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藏传因明学通论
作者:祁顺来
出版社:青海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ISBN:9787542012234
定价:¥2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藏传因明,在全面继承法称因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藏族文化需求,改进并发展了印度因明,将因明学说完全融化于藏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因明理论体系。千百年来,藏族先辈孜孜不息,探求因明,论师辈出,论著无数,并世代相传,直至今天。当今世界,研习因明,其学者之众,论著之多,研究之精,莫过于藏传因明。 藏传因明,术语繁多,不少词语,噪自佛学。不懂佛学而习因明。理解更为困难。藏传因明术语的翻译,法尊法师为我们做出榜样。宁可直译,不可猜度。自因明经典《集量论》、《释量论》汉译本问世后,多数学者运用其术语。本书亦尊重法尊法师观点,并参阅杨化群先生译文,对所有术语进行核对,并以自己的理解作了修订。这只是在规范和统一因明术语方面的一次尝试,真正的规范和统一,还需诸多因明家共同努力去完成。
作者简介
祁顺来,藏族,青海省互助县人。1941年生,196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藏文系,从事民族教育工作40余年。曾与他人合编《藏 族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三册)、编著《藏传因明概论》一书、发表因明系列论文30余篇。现为青海民族学院藏学系教授、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首席导师、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第一编 因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印度因明
第一节 古因明
第二节 陈那的新因明思想
第三节 法称因明思想及传承
第二章 藏传因明
第一节 因明在藏区的继承与传播
第二节 因明在藏区的改进和发展
第二编 摄类学
第三章 《摄类学》概述
第四章 《摄类学》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小理路
第二节 因与果
第三节 中理路
第四节 大理路
第五章 《摄类学》的逻辑思想
第一节 概念间的关系和定义
第二节 判断
第三节 应成驳论式与承许规则
第三编 学认识论
第六章 识的性相与分类
第一节 识的性相与自证论
第二节 识的分类
第七章 识的二分法
第一节 量识与非量识
第二节 了识与不了识
第三节 错乱识与不错乱识
第四节 分别识与无分别识
第八章 识的其它分类法
第一节 识的三分法
第二节 识的七分法
第四编 因明推理论
第九章 为自比量
第一节 比量与正因
第二节 因三相与三段论
第三节 二支论式与三段论
第四节 二支论式与其它演绎法
第十章 正因的分类
第一节 果因
第二节 自性因
第三节 不可得因
第四节 正因从其它法门分类
第十一章 论式宗因喻的功能与过失
第十二章 似因
第一节 不成因
第二节 不定因
第三节 相违因
第五编 为他比量
第十三章 为他比量推论语
第一节 为他比量之性相
第二节 推论语的种类
第三节 推论语与三段论
第四节 推论语的形式结构与过失
第五节 辩论规则
第十四章 为他比量应成驳论式
第一节 应成式的性相与特点
第二节 应成式的反驳形式
第三节 应成式的种类
第四节 应成式辩论形式与规则
后记
第一章 印度因明
第一节 古因明
第二节 陈那的新因明思想
第三节 法称因明思想及传承
第二章 藏传因明
第一节 因明在藏区的继承与传播
第二节 因明在藏区的改进和发展
第二编 摄类学
第三章 《摄类学》概述
第四章 《摄类学》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小理路
第二节 因与果
第三节 中理路
第四节 大理路
第五章 《摄类学》的逻辑思想
第一节 概念间的关系和定义
第二节 判断
第三节 应成驳论式与承许规则
第三编 学认识论
第六章 识的性相与分类
第一节 识的性相与自证论
第二节 识的分类
第七章 识的二分法
第一节 量识与非量识
第二节 了识与不了识
第三节 错乱识与不错乱识
第四节 分别识与无分别识
第八章 识的其它分类法
第一节 识的三分法
第二节 识的七分法
第四编 因明推理论
第九章 为自比量
第一节 比量与正因
第二节 因三相与三段论
第三节 二支论式与三段论
第四节 二支论式与其它演绎法
第十章 正因的分类
第一节 果因
第二节 自性因
第三节 不可得因
第四节 正因从其它法门分类
第十一章 论式宗因喻的功能与过失
第十二章 似因
第一节 不成因
第二节 不定因
第三节 相违因
第五编 为他比量
第十三章 为他比量推论语
第一节 为他比量之性相
第二节 推论语的种类
第三节 推论语与三段论
第四节 推论语的形式结构与过失
第五节 辩论规则
第十四章 为他比量应成驳论式
第一节 应成式的性相与特点
第二节 应成式的反驳形式
第三节 应成式的种类
第四节 应成式辩论形式与规则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