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
-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著,管震湖 译,简平 缩改理当清心寡欲的巴黎圣线院副主教却看上了街头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腊达,顿生邪念,并指使教学的敲钟人卡席莫多夜间在街头拦路劫持。然而,爱斯美腊达被近卫队队长孚比斯救出,她对他一见钟情,而孚比斯恰恰是个花花公子。副主教真爱斯美腊达和孚比斯幽会之际刺杀孚比斯,并嫁祸于爱斯美腊达,偏偏检察官和法庭庭长胡审乱判,将爱美腊达处以死刑。六千义民赶来救助爱斯美腊达,不料卡席莫多帮了倒忙,结果遭到路易十一的残酷屠杀。爱斯美腊达行刑之日,卡席莫多将副主教从楼顶推下摔死。两年后,人们在墓地发现卡席莫多的尸骨和爱斯美腊达的尸骨拥抱在一起。
-
少年维特的烦恼(德)歌德(Geothe,J.W.von) 著;杨武能 译海涅的《论浪漫派》用好大一段文字讲述歌德如何成为雅典娜神庙里的神祇,其中每一句话都带有精神上追问的意思。可是,又有谁能洞穿这位大诗人的心扉呢?
-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这部巨著的原文有四十多万字,它详细叙述了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人性的复苏过程。尤其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他的原型是托尔斯泰的一个朋友、检察官柯尼讲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位上流社会的青年,在他陪审的案件的被告人中发现被他诱奸过的姑娘,那姑娘已成妓女,被指控偷了嫖客的一百卢布,并被判以四个月的监禁。那青年良心发现,想方设法同女犯见面,并请求柯尼的帮助,表示愿意同女犯结婚以赎罪。不幸的是,那女犯因伤寒死于狱中。
-
刀锋(英)毛姆此书出版于1944年,是一部文学杰作。它是毛姆1940年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书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而且书中的“我”就用了毛姆自己的真名实姓。它是以20世纪侨居英国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写成的。小说重点写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拉里在飞行队里结识了一个好友——爱尔兰青年帕特西。帕特西是一个充满活力、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在一次空中遭遇战中,他为了救助拉里而中弹牺牲。为此,拉里的精神受到了巨大震动,开始对人生感到迷们和不解,他弄不懂人生为什么会有恶和不幸。战争结束后,拉里没有像别人那样入大学深造,也没有去就业,而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为此,他先丢下未婚妻来到西方文化之都巴黎,两年以后,他又与未婚妻伊莎贝儿解除了婚约,开始从巴黎出发周游世界各地。后来到了印度,在那里,他和宗教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并和一位得道隐士共同生活了两年,通过研读《奥义书》,接受了吠陀经哲学。最后,终于了悟人生。他将自己的一点薄产分散给亲友,只身返回美国,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车司机,永远隐身于纽约喧嚣激荡的人海之中。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满怀敬意的笔触描绘了拉里探求人生意义的历程,深刻地反映了大战之后整个欧洲精神的空虚。小说通过拉里在西方徘徊无路,最后被迫去东方“取经”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大战和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和文化没落,并表现了作者企图从东方文化中获取新鲜血液来挽救其生命的愿望。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拉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示了两次大战之间那个特定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现了自己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尽管作者在本书开头声称,他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可述,但他还是凭借其高超的叙事技巧,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作者本人在书中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旁观者和见证人。整个故事乍看起来似乎不太连贯,但实际上,由于作者的出场,巧妙地使其连接起来,并显得曲折有致。诚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说,他写这本书并不想阐述吠陀经哲学,他无意向读者推荐吠陀经哲学,也不想让人人都学拉里。他只是借助自己书中的人物,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为那个时代存照。
-
阅读百年胡敬贤编著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学长廊堪称是一个典藏丰富、精彩纷陈的文明与智慧之海。绵延千载的沉淀,逾越百年的积累,筑就了取之不竭、美不胜收的传世名著宝库。今人徜徉其间,不免有沧海无涯、群峰难尽之感慨。为此,我们精选自古希腊至二十世纪二十余位世界文学巨匠的代表作品,用故事形式浓缩其精萃并附以简明扼要的赏析文字,力图使读者一卷在手便可阅尽文学美景,品味大师风范。
-
悲惨世界(法)维克多·雨果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小说以拿破仑时代的一个穷苦工人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被捕判罪,出狱后却始终不容于社会,终于遭到法律的迫害构成主要线索与内容;又以芳汀、珂赛特等其他社会下层人物的不幸与苦难作为补充,广泛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阶层的悲惨遭遇。作家在小说里倾注了他真诚的人道主义同惰,将主人公冉阿让塑造成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人物,赋予了他惊人的刚毅、非凡的体力、罕见的勇敢和机智,使他以近乎神奇的本领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对他的迫害;同时也集中表达了以仁慈博爱来杜绝罪恶、改造社会、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理想。作家力图通过来里哀主教与后来的冉阿让来体现他的这一思想。米里哀是小说中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的形象,冉阿让后来也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们身上无穷无尽的人道主义爱心,以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义举,使他们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作家深信,严刑峻法不可能消除社会罪恶,唯有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才是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并在悲惨世界里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穷人的福地、真正的“世外桃源”。小说对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中街垒战斗的出色描写与热情歌颂,则表明作家对民主革命寄予人道主义同情的一面。作家热情歌颁了安灼拉、马白夫等在战斗中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在他的笔下,疲惫不堪、衣衫褴褛、遍体创伤、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人门,是一个伟大的整体与象征——人民的象征。正是这一个伟大的群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推动着法国社会向前发展。
