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作者:李世东 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ISBN:9787802092945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建设史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是我国六大重点林业的生态工程之一,也是世界十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一。作为一项大型生态工程,其技术操作十分复杂,需要系统的科技体系来指导,特别是优化模式体系等关键科技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中国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以退耕还林工程的整个工程区25个省(区、市)1897个县(市、区、旗)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动力学等多种先进理论和技术,采取试验站点观测与广泛调研集成等5个结合的技术路线,横跨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3大领域,共获取原始数据10万多个,对退耕还林的优化模式、典型模式、区域模式、区域优化模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中国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是以李世东博士自己的博士论文《退耕还林类型区划与优化模式研究》为基础撰写而成的,主要包括: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退耕还林典型模式研究、退耕还林区域模式研究、退耕还林区域优化模式研究、退耕还林模式研究进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展、研究地区概况等内容。
作者简介
李世东,男,1966年3月生于河南省鹿邑县。中南林学院硕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先后从事生态旅游、森林培育、退耕还林、林业战略、生态工程和生态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现任国家林业局办公厅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理事,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先后主持、参加完成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的1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退耕还林研究》、《中国竹林培育》、《中国绿色能源》、《新世纪最有开发价值的树种》等10多部。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林业科学》、《干旱区地理》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组织筹备了多次全国性会议,多次参加国际、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讲。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1999年入编团中央《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大典》,2000年入编人事部《中国专家大辞典》,2005年获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目录
1 概论
1.1 引言
1.2 退耕还林模式研究进展
1.2.1 退耕还林技术模式研究
1.2.2 林带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1.2. 3 林草之间的生态关系及防护效果研究
1.2.4 树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及混交林研究
1.2.5 退耕还林模式研究的关键问题及目前研究重点
1. 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展
1.3.1 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背景
1.3. 2 退耕还林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1.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步成效
1.3.4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主要做法
1.3.5 退耕还林主要技术经济政策
1.3.6 退耕还林发展阶段
1. 3.7 国外退耕还林建设进展
1.3.8 中外退耕还林特点比较
1.4 研究地区概况
1.4.1 工程区域范围
1.4.2 自然条件特征
1.4.3 社会经济状况
1.4.4 需退耕地状况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测定的试验指标
1.5.3 数据测定方法
1.5.4 数据分析方法
2 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1 引言
2.2 长江上游试验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2.1 试验区概况及立地类型划分
2.2.2 系统结构分析
2.2.3 建立仿真模型
2.2.4 优化模式筛选
2.2.5 模式技术研究
2.2.6 模式机理分析
2.3 黄河中游试验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3.1 试验区概况及立地类型划分
2.3.2 系统结构分析
2.3.3 建立仿真模型
2.3.4 优化模式筛选
2.3.5 模式技术研究
2.3.6 模式机理分析
2.4 三北风沙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4.1 试验区概况及立地类型划分
2.4.2 系统结构分析
2. 4.3 建立仿真模型
2.4. 4 优化模式筛选
2.4.5 模式技术研究
2.4.6 模式机理分析
3 退耕还林典型模式研究
3.1 引言
3.2 干热干旱河谷区退耕还林典型模式
3.2.1 典型模式1-相思等生态林草混交模式
3.2.2 典型模式2-印楝生态经济型模式
3.2.3 典型模式3-车桑子等雨季混交造林模式
3.2.4 典型模式4-枇杷牧草混交模式
3.2.5 典型模式5-花椒生态经济型模式
3.2.6 典型模式6-桉树高效利用开发模式
3.3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典型模式
3.3.1 典型模式7-油松刺槐针阔混交林模式
3.3.2 典型模式8-刺槐沙棘阔叶混交林模式
3.3.3 典型模式9-枣树等干果生态经济林模式
3.3.4 典型模式10-山杏山桃等与牧草混交生态经济林模式
3.3.5 典型模式11-柠条沙棘刺槐混交灌木饲料林模式
3.3.6 典型模式12-退耕还林—沟多带兴林兴果模式
3.4 内蒙古高原风沙区退耕还林典型模式
3.4.1 典型模式13-沙地樟子松杨树针阔混交模式
3.4.2 典型模式14-杨树紫花苜蓿林草复合模式
3.4. 3 典型模式15-柠条沙打旺麻黄混交灌草灌药复合模式
3.4.4 典型模式16-乔灌草复合模式
3.4.5 典型模式17-草田林网模式
3.4.6 典型模式18-沙地生态经济型果园模式
4 退耕还林区域模式研究
4.1 引言
4.2 (A)黄河下游及华北东北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2.1 (A-1)东北山地沙地区退耕还林模式
4.2.2 (A-2)京津周围沙地平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3 (B)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3.1 (B-1)川渝鄂湘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模式
4.3.2 (B-2)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模式
4.3.3 (B-3)云贵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3.4 (B-4)琼桂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模式
