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
-
苦儿流浪记(法)马洛 著,傅辛 译《苦儿流浪记》是十九世纪的著名法国小说,作者埃克多·马洛(1830-1907)是以发展并提高了当时的情节剧小说而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之一。马洛是多产作家,一生写过不下七十部小说,《苦儿流浪记》是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部。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而且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遗产中,作为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苦儿流浪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赫伯特·马罗:出生于法国西北部一个叫拉威的村落,父亲是一位律师,原本希望儿子继承他的事业,于是将马罗送到巴黎学习法律。但是马罗却爱上了文学,放弃攻读法律,开始投稿到一些小报社,不久,他的小说《艺人们》出版了,他开始引起了文学评论家的注意。这时,他受聘于报社写文学评论,同时他还继续不断地写小说,共写了七十多部。在马罗小说中,专门写孩子们看的读物有《罗曼·卡布里斯》,《苦儿流浪记》和《孤女流浪记》。其中以《苦儿流浪记》最受欢迎。黑暗的时代,有谁会忘记呢!父母受尽命运的折磨,好些孩子就成了孤儿,有的沦为街头卖艺者,有的成了童工,有的成了乞丐,有的被黑社会利用成了小偷。但是,许当关心孩子的人仍在为孩子们的幸福奉献着力量和爱心;而孩子们也在坚强地奋斗着,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苦儿流浪记》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灾难摧残人的肉体,拆散人们的家庭,但是却使得他们意志更坚强,感情更真挚。如亲子之爱,师徒之爱,朋友、同伴之爱,对动物朋友之爱,都成为鼓舞人的力量。
-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日)伊吹武彦日文翻译;许渊冲中文翻译编辑推荐:本书是法国小说家福楼拜的一部广为流传的作品。为了提高日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加深对日本语言文化的理解,本书采用中日对照的形式编排,便于读者参照阅读,在两种语言环境中体会世界名著的魅力。
-
鲁滨孙漂流记钟雷编本书是一本少儿注音读物,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
-
牛虻蔡磊 编《牛虻》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它描写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说主人公牛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突出的典型形象。作品令人信服地描述了牛虻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他从一个资产阶级公子哥儿如何在黑暗现实的教训下觉醒,自觉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成长为一名坚强战士的人生历程。作品中另一主要人物蒙太尼利也塑造得十分成功,成为他那一类人物的深刻而典型的代表。总之,《牛虻》是一部好书,内容富于教育意义,语言风格别具特色。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会从中吸取到丰富的文学养分。
-
欧也妮·葛朗台蔡磊 编《欧也妮.葛朗台》讲述的是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天真美丽的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表弟夏尔。为了资助夏尔,她将父亲的金币全部赠给了他,这一举动激怒了老葛朗台,父女俩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一病不起,而欧也妮这个痴情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讽刺作品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力作。小说中,老葛朗台与传统的守财奴的形象不大一样,它不仅热衷于守财,更善于发财,他精于算计,能审时度势,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一定会果断出击。索漠城里,谁都尝到过他的厉害,但他们反倒更敬佩他了,把他看成索漠城的光荣,这是因为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魅力。老葛朗台死后,虽然欧也妮.葛朗台有了一大笔遗产和收入,可是她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她也是精打细算地,积攒了许多年的家产,有人说她和她的父亲一样吝啬。可是,她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她和她的爸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本书浓缩之后可能就是一句人生格言,或者,是富含着哲理的一句话,不过他很重要。《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读了这本书受益无穷,我十分喜欢它。
-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蔡磊 编暂缺简介...