-
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呼啸山庄》无疑是一本奇特的书。和那本充满热情、光彩和优雅爱情的《简爱》不同,《呼啸山庄》里更多的是仇恨,是阴冷、萧索、死亡和毁灭。艾米莉看待世界的眼光显然和姐姐不同,夏洛蒂以“爱”来交换“爱”,所以,尽管小说中也有苦难,也有眼泪,但是这眼泪是晶莹纯净的,透过泪水我们看到的是面对人生的坦然和忍耐,是海纳百川的平和与阴霾过后的阳光灿烂。而艾米莉却是以“恨”来表现“爱”。在短暂的有生之年饱受生活之苦的作者,没有正面表达自己的苦难体验,而是以想象的形式描绘出一个危机四伏、荆棘丛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温情,没有理想,甚至没有安慰,有的只是无休无止的仇恨、痛苦和毁灭。《呼啸山庄》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委琐而痛苦的,都挣扎在荒野、暴雨与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生存境遇中。那种弥漫在故事情节中的阴沉、恐怖常常给人以切肤之痛和窒息之感。然而,我们也时时经受着那笼罩在仇恨阴影里的灵魂悸动,体会着“恨之深”背后的“爱之切”。正如一些西方评论者而言,希刺克厉夫的反抗是颇有意味的。在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关系中包含着人性中最本能的要素,这就是爱与恨的能量转化。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悲剧是社会性的,面对这样强大的习惯势力,个人常常是何等渺小而无奈。于是,希刺克厉夫所选择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反抗方式、复仇方式显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他的命运也是值得同情的,尽管这样的方式带给他的只能是寂寞和空虚。不仅如此,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反抗还造就了两个光彩照人的文学形象。在艾米莉的笔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显然不仅仅预示着消极无奈。当小说的最后,凯瑟琳的孤魂与希刺克厉夫在旷野上散步的时候,很显然,他们的爱情已经战胜了世俗,战胜了死亡,跨越了时空。而这一切的艺术构划和安排,不能不说是作家心中爱的深沉流露。
-
永别了,武器(美)厄内斯特·海明威这是海明威的主要作品之一,写一个典型的美国青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参加意大利军队的经历和他的性格变化。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单纯的美国青年,他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自私和虚伪,但他却被卷入了地狱般的战争漩涡之中。当他在前线认识了一位英国籍护士之后,逐渐发现了真正的人生和爱情的意义,终于走上了永远告别帝国主义战争之路。《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一部带有浓郁自传色彩的作品,在距离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十年后,他完成了这部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总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在作品中,海明威谴责的并不是参加战争的人,而是战争的种种罪恶和愚蠢,以及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海明威指出战争摧毁人的幸福,即使是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力跃入大河,受过死亡的威胁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最终爱人还是难免一死,因为作者相信“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这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海明威在近四十年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永别了,武器》和《老人与海》最具代表性。这种风格的表现形式为:孤独的主人公及其内心独白;形象富于动作性,感情深藏,情景交融,尤其擅长缘情写景;对白简洁,有“电报式”之称;自然、清新、精炼的叙述文字和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等。其表达方式的特点是: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用具体鲜明、真切形象的画面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让读者去体味凝聚在形象之中的思想和情绪。
-
百万英镑(美)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的小说明显带有搞笑味道,或者按正规说法应该叫幽默。照他自己说来,幽默故事是地道的美国货色,而其他那些搞笑故事,则有英国式的滑稽和法国式的诙谐。值得注意的是,他还进而指出:幽默故事的效果取决于叙述方式,而别外两种则靠故事本身的内容。不管他这种分类是否很有道理,但无疑提示了现代叙事学的核心问题即叙述话语的重要性。就凭这一点,你也该相信,吐温的搞笑意识绝对具有一种前卫性。
-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自幼失去父母,苦难的生活使她的性格变得内向而刚强。在索菲德庄园任家庭教师时,和主人罗彻斯特产生了爱情。罗彻斯特古怪的性格与索菲德庄园的一个个神秘之夜使简·爱困惑不解,直到举行婚礼时,谜底才被揭开。原来罗彻斯特是有妻子的,她是一个患有遗传精神病的女人,一直被关在阁楼里。绝望的简·爱离开了索菲德庄园,但她心里仍然爱着罗彻斯特,罗彻斯特也在四处寻找她。一番周折后,当她重新回到索菲德时,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伤口以抒情而又感伤的笔调叙述了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刚一发表便轰动世界。 本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很多都是她早已经从生活中经历过或者是熟悉的。甚至发疯的妻子这一段故事也是她在伍勒小姐的学校里听过的。出版商怀着惊喜的心情接受了这部小说,审稿人通宵不眠审读稿件。本书写作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也反映了妇女摆脱男子的压迫和歧视的要求,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也正是它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那样强烈反映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