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
作者:王建平 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4-01
ISBN:9787500076605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丛书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指导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课题的系列学术著作,是国内社会学界中间阶层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完整描述了中国中间阶层在经济、文化、教育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社会特征,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丛书作者直接面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对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中间阶层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访谈。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描述和论证了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本丛书重点探讨了中间阶层对中国社会现实与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了提供历史的参照,也收录了关于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中产阶级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作者简介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间阶层:概念的界定及其边界
1.界定标准:一元与多元
2.客观存在与主观建构
3.符号化概念:能指与所指
4.研究范畴:模糊的边界与易辨的人群
三、中间阶层研究:理论视角及其局限
1.社会结构变迁视角
2.社会分层视角
3.结构功能视角
4.社会身份与自我认同视角
5.生活方式视角
四、中国中间阶层及其研究对象的确定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第二章 阶层消费的社会学研究
一、消费及其现代演变
二、不同学科的研究与社会学的切人
1.经济学的局限与心理学的不足
2.消费的社会意义及其建构性: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三、阶层消费:特征及其差异
1.阶层消费的特征
2.阶层消费的差异及表现
四、有关中间阶层消费的理论及其演变
1.齐美尔的“时尚”消费论
2.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
3.理斯曼的“他人导向型”消费思想
4.波德利亚的消费社会与符号消费论
5.布迪厄的“品位区隔”论
五、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1.理论假设
2.阶层消费与社会区隔:一个分析中间阶层及其消费的理论框架
六、消费革命:中间阶层消费场域的变迁
第三章 五大城市中间阶层消费状况调查
一、调查及样本分布情况
二、五大城市中间阶层的规模及其构成比例
1.五大城市中间阶层分布情况
2.五大城市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
3.中层意识与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
三、城市中间阶层的消费:一致性与差异
1.中间阶层家庭的消费结构变化
2.中间阶层的消费选择取向
3.住房与轿车消费
4.消费信息来源
5.中间阶层的消费观念
6.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差异
7.人际交往消费
8.休闲消费的出现与差异
四、中间阶层的消费及其特征
1.生存必需性消费的“非必需化”与不断扩张
2.享受性消费的理性化:有限的选择与节制
3.发展性消费日趋多样化而且比例将不断增大,消费具有不断增多的投资成分
4.休闲消费:时间与精力的制约
5.个性化消费与阶层性趋同
6.超前、理性的消费观念
第四章 区隔:一种正在形成的生活
一、符号消费:消费偏好的意义建构
1.从物到符号:消费区隔的形成与作用
2.品牌消费:偏好与符号消费的起点
3.环境与服务消费:另一种符号消费
二、消费空间的区隔:社会空间的分化与再生产
三、社会关系的分与合:亲密关系的建构
四、消费观念的分化:由传统走向现代
1.对现代消费的理解
2.对超前消费的理解
3.变化与适应:节俭与奢侈观的发展
第五章 区隔逻辑与代际延续
一、“品位阶层”:名实之间
1.品位区隔:存在抑或假象
2.品位的分离:中间阶层内消费的歧异
二、进一步的区隔:中间阶层家庭子女的消费
1.子女的“代理消费”:摇篮里的“中间阶层”
2.教育投资:文化资本的传承与获得
3.消费反哺:消费革命的动力
4.“品位”初成:“新一代中间阶层的诞生”
三、中间阶层消费区隔的社会机制
1.阶层攀比与地位竞赛
2.自我定位、归属与认同的建构
3.狄德罗式的溢出效应
4.个性化消费与日常生活世界的拓展
第六章 对有关中间阶层消费理论的回应
一、中产阶级的消费镜像与浪漫伦理
1.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上的享乐主义者
