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伊索寓言古译四种合刊庄际虹 编,林纾 等 译《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传入中国,始于明代晚期。初仅有译其片断并加徵引的,晚清始有全译本,这就是林纾与严复的子侄严培南、严璩的合译本。在此之前,单行的译本,尚有三种,即:《况义》《意拾喻言》及《海国妙喻》。这四个本子,是白话译本之前的古译,在中国译学史上,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林译本,其译笔之妙,味道之足,较之白话译本,远为佳胜。鉴于这四种古译,今日已较难寻觅,故特汇次为一编,施以新式标点,简体排印。
-
石床垫[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张琼 译欢迎来到阿特伍德的文字奇境!在这里,邪恶、怪诞无处不在,智慧、辛辣俯拾即是。在这里,你将看到:老太太将年轻时的情敌置于幻境,每天正午放出一百只蜜蜂,一遍又一遍地蜇伤她。天生畸形的女孩被家人亲手埋葬,多年后却在村庄游荡,无辜的她将被全村猎杀。一只断手爬出泥士,写下扭曲的告白报复情人;它又爬出纸页,操控作者的人生。正在调情的贵妇还不知道,几小时后,自己将用一块有19亿年历史的化石,完成一场跨越50年的复仇。 毕竟,有的人无法原谅,只能复仇到底。
-
没有祖国的孩子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九一八事变前后,一批东北籍作家陆续从关外辗转流离到北平、上海等地继续创作,作品大多抒写对故土家园的乡愁和对日寇侵略的抗争。鲜明的地方色彩、深重的民族苦难、决绝的抗争与沉痛的呐喊,让他们的作品呈现独特的风格。本书精选了他们的代表作,其中包括萧红的《手》《牛车上》、萧军《马的故事》、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骆宾基《一个倔强的人》等优秀中短篇小说作品。
-
喜鹊登枝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历经万千艰难险阻,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党和国家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围绕这一主题,作家在广泛的文学书写之中,歌赞了那个时期的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成为时代精神风貌的特写。本书精选了其中的代表作,包括浩然《喜鹊登枝》、孙谦《伤疤的故事》、周立波《山那面人家》、赵树理《锻炼锻炼》等优秀中短篇小说作品。
-
喜事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抗战时期,解放区作为曾经的中国革命圣地,培育了许多怀揣着进步理念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大多围绕着思想解放、妇女解放、土地改革和生产自救等主题,延续了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思想,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予以了深刻反思和沉痛批判。其中包括孙谦《村东十亩地》、梁彦《磨麦女》、力群《野姑娘的故事》、西戎《喜事》、丁克辛《一天》等优秀中短篇小说作品。
-
十五棵向日葵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得解放、国家得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家们回望中华民族的艰辛抗争历程,创作出出不少感念革命先烈、追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的作品,赞颂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本书精选了其中的代表作,包括孙犁《吴召儿》《小胜儿》、峻青《黎明的河边》、萧平《三月雪》、菡子《万妞》、茹志鹃《三走严庄》《同志之间》等作品。
-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抗日战争期间,国家危难,人民流离,在乱世中诞生了许多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除了正面描写战场的鸿篇巨制外,也有许多围绕着战争中的人和事、情与景的中短篇小说,传递了对战争中人性的反思,对真情的呼唤及对胜利的渴盼。其中包括孙犁《荷花淀》《嘱咐》、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曾克《女神枪手冯凤英》、杨朔《月黑夜》等优秀作品。
-
第十个弹孔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文革”结束后,不少作家针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进行创作,揭开伤疤,控诉伤害,创作出不少饱含辛辣讽刺的小说作品,并与当时政治上的改革思潮形成一股合力,推动了社会的正向变革。本书精选了其中的代表作,包括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从维熙《第十个弹孔》、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等优秀中短篇小说作品。
-
阵痛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文革”之后,“新时期”初,中国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面对社会现实的新变化、时代生活的新气象,作家们怀抱坚定的信念与果断的行动力,讴歌时代伟力。这时期的作品,对人们的心理创伤进行安抚和疗愈,书写了社会生活的宏大史诗,让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共产党员形象跃然纸上。本书精选了其中的代表作,包括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邓刚《阵痛》、张炜《秋天的思索》等优秀中短篇小说作品。
-
天下太平张清华、翟文铖(总主编)20世纪20年代末,国共次合作失败后,一批文学界的有识之士会聚到上海,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作为逃出思想牢笼的“新青年”,他们满怀热血地投身革命,在与旧社会的对峙中成长蜕变,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光明的呼唤。其中包括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张天翼《包氏父子》、吴组缃《天下太平》、艾芜《山峡中》、沙汀《在祠堂里》等优秀中短篇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