-
汤姆·索亚历险记蔡磊 编本书《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第一部独立完成的长篇小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上,小主人公汤姆·索亚生性顽皮,但心地善良,乐天助人,他厌恶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教堂里牧师干巴巴的说教更为反感,幻想着能过上像传说中的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的新奇冒险的生活。终于有一天汤姆和小伙伴哈克贝利偷偷离家出走,来到密西西比河一个荒岛上,过了几天逍遥自在的生活。不久,小镇上举行了一场轰动四周的审判,要对杀害医生的嫌疑犯波特作出判决。关键时刻,汤姆挺身而出,证明杀害医生的真凶不是波特而是乔埃。波特得救了,乔埃却逃走了,汤姆害怕遭到他的报复,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接下来小说讲到汤姆和哈克到一家荒芜的长年闹鬼的房子里去寻找假想的财宝时,发现了乔埃的足迹,后来他们又在一次去山洞的探险中几经周折,终于把这个杀人犯困死在山洞里,而且他们还得到了一大堆千年以前海盗埋藏的金币。 这部小说乍看起来是纯粹的儿童冒险故事,然而放下书本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马克·吐温在机智的微笑中,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和宗教的虚伪作了极为酣畅痛快的嘲讽。小说展示了作者对儿童心理的透彻了解及优秀的讽刺幽默才华。马克·吐温曾说:“只有建立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幽默才会不朽。”他的作品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本书《王子与贫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偶在机会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马克·吐温以才智、幽默与追求真理的敏锐目光探索着美利坚的灵魂,他堪称美国的民族英才。可是随着年老体衰,马克·吐温陷入一种痛苦的精神状态。就是这样一位造诣非凡的作家,晚年的大部分生活犹如在“地狱中煎熬”。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洛里达的一个小村庄里,是约翰·克莱门斯的第6个孩子。他4岁时全家搬到附近的汉尼巴尔,一个喧闹的小镇。约翰·克莱门斯当过零售店业主、律师、法官以及土地买卖人,他梦想发财,却从未如愿以偿,有时甚至连家庭的生计都难以维持。他的脸上向来没有笑容,据说,马克·吐温幼年从未看到过父亲的笑脸。他的母亲的性格截然不同,她是个爱找乐趣、富有恻隐之心的家庭主妇。1847年,当克莱门斯意外逝世后,家庭“此时已变成几乎赤贫”。马克·吐温从4岁到17岁一直居住在汉尼巴尔。这座小镇紧邻密西西比河,轮船拉着汽笛,一天靠岸三次。马戏团、黑人剧团、福音传教士经常光顾该镇。各行业的技工,如铁匠、制革匠不时地当众展示他们的手艺。小镇上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图书馆。不过汉尼巴尔也是个暴力行为多发之地,马克·吐温9岁时曾见到一个牧场主被一个当地佬刺杀,10岁时又看到一个白人监工用铁棍将一个奴隶活活打死。马克·吐温12岁就休学了,那时父亲刚去世,他为了维持生活,在《汉尼巴尔信使报》找了一份印刷学徒工的活,所得的报酬是一份微薄的口粮。1851年,15岁的马克·吐温为大哥奥利昂办的一份小报当印刷工,并偶尔承担一些写作任务和编辑事务。1857年,21岁的马克·吐温开始在密西西比河上学习轮船驾驶。他于1859年领到了舵手执照,从此,经常驾驶轮船航行在奔腾浩荡的密西西比河上。他热爱这份职业,且薪水优厚,受人尊敬,有点类似今天的喷气客机驾驶员。他的工作在1861年突然中止,南北战争的爆发使得密西西比河上的大多数民用航运瘫痪了。马克·吐温此时深感茫然,前途在何处?哪里能激发他的理想?他的答案是:美国广阔的西部地区。7月,马克·吐温登上公共马车,前往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他打算在那里呆上5年。起初,他勘探金矿和银矿,确信能使自己的家庭摆脱贫困,成为在旧金山和弗吉尼亚衣着华丽的有钱人。但是事与愿违,到1862年,他已彻底破产,急需找一个工作糊口。他意识到应该到报界谋一份工作,于是在9月份进入弗吉尼亚的一家报社当了记者。他努力撰写新闻、社论、随笔并开始使用笔名“马克·吐温”———轮船上描述船体吃水12英尺时的行话。马克·吐温很快成了美国西部地区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有了自己与众不同叙述风格———浅显易懂,妙趣横生,时露傲气,常带有辛辣的嘲讽,热衷于对自命不凡的行为进行抨击。到34岁时,这位面目英俊、一头红发的西部仔,以一种和蔼可亲、精明干练、强调自我、抱负不凡的形象成为美国最负盛名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风光无限的写作生涯。1870年2月,马克·吐温与24岁的莉娃———一位富有的纽约煤炭业经销商的女儿结了婚,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婚后不久写给一位友人的信中,他流露出一种幸运的情感:“我拥有了唯一爱过的心上人……她是女性中最完美的珍宝……”这对夫妻在布法罗定居下来,并先后生了4个孩子。马克·吐温不可掩饰的“低俗”西部之声终于有机会迸发出来。《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表于1876年,随后不久,他便着手写续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传记作家埃佛莱特·埃默森认为,这本书的创作使马克·吐温从他“自愿接受的文化桎梏”中暂时解脱出来。构思和写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花费了马克·吐温多年的时间,与此同时,1881年发表了《王子与乞丐》,一本受到他的家庭和友人赞许颇吸引读者的小说。1883年,他出版了《密西西比河风情》,一本趣味十足的旅行指导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最终于1884年发表,这位作家后来的作品影响力再也没有超过这本书。
-
