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相伴凤凰红林进结散文集《相伴凤凰红》记录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也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它有思考,有感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凝聚。 作者的情感抒发,决不是基于呻吟。作品中饱含诗性,饱含真诚,饱含热烈,饱含追求。故乡、亲人是挥之不去的要素,是作者最为冲动的写作基因;那些历史的印记,那些熟悉的身影,那些令人向往的山水,都在这里面成了一个个意涵丰富的符号。作者认为人生不苟且,有伤疤也无需刻意揭开,无论生活如何,依然要歌唱,那些属于自己的音符会永远相伴相随。
-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范晔(398-445),字蔚宗,祖籍顺阳郡顺阳县(今河南淅川县)。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前22年是在东晋度过的,后26年是在刘宋王朝中走过来的,这影响到他的人生命运和史学际遇。范晔出身门阀世族,承袭家学,学识过人,所以自视甚高,喜欢臧否人物,指点天下。他的优缺点都与此有关。其为人简直率性,恃才傲物,拓落不羁,从不阿谀奉承,服低做小。这样的品行,对其治学撰史上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一方面自负,一方面自得。正是因他不拘小节,导致他交友不慎,深深地陷入当时政治鬬争的漩涡之中而无法挣脱。元嘉二十二年(445)以“谋逆”之罪被杀,人生以悲剧结束。
-
时光不语白夜,王怀东本书是一本散文读本,收录了《同步悦读》读书平台五年来推出的全国各省市81名作者的原创散文精品,多数作者是中作协协会员、省市作协会员。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均是小切口,大情怀;精炼,上乘,具有着一定的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人性的温度、精神的亮度、时代的美度,可读性强,极具正能量。 本书共分“光影”“钩沉”“远方”三个章节,其中“光影”篇章以叙事类散文为主,念乡、思乡、恋乡和追忆岁月中那些难忘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土的深深的眷恋与感念;“钩沉”篇章以写人类散文为主,追忆和怀念人生里程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浓浓的情感与思念;“远方”篇章以写景写物类散文为主,主要是 一些富有哲思、情感和情怀的小品文,以小见大,写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地热土的情感和对远方的期盼。所有的作品妙趣横生,质朴无华,清新明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文学性。
-
我是陈桂花陈曼冬《我是陈桂花》是一本散文集。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散文、评论作品数十篇,分为四辑。第一部分《桂花》,介绍了作者与桂花的结缘,作者从小就特别偏爱桂花,喜欢桂花高洁的情操;第二部分《陈桂花》,延续了上一个章节的主题,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时光,在孩童时期,小伙伴给作者取名陈桂花,描写了作者对儿时友人的珍爱、对故乡的追忆,回忆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乡村田园生活;第三部分《桂花陈》,主要写的是作者对亲人的怀念,有父母的孺慕之情、子女的呵护之情、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等;第四部分《我是陈桂花》,作者选取了近年来读过的一些书,表达了评论和作者的感悟,再次强调了自己是陈桂花的主题思想。
-
近代陕籍政治人物思想追求研究张华腾《近代陕籍政治人物思想追求研究》选择的陕西政治精英典型,是陕西近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精英代表,他们不仅带领某一历史时期陕西社会的发展,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有重大影响,影响到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研究不是研究他们的一生,而是重点研究他们一生中在某一时期非常光彩的地方。如重点研究刘古愚在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与行动,于右任在辛亥革命前后宣传的反清思想及其行动。对其一生的概况,则以开篇小传的形式说明。重大事件方面则主要选择西安新军起义、西安事变、西北红军的创建与西北苏区的开辟等。当然,政治精英的重大行为即重大事件,近代陕西的重大事件是政治精英创造的并产生重大影响。
-
补窗集张策本书是著名公安作家张策在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小说的同时抒写的散文结集。全书共分视野篇、警界篇、笔墨篇、影像篇、趣谈篇、评说篇、背影篇七个篇章。文章围绕着文化,特别是公安文化这个话题,既有学习的收获体会,也有对事物的观感;既记录了对公安生活的深层思考,也记录了曾深深触动或感动过自己的人和事,以个人的视角,对公安文学未来的发展、对公安文化建设事业进行研究探讨并建言。读后引人思考,对研究公安文学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
包君成阅读课包君成本书分10个篇章,精选鲁迅、丰子恺、朱自清、梁实秋、林海音、冰心、季羡林、余秋雨、毕淑敏、张晓风等文坛巨匠的50余篇散文,从不同方面引导青少年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鉴赏散文行文之美。作家们抒写了父母亲恩、世间真情、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对爱的理解和感恩。文字唯美、感人、暖心,体现了中国散文百年的发展脉络和水平,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精神财富。这是一本可以从小读到大、常读常新的散文佳作,也是值得万千家庭收藏、永不过时的文学经典。
-
乡村底色白庆国述乡间事物和人情物理的诗情之作。对土墙、卖场、牛车、树木、蒲墩等等乡间寻常事物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描绘。作者将其献给热爱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人们,献给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们。通过对真实物象人情的描述,再现农民生活的美好。还原那些自然生活之中的美好记忆。文字微温,语言朴素。让每一个读到这些文字的人,感动于纯洁心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作者在真切的生命体验中,自由地使用语言,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话语才智凝结为丰富的文本。
-
观察者的幻象耿占春审美是人生中重要的精神活动,也是“有教养的人生”的重要标志。《观察者的幻象》撇开了对于美学、美、美感、艺术等抽象的美学范畴的考察和梳理,而是基于丰厚的生活现象和文化现象,从审美的感觉出发,探讨了审美与人生相关的重大问题。耿占春认为,看、听、嗅、触摸,是我们拥有和亲历事物的方式,也是人享乐和受苦的方式;正是审美的感官使得“生活的含义被还原为对瞬间状态的事物的把握,以及与漂浮不定的声音、光影与形式的变换相对应的内心生命”。基于此点,他用感性的笔触,在诗与思的水乳交融中,描绘了眼睛、耳朵、手所能体会到的诸多细微感受,真切而实在地探讨了在这个感官享乐主义的时代如何升华自己的感官、避免感官的滥用和低俗化使用等问题。总之,这是一位“注重精神修持”的诗人与哲人献给普罗大众的教养之书,它表达了一种精神向往:与物亲和,与自然对话,与宇宙同为一体;表达了一种反审和责问:现代社会还能提供给人什么样的可看、可听和可触摸之物;并表达了精神漫游者的祈愿:放弃我们的愚钝,化解我们的冷漠,唤醒我们的麻木,回归诗意的存在。
-
梦绕瓯江方韶毅晚近以来,温州紧紧跟随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步伐前行,得风气之先,出现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不乏领军人物和研究集群,前者如郑振铎、夏鼐、夏承焘、王季思、董每戡、缪天瑞等,后者如苏步青、谷超豪等数学家群体。还有瑞安孙家、黄家,平阳王家,鹿城马家等代有英才出的家族。他们走出温州,在各自的领域披荆斩棘。他们离乡不忘本,以种种方式反哺家乡,带动了温州各项事业的发展。本书编选的就是这些现当代温籍名家怀念家乡人和事的作品,这些文章或作于战争时期,或写于和平年代;或记录民风民俗,或回忆师长亲友;或纪实或抒情或议论,或散文或书信或日记;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切,流露的是深深的游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