4.4 (C)长江上游及西南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4.1 (C.1)西南高山峡谷区退耕还林模式
4.4.2 (C.2)青藏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5 (D)黄河中上游及西北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5.1 (D-1)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5.2 (D-2)新疆干旱荒漠区退耕还林模式
4.5. 3 (D-3)黄河源头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5.4 (D-4)甘蒙高原沙漠区退耕还林模式
5 退耕还林区域优化模式研究
5.1 引言
5.2 黄河下游及华北东北大区
5.2.1 东北山地沙地区-红松落叶松混交模式
5.2.2 京津周围沙地平原区-一坡三带围山转模式
5.3 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大区
5.3.1 川渝鄂湘山地丘陵区-竹草间作模式
5.3.2 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针阔混交材药两用林模式
5.3.3 云贵高原区-半石山地造封结合模式
5.3.4 琼桂山地丘陵区-任豆吊丝竹混交模式
5.4 长江上游及西南大区
5.4.1 青藏高原区-雅鲁藏布江沿岸造林治沙护路模式
5.5 黄河中上游及西北大区
5.5.1 新疆干旱荒漠区-梭梭柽柳大芸等乔灌草混交模式
5.5.2 黄河源头高原区-窄林带宽草带治理模式
6 结论与讨论
6.1 建立了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SD法及三大关键区域优化模式
6.2 建立了退耕还林典型模式体系
6. 3 建立了退耕还林分区模式体系
6.4 探索了退耕还林区域优化模式
6.5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1.1 引言
1.2 退耕还林模式研究进展
1.2.1 退耕还林技术模式研究
1.2.2 林带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1.2. 3 林草之间的生态关系及防护效果研究
1.2.4 树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及混交林研究
1.2.5 退耕还林模式研究的关键问题及目前研究重点
1. 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展
1.3.1 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背景
1.3. 2 退耕还林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1.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步成效
1.3.4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主要做法
1.3.5 退耕还林主要技术经济政策
1.3.6 退耕还林发展阶段
1. 3.7 国外退耕还林建设进展
1.3.8 中外退耕还林特点比较
1.4 研究地区概况
1.4.1 工程区域范围
1.4.2 自然条件特征
1.4.3 社会经济状况
1.4.4 需退耕地状况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测定的试验指标
1.5.3 数据测定方法
1.5.4 数据分析方法
2 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1 引言
2.2 长江上游试验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2.1 试验区概况及立地类型划分
2.2.2 系统结构分析
2.2.3 建立仿真模型
2.2.4 优化模式筛选
2.2.5 模式技术研究
2.2.6 模式机理分析
2.3 黄河中游试验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3.1 试验区概况及立地类型划分
2.3.2 系统结构分析
2.3.3 建立仿真模型
2.3.4 优化模式筛选
2.3.5 模式技术研究
2.3.6 模式机理分析
2.4 三北风沙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2.4.1 试验区概况及立地类型划分
2.4.2 系统结构分析
2. 4.3 建立仿真模型
2.4. 4 优化模式筛选
2.4.5 模式技术研究
2.4.6 模式机理分析
3 退耕还林典型模式研究
3.1 引言
3.2 干热干旱河谷区退耕还林典型模式
3.2.1 典型模式1-相思等生态林草混交模式
3.2.2 典型模式2-印楝生态经济型模式
3.2.3 典型模式3-车桑子等雨季混交造林模式
3.2.4 典型模式4-枇杷牧草混交模式
3.2.5 典型模式5-花椒生态经济型模式
3.2.6 典型模式6-桉树高效利用开发模式
3.3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典型模式
3.3.1 典型模式7-油松刺槐针阔混交林模式
3.3.2 典型模式8-刺槐沙棘阔叶混交林模式
3.3.3 典型模式9-枣树等干果生态经济林模式
3.3.4 典型模式10-山杏山桃等与牧草混交生态经济林模式
3.3.5 典型模式11-柠条沙棘刺槐混交灌木饲料林模式
3.3.6 典型模式12-退耕还林—沟多带兴林兴果模式
3.4 内蒙古高原风沙区退耕还林典型模式
3.4.1 典型模式13-沙地樟子松杨树针阔混交模式
3.4.2 典型模式14-杨树紫花苜蓿林草复合模式
3.4. 3 典型模式15-柠条沙打旺麻黄混交灌草灌药复合模式
3.4.4 典型模式16-乔灌草复合模式
3.4.5 典型模式17-草田林网模式
3.4.6 典型模式18-沙地生态经济型果园模式
4 退耕还林区域模式研究
4.1 引言
4.2 (A)黄河下游及华北东北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2.1 (A-1)东北山地沙地区退耕还林模式
4.2.2 (A-2)京津周围沙地平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3 (B)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3.1 (B-1)川渝鄂湘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模式
4.3.2 (B-2)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模式
4.3.3 (B-3)云贵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3.4 (B-4)琼桂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模式
4.4 (C)长江上游及西南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4.1 (C.1)西南高山峡谷区退耕还林模式
4.4.2 (C.2)青藏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5 (D)黄河中上游及西北大区退耕还林模式
4.5.1 (D-1)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5.2 (D-2)新疆干旱荒漠区退耕还林模式
4.5. 3 (D-3)黄河源头高原区退耕还林模式
4.5.4 (D-4)甘蒙高原沙漠区退耕还林模式
5 退耕还林区域优化模式研究
5.1 引言
5.2 黄河下游及华北东北大区
5.2.1 东北山地沙地区-红松落叶松混交模式
5.2.2 京津周围沙地平原区-一坡三带围山转模式
5.3 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大区
5.3.1 川渝鄂湘山地丘陵区-竹草间作模式
5.3.2 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针阔混交材药两用林模式
5.3.3 云贵高原区-半石山地造封结合模式
5.3.4 琼桂山地丘陵区-任豆吊丝竹混交模式
5.4 长江上游及西南大区
5.4.1 青藏高原区-雅鲁藏布江沿岸造林治沙护路模式
5.5 黄河中上游及西北大区
5.5.1 新疆干旱荒漠区-梭梭柽柳大芸等乔灌草混交模式
5.5.2 黄河源头高原区-窄林带宽草带治理模式
6 结论与讨论
6.1 建立了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SD法及三大关键区域优化模式
6.2 建立了退耕还林典型模式体系
6. 3 建立了退耕还林分区模式体系
6.4 探索了退耕还林区域优化模式
6.5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