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小说界2019年第六期许佳,张玲玲 等 著本期《小说界》的主题来自莎士比亚晚年的剧作《冬天的故事》。本期,我们刊登了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莎士比亚研究学教授和研究员艾玛·史密斯的文章。作为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她从剧中出现的一头熊开始写起……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丛书全国公安文联 编本卷收录著名作家易卓奇撰著的长篇小说《后患》,2013年由新华出版社首次出版。《中国公安文学精品文库(1949-2019 长篇小说 卷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丛书》讲述了某市公安局刑警追捕一个20多年前假装自杀的逃犯,并终将其绳之以法的故事。作品塑造了坚韧不拔的刑警李志坚、老公安局局长龚老爷子、破案高手王成刚、依法办案的徐康明等疾恶如仇的警察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从不成熟到走向成熟的艰难历程,读来发人深省。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丛书全国公安文联 编《中国公安文学精品文库(1949-2019 长篇小说 卷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丛书》收录著名作家李晓重撰著的长篇小说《走火》,2009,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平海火车站派出所民警赵鹏程在执勤时遭遇持枪犯罪嫌疑人,开枪时哑火。关键时刻,师傅徐雷挡在他前面,英勇牺牲。多年后,再次面对持枪歹徒的枪口时,赵鹏程毅然开枪,打碎了当年哑火的精神枷锁,坚守了正义。这是一部近距离描摹铁路公安基层民警这一特殊群体的长篇小说,讲述了老、中、青三代铁路公安民警前赴后继,为保一方平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感人故事,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中国公安文学精品文库(1949-2019 长篇小说 卷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丛书》荣获第十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丛书全国公安文联 编这部精选文库收录了建国以来(1949-2019),公安文学的中篇小说的精粹,基本体现了新中国公安文学中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和成就,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历史性、文献性,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选集。其中不乏名家和精品。
-
短篇小说经典50篇马克·吐温 等本书系是灯塔书系第二辑。在辑中,我们从诗歌、散文、小说三个方面,收录了《世界文学》创刊65年以来的佳作佳译,一方面向老牌经典文学杂志致敬,另一方面也向很多的年轻读者展现了世界文学的魅力。在此次的第二辑中,我们将继续从小说和散文两个方面,精选一百二十篇(小说六十篇,散文六十篇)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曾影响过中国几代作家,是中国文学的精神摇篮。
-
林元春小说选集林元春,靳煜 著林元春是朝鲜族著名作家,自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在这六十年一甲子的创作生涯里著作颇丰,《林元春小说选集》可以说涵盖了其主要作品。本书选入了他用母语创作的中短篇小说5篇,由翻译家靳煜翻译成汉语出版。作品展现朝鲜族人民生活面貌,风俗文化。
-
荒野王十月 著自2000年开始创作发表小说,不觉18年矣。 18年来,写下数百万字,小说集编了多种版本。为编这个集子,回头打量了18年来写下的文字,发现不经意间,写下了我的心灵史。于是,这个集子,就依从了时间的变化选来。 《烟村故事》系列短篇小说,一共创作了18篇,这里选取其中8篇。 这个系列写下的,多是我童年的乡村记忆,那些纯美自然风光中艰辛讨生活的人们。有论者认为我的这类小说,延续的是沈从文、汪曾祺先生的抒情小说传统。我在这组小说里,写下的,更多是于艰难中隐忍生活的农人。我并无意去唱乡土纯美的挽歌。读者如有心,不难读出如《绿衣》背后的巨大悲痛。 《喇叭裤飘荡在1983》写我的少年和我的少年哥哥。相较《烟村故事》用儿童眼光打量生活,《喇叭裤飘荡在1983》中的少年,对生活有了似懂非懂的认知,他见证了少年哥哥命运的悲剧——理想主义被现实生活所粉碎的过程。回头看这个小说,读到少年哥哥剪了喇叭裤给他作子当尿片时,我依然泪下如雨。 当年打量哥哥的孩子,如今年近五旬,还在为守护心中的理想主义与生活抗争。 现在的我,内心已满是荒寒。生活压迫着,而我已没了奋起的勇气。 《少年行》的叙事者,从《喇叭裤飘荡在1983》中的十二岁的孩子,长到了少年哥哥的年纪,他已十八岁,也面临了少年哥哥曾经的问题。心怀理想,却困守乡村。他在努力挣扎,在摆脱命运写好的未来。这篇小说,写得就是挣扎的过程。他不知自己要什么,却明确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于是,《少年行》的结尾,他离开乡村,走向了梦想中的城市。 他来到深圳的《关外》。 这是他年未曾料想到的,他用尽努力,无法从关外进入关内。 关,在这里,是深圳南头关的实指,无疑,又是象征。 他逃离乡村,梦想进入“关内”,但他无法进入。这段生活,是他的青年时期生活的实录。 《寻根团》写下的是他的中年,当逃离乡村,在深圳关外徘徊的他,开始回望故土,以成功人士的身份回到曾逃离的乡村,他想去寻根,故乡留给他们,只是再次的失望与逃离。 他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活成了城乡间的一缕离魂。他不是农民,却又无法像正经的城里人那样接受城市。 这是他,当然,是我。是我的生命史,我的心灵史。 选编这个小说集的过程,重温了一颗敏感稚嫩纯良的心,如何在生活的磨砺下,变成坚韧的老灵魂。我愿意将这一过程展现给我的读者。也借这本书,致敬我的老灵魂。
-
日子陈忠实 著本书精选陈忠实的中短篇小说《蚕儿》《马罗大叔》《毛茸茸的酸杏儿》《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两个朋友》《日子》《李十三推磨》《十八岁的哥哥》《蓝袍先生》九篇代表作品。陈忠实将笔触深入到农村生活的各个层面,勾勒出诸多个性鲜明的农村人物形象。作品蕴涵着深厚的乡土情结,充满着对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于平淡质朴中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
纪念鲍十 著本书收录了鲍十创作于各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16篇。 中篇小说《纪念》是其早期的代表性作品,后被改编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曾获得广泛的影响。系列作品《东北平原写生集》是一组表现东北乡村面貌的短篇小说,其写作历时十数年,对发生在那块土地上的历史记忆人文面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后受到文坛关注。短篇小说《西关旧事》《冼阿芳的事》《在小西园饮早茶》《卖艇仔粥的人》《咸水歌》等,都是以广州为背景的小说,作品生动描绘了这座南国都市的独魅力的市井生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活的南方意蕴。 鲍十的写作以质朴见长,固执于他对现实世界的一己感受,值得关注。
-
三岔河石舒清 著《三岔河》是作家石舒清的短篇小说合集,既是一部村史,又是一部家史,亦可为作家童年及少年的生活史。小说以作家故乡为地理背景,于记忆和经验中取材,以“诗与真”的理念——所谓“真”者,是作家忠实追述他的闻见,“诗”则寄寓某种深味——写了一个渺小的、不足称道的地方,它既显得独立,却又与外面广大的世界息息相关。 《三岔河》从开篇到终章,始终体现出精致、细微以致奇异的描写,把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通过不断地挖掘他们真切的生命体验,穿透民族习俗的隔膜,给读者打开一扇感悟生活、体味生命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