套中人蔡磊 编作品开始时光从他的日常生活着手,描绘他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也躲藏在竖起的大衣领里。如果仅仅这样,那么只是孤僻可笑罢了,就让他躲在角落里吧;然而不止如此,他还要把思想臧在“套子”里,这个“套子”就是沙皇政府压制人民自由的文告和法令,他老是一个劲地嚷着:“千万别闹出乱子啊!”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让他自言自语吧,用不着理睬他。但是问题远不止此。他还要用“套子”去凑别人的思想。更令人诧异的是大家看见他都害怕。就是这么一个古怪猥琐的人,就把大家压得透不过气来,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他的辖制,弄得大家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总而言之,人们对这个神经质的、变态的套中人妥协让步,可以说许多人也被迫不同程度地钻进“套子”中去了。作者在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别里科夫并不是达官贵人,他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势,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他在生活中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不是作为单个的人,而是作为知识界和社会上的一种典型,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人们害怕他,其实是被那黑暗污浊的政治空气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的俄国,亚历山大三世实行恐怖统治,在俄罗斯大地上警探密布,告密诬陷之风盛行,在社会上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作品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将批判锋芒直指扼杀一切生机的沙皇专制制度。从艺术上着眼,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首先以夸张的笔墨给别里科夫画了一张惟纱惟肖的漫画,显得多么迂腐和可笑。另外还运用巧妙的对比手法,以他荒谬绝伦的思想和他一本正经的语言构成一种对比,使人忍俊不禁。骑自行车,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他眼里却变成了极为反常的事,他一本正经地指责道: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要倒过来用脑袋来走路了”。作品还不露痕迹地运用了反语和丰富的潜台词,极其辛辣地嘲笑了别里科夫,作者写道:“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瞧!这个“套中人”死了,反而倒有神采了!作者接着指出:原来他“仿佛是暗自庆幸自己终于装进了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作者暗示我们,只有棺材,才是别里科夫应该去的地方,而且这也应当是一切“套中人”最好的归宿。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也不能忽略。它们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小说是从一月夜两位打猎朋友的聊天开始的,他们本是海阔天空地闲聊,殊不知别里科夫的故事,引起了他们的感慨和深思。开始的轻松宁静和别里科夫的故事的沉闷气氛形成了一种反差,接着又引出了一段皎洁恬静的月色的描绘。这又和别里科夫的故事形成一种反差;大自然是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又是那么黑暗污浊。于是在那个月夜里,布尔金和伊凡·伊凡内奇浮想联翩,想到生活中的种种套子。作品最后写到伊凡·伊凡内奇再也不能入睡了,他站了起来,坐到门外,点上了烟斗。也许,他想到: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小说的这个结尾耐人寻味。在《套中人》里,契诃夫着重使用艺术夸张的手法,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套子”。从外表、生活习惯、思想方式乃至婚事突出刻划了别里科夫这个在当时沙皇专制警察制度下胆小怕事的庸人的典型形象。但别里科夫这个形象,除保守外,还有反动的一面。这一点通过玛芙拉烘托出来。玛芙拉只是缩在蜗牛壳里,而别里科夫却不时钻出套子,干预别人的生活。契河夫,(l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契河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契柯夫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的感情,曾约高尔基一同访问中国,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愿。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恶化而辞世。
-
爱的教育蔡磊 编《爱的教育》风靡世界,历久弥新,不是偶然的。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构成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其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的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生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整部作品并不刻意讲究修辞和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晓畅;但由于它饱含了作家对在社会中下层邓辛度日的大众的深沉的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枕赞颂,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读者阅毕全书,激荡于胸怀的感情波澜久久难以平息。不妨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这部作品的名字在意大利中就叫《心》!
-
童年·在人间蔡磊 编《童年》这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工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高尔基的这些回忆,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