
四、论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
第四节 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救国
二、论科学教育
三、论培养目标
第五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完全人格教育
二、教育的尚自然、展个性
三、高等教育思想
四、科学教育思想
第六节 主要教育思潮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二、科学教育思潮
三、平民教育思潮
四、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五、职业教育思潮
六、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第八章 中国现代教育思想
第一节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本质
二、论教育的效能
三、论“全人生指导”
第二节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一、重视乡村教育
二、“四大教育”
三、“三大方式”
第三节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一、重视乡村教育
二、乡村教育的实施
第四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思想
二、师范教育思想
三、幼稚教育思想
四、科学教育思想
第五节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一、论职业教育目的
二、论职业教育方针
三、论职业教育原则
四、论职业道德教育
第六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一、幼儿教育思想
二、活教育理论
第七节 主要教育思潮
一、乡村教育思潮
二、生产教育思潮
三、民众教育思潮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