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外反不正当竞争法
作者:黄勇、岑兆琦 编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01
ISBN:9787508609126
定价:¥6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判例是法律和法理的集中展现和阐释,是法律具体应用的生动记载,是活的法律。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各国在反不正当竞争司法中,已累积了浩如烟海的判例,其中有些判例因具有示范价值或者里程碑意义而成为名案和经典,不仅是其本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的集中展示,还常常具有国际影响和示范效应。《中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典案例评析》的编著者独具匠心,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发布的《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的体例,从卷帙浩繁的中外判例中选取了35个很有代表性的名案,汇集成册,并精心评注,特别是对于国外的判例进行了原滋原味的译介,使读者能够一窥全豹。因此,本书立意独特,无论对于司法实务还是学理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于本书的创意颇为赞赏,因而也乐于向广大读者推荐。——孔祥俊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本书中收录了中国、欧盟、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共35个案例。由于各国的法律制度不一,每个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和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也不同。故本书在编排体例上尽量兼顾不同法系之间的差别,采用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的体系进行编排。除了第一章概述之外,第二章至第六章按照《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中商业混同、淡化行为、误导公众行为、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的章节中所举例的行为来编排相应的案例,同时结合我国立法对《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中没有涉及的商业贿赂、不正当有奖销售、滥用优势地位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样将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案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本书案例编排体系完整、结构清晰,便于读者查找和研究。
作者简介
黄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法系主任。他主要从事经济示、竞争法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和国务院反垄断法立法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代表性专著有《国际竞争法研究》、《反垄断法经典案例解析》,代表性论文有《美国反托拉斯法在保险领域中的适用》、《中国反垄断法:一部注重整体协调的法律》、《论我国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然取向》、《中国在反垄断国际合作中的对策》、《论WTO救济制度与竞争法的关系》。他拥有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岑兆琦,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曾在广州海关从事监管、调查、人事、缉私等工作。1989年获得中山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之后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学位。曾发表《对新海关法中海关事务担保的理解和探讨》、《从WTO贸易便利化角度探讨我国海关事务担保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等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第二章 对他人企业或活动引起混同的行为
一、对他人商标引起混同
二、对他人商号引起混同
三、对他人商标或商号以外的商业标识引起混同
四、对他人产品外观引起混同
五、对他人产品或服务名称引起混同
六、对知名人物或著名虚拟角色引起混同
第三章 损害他人商誉或声誉行为
一、损害他人商标的商誉或声誉
二、损害他人商号的商誉或声誉
三、损害他人商标或商号以外的商业标识的商誉或声誉
四、损害他人产品外观的商誉或声誉
五、损害他人产品或服务名称的商誉或声誉
六、损害知名人物或著名虚拟角色的商誉或声誉
第四章 误导公众行为
一、以产品的制造方法误导公众
二、以产品或服务对特定目的适用性误导公众
三、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或其他特性误导公众
四、以产品或服务的来源地误导公众
五、以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或供给条件误导公众
六、以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其计算方式误导公众
第五章 诋毁他人企业或其活动的行为
一、诋毁他人产品的制造方法
二、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对特定目的的适用性
三、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或其他特性
四、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来源地
五、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或供给条件
六、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其计算方式
第六章 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违反合同方式侵犯商业秘密
二、违反保密义务方式侵犯商业秘密
第七章 商业贿赂行为
第八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第九章 滥用优势地位
附录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节选)
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
公平商业行为指令(节选)
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最新版)
后记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第二章 对他人企业或活动引起混同的行为
一、对他人商标引起混同
二、对他人商号引起混同
三、对他人商标或商号以外的商业标识引起混同
四、对他人产品外观引起混同
五、对他人产品或服务名称引起混同
六、对知名人物或著名虚拟角色引起混同
第三章 损害他人商誉或声誉行为
一、损害他人商标的商誉或声誉
二、损害他人商号的商誉或声誉
三、损害他人商标或商号以外的商业标识的商誉或声誉
四、损害他人产品外观的商誉或声誉
五、损害他人产品或服务名称的商誉或声誉
六、损害知名人物或著名虚拟角色的商誉或声誉
第四章 误导公众行为
一、以产品的制造方法误导公众
二、以产品或服务对特定目的适用性误导公众
三、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或其他特性误导公众
四、以产品或服务的来源地误导公众
五、以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或供给条件误导公众
六、以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其计算方式误导公众
第五章 诋毁他人企业或其活动的行为
一、诋毁他人产品的制造方法
二、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对特定目的的适用性
三、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或其他特性
四、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来源地
五、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或供给条件
六、诋毁他人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其计算方式
第六章 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违反合同方式侵犯商业秘密
二、违反保密义务方式侵犯商业秘密
第七章 商业贿赂行为
第八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第九章 滥用优势地位
附录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节选)
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
公平商业行为指令(节选)
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最新版)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