2.地位追求者:社会阶层区隔逻辑的实践者
3.“品位文化”的跟从者与制造者
4.消费场中的表演者
二、前卫镜像下中间阶层的消费张力场
1.节俭与奢侈
2.激情与理性
3.主动与被动或自由与限制
4.雅与俗
5.个性化与阶层化
三、现实理性:中间阶层消费区隔的社会逻辑
四、阶层品位:中间阶层消费文化的神话
第七章 消费与中间阶层的未来
一、地位诉求:中间阶层消费的两难处境
二、消费生存:走进风险世界
三、消费分层:是否可能与何以可能
1.社会分层的分歧与演化
2.从阶级、地位到品位:消费分层的意义与局限
四、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现状及其未来
1.转型时期中国中间阶层社会特征及其表现的两面性
2.中国中间阶层未来的发展展望
3.新中间阶层的内在焦虑:大众抑或精英
4.在历史脉变与文化比较中把握中间阶层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外文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间阶层:概念的界定及其边界
1.界定标准:一元与多元
2.客观存在与主观建构
3.符号化概念:能指与所指
4.研究范畴:模糊的边界与易辨的人群
三、中间阶层研究:理论视角及其局限
1.社会结构变迁视角
2.社会分层视角
3.结构功能视角
4.社会身份与自我认同视角
5.生活方式视角
四、中国中间阶层及其研究对象的确定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第二章 阶层消费的社会学研究
一、消费及其现代演变
二、不同学科的研究与社会学的切人
1.经济学的局限与心理学的不足
2.消费的社会意义及其建构性: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三、阶层消费:特征及其差异
1.阶层消费的特征
2.阶层消费的差异及表现
四、有关中间阶层消费的理论及其演变
1.齐美尔的“时尚”消费论
2.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
3.理斯曼的“他人导向型”消费思想
4.波德利亚的消费社会与符号消费论
5.布迪厄的“品位区隔”论
五、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1.理论假设
2.阶层消费与社会区隔:一个分析中间阶层及其消费的理论框架
六、消费革命:中间阶层消费场域的变迁
第三章 五大城市中间阶层消费状况调查
一、调查及样本分布情况
二、五大城市中间阶层的规模及其构成比例
1.五大城市中间阶层分布情况
2.五大城市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
3.中层意识与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
三、城市中间阶层的消费:一致性与差异
1.中间阶层家庭的消费结构变化
2.中间阶层的消费选择取向
3.住房与轿车消费
4.消费信息来源
5.中间阶层的消费观念
6.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差异
7.人际交往消费
8.休闲消费的出现与差异
四、中间阶层的消费及其特征
1.生存必需性消费的“非必需化”与不断扩张
2.享受性消费的理性化:有限的选择与节制
3.发展性消费日趋多样化而且比例将不断增大,消费具有不断增多的投资成分
4.休闲消费:时间与精力的制约
5.个性化消费与阶层性趋同
6.超前、理性的消费观念
第四章 区隔:一种正在形成的生活
一、符号消费:消费偏好的意义建构
1.从物到符号:消费区隔的形成与作用
2.品牌消费:偏好与符号消费的起点
3.环境与服务消费:另一种符号消费
二、消费空间的区隔:社会空间的分化与再生产
三、社会关系的分与合:亲密关系的建构
四、消费观念的分化:由传统走向现代
1.对现代消费的理解
2.对超前消费的理解
3.变化与适应:节俭与奢侈观的发展
第五章 区隔逻辑与代际延续
一、“品位阶层”:名实之间
1.品位区隔:存在抑或假象
2.品位的分离:中间阶层内消费的歧异
二、进一步的区隔:中间阶层家庭子女的消费
1.子女的“代理消费”:摇篮里的“中间阶层”
2.教育投资:文化资本的传承与获得
3.消费反哺:消费革命的动力
4.“品位”初成:“新一代中间阶层的诞生”
三、中间阶层消费区隔的社会机制
1.阶层攀比与地位竞赛
2.自我定位、归属与认同的建构
3.狄德罗式的溢出效应
4.个性化消费与日常生活世界的拓展
第六章 对有关中间阶层消费理论的回应
一、中产阶级的消费镜像与浪漫伦理
1.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上的享乐主义者
2.地位追求者:社会阶层区隔逻辑的实践者
3.“品位文化”的跟从者与制造者
4.消费场中的表演者
二、前卫镜像下中间阶层的消费张力场
1.节俭与奢侈
2.激情与理性
3.主动与被动或自由与限制
4.雅与俗
5.个性化与阶层化
三、现实理性:中间阶层消费区隔的社会逻辑
四、阶层品位:中间阶层消费文化的神话
第七章 消费与中间阶层的未来
一、地位诉求:中间阶层消费的两难处境
二、消费生存:走进风险世界
三、消费分层:是否可能与何以可能
1.社会分层的分歧与演化
2.从阶级、地位到品位:消费分层的意义与局限
四、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现状及其未来
1.转型时期中国中间阶层社会特征及其表现的两面性
2.中国中间阶层未来的发展展望
3.新中间阶层的内在焦虑:大众抑或精英
4.在历史脉变与文化比较中把握中间阶层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外文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