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编劳动当事人常用法律简释
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ISBN:9787802261150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许多法官、律师和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朋友向我们反映,法规汇编和法律释义这两个法律工具类图书的传统品种各有利弊。法规汇编信息量大、关联性强却过于简单、不利于一般读者理解;法律释义虽解释详尽、易于理解掌握却又显篇幅冗长、关联性差。如果将二者简单糅合到一起,不仅篇幅所限而且没有必要。“新编常用法律简释”丛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法规汇编的基础上,选取了使用频率最高、解决纠纷最直接的法条,对其进行注释加工,用最简洁实用的语言将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应用范围、应用方式一一阐述清楚,充分发挥了法规汇编和法律释义的长处,避免了二者的短处。用法指引:法规前配以法律指引,引导读者把握本法的主要内容,了解法律规范涉及哪些行为、用于解决哪些纠纷,使读者对该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提示与之配套的其他相关法律,形成读者对该法所构建的法律体系的初步印象,帮助读者“入门法律”。术语精释:精选法条中出现的不易理解且可能引起歧义的法律专业术语,用简洁精准的语言进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扫除法条理解的障碍,并配以法律术语拼音索引,方便查找。例如,“不可抗力”在《民法通则》中出现,读者可以通过法律术语拼音索引,查询到“不可抗力”的具体含义。对于书中其他法如《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中出现的“不可抗力”的表述和应用,均可参见《民法通则》,使法条运用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本书又可作为法律术语小词典使用。疑难解析:深入浅出地分析使用频率最高、解决纠纷最直接的核心法条中最难懂和最易引起争议的“难点”、“盲点”,使读者读到一个法条,除可理解本法条的意思,还可对其衍生出的其他法律问题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
暂缺《新编劳动当事人常用法律简释》作者简介
目录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4日)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1994年9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6月25日)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1994年8月11日)
二、就业与再就业
(一)综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2005年11月4日)
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0年11月29日)
职业介绍服务规程(试行)(1998年1月6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内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的通知(2005年7月20日)
(二)下岗失业与再就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2002年9月30日)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1993年4月20日)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2002年11月18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2003年7月31日)
……
(三)再就业政策优惠
三、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
四、劳动合同
五、劳动报酬
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七、劳动安全
八、特殊群体的劳动保障
九、社会保障和福利
十、劳动争议
十一、劳动监察、行政处罚、复议和信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4日)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1994年9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6月25日)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1994年8月11日)
二、就业与再就业
(一)综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2005年11月4日)
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0年11月29日)
职业介绍服务规程(试行)(1998年1月6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内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的通知(2005年7月20日)
(二)下岗失业与再就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2002年9月30日)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1993年4月20日)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2002年11月18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2003年7月31日)
……
(三)再就业政策优惠
三、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
四、劳动合同
五、劳动报酬
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七、劳动安全
八、特殊群体的劳动保障
九、社会保障和福利
十、劳动争议
十一、劳动监察、行政处罚、复议和信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