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河上一周[美] 亨利·戴维·梭罗1839年夏天,梭罗和哥哥驾着自制的小船在河上泛舟两周。1842年,哥哥病逝,为悼念亡兄,梭罗写下《河上一周》。在这本书里,梭罗将两周旅程缩为一周,一天一个章节,描写他观察到的花鸟虫鱼、高山河流,以及对于宗教、诗歌和历史等话题的思考。在大自然中,梭罗试图摆脱凡俗的纷扰,超越时间的界限,寻觅内心的安宁。
-
从鸟鸣声中醒来[爱尔兰]马克·博伊尔没有自来水,没有汽车,没有网络,没有电与电器——电话、洗衣机、收音机和灯泡,只有一座木屋,坐落于一小片农田,云杉在侧。马克·博伊尔以坦诚而抒情的笔触,讲述了抛开现代技术的独特生活,探索着那些来之不易的乐趣:徒手盖房子,学会生火,从泉水中取水,觅食和捕鱼。他所找寻的是一种本原的生活,由太阳与四季的韵律引领,生与死在鲜血、木头、泥土、水与火的原始图景上起舞——我们通常就是这样生活在大地上。在人类与机器的边界日益模糊的时代,重新审视这样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更了解人之为人的意义。
-
我就要自由佐野洋子 著佐野洋子的全新作品集,在这本书中,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她生前从未公开发表过的。 在佐野洋子去世10年后,她未发表的作品陆续被家人发现,内容除了她最为擅长的儿童故事、儿童戏剧和生活随笔外,还有一份关于自己的纯手绘的“服装变迁史”和记忆相册,有她创作的剧本,以及她与诗人谷川俊太郎的爱情婚姻生活故事。 幽默、自在、随性的日本宝藏奶奶,谷川俊太郎深爱过的妻子,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发现不为人知的佐野洋子。
-
洋食小川小川糸 著能够平静安稳地度过每一天,这种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请记住这份难能可贵的幸福。小川糸以 50 余篇随笔串联起寻常而细腻的生活片刻。 人生多少有些重担要背负,有的无法轻易向人诉说,有的令自己懊悔,有的让自己愧疚。活下去,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时候都没法如愿以偿。 整整一天,不去刻意做任何特别之事,仅仅因为美食、歌声、舞蹈、沉默,还有谈笑,内心就能被填充得满满当当,无比幸福。日子亦是顺着这些微小的幸福,慢慢经营出来的。 卸下肩上的重担,去目睹原先一味逞强的自己没法看见的风景。 一如既往地过日子,才是对残酷世界最为有力的抵抗。
-
托尔金传[英] 汉弗莱·卡彭特 著 牧冬 译, 戴故秋 校不读卡彭特,不识托尔金。J.R.R.托尔金,现代奇幻之父,《霍比特人》《魔戒》的孕育者,中洲世界的缔造者。托尔金幼年失去双亲、寄人篱下;少年与初恋被迫分离又重聚;青年在“一战”战场经历九死一生,失去人生知己……战后,他把所有对母亲、对妻子、对失落的家园、对挚友未竟理想的爱与激情,都倾注在对中洲世界的想象与描绘里。汉弗莱·卡彭特采用朴素的线性叙事,让托尔金日复一日的“静”,成为栩栩如生的“动”。他是唯一见过、采访过托尔金本人的传记作者;他能不受限制地查阅托尔金家族文献;他与多位托尔金亲友交谈;他对托尔金满怀爱意,又保持着批判性距离。
-
我父母的灵魂在雨中升腾帕特里西奥·普隆 著《我父母的灵魂在雨中升腾》是拉美新生代作家帕特里西奥·普隆的代表作品,通过对回忆与真相的书写,找回直面恐惧的勇气。普隆被英国《格兰塔》杂志评选22位杰出西班牙语新生代作家之一,是阿根廷文学新一代领军人物,评价称其有博尔赫斯式文风。
-
米沃什词典[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1940年6月,切斯瓦夫·米沃什穿过苏德四道防线,从维尔诺长途跋涉到纳粹占领下的华沙。半个多世纪流亡生涯之后,他才重返故乡维尔诺,一座“从童话中长出来的城市”。与自己的过去重逢,他回到了一种间接的自我表达方式,开始为各种历史人物事件登记造册,而不是谈论他自己。《米沃什词典》就是这样一件替代品:它替代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篇论文、一部回忆录。米沃什的一生见证了二十世纪的诸多恐怖事件:“二战”、纳粹大屠杀、白色恐怖……地狱曾像吸墨纸上的墨水一样蔓延到世界各地。仿佛命定般,米沃什活到了他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最后。在强权与意识形态困境中挣扎的同时代人,几乎都已落入历史的掌心,遗忘之水盖过了他们的磨难和死亡,而导致那一场场浩劫的狂热、仇外和恐惧的幽灵仍在四处游走。在这部总结之书中,作为诗人和思想家的米沃什将这一切浓缩为一个个具有高度智性和深沉情感的词条。他以文学这一永恒的仪式,召唤逝者的片刻显形,在当下的愿景与历史之间架起一座桥。
-
如我如鲸多琳·坎宁安 著陷入孤立与贫困的多琳,带着襁褓中的儿子寄居于妇女收容所,贫困、失业、孤立,一连串的失败让她决定开启一段非同寻常的冒险,寻找人生的方向:一路北上,从墨西哥的潟湖到北极的冰川,她带着儿子跟随哺育幼崽、躲避虎鲸攻击的灰鲸母亲完成了大迁徙。一路上,多琳寻回了直面生活变化的勇气与韧性,克服了自我责难,包容了自己的胆怯与犹疑,重获新生。她与一往无前的鲸鱼相伴,重拾对自由、爱与联结的信心。行至终点,多琳与久违的自我重逢,六年前的爱与回忆也如潮水般涌来……
-
在时间荒原上[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波兰的维尔诺,一座将巴洛克建筑移植到北方森林的奇异之城,曾是多元文化、语言与信仰交汇的十字路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光。之后数十年间,这座城市历经战火与巨变,昨日世界的一切似乎都被历史的残忍行径所否定了。在这部跨越三十年的自选集中,米沃什从维尔诺的“街道词典”开始,勾勒出一部非正式的自传。作者游走于文学、神学和哲学的边界,记录他对属于东中欧、俄罗斯,乃至西方世界共同遗产的诸多作家的解读;分享关于诗歌、时间、现实、罪恶、幸福等命题的思考;并以动人的笔触追忆故人往事——生于同一时代的人们建立起牢固的纽带,就像大海漩涡中浮现的岛屿,是20世纪宏大命运的一份证词。可以将本书作为一部漫游指南,通向与我们的历史经验更为接近的“另一个欧洲”所塑造的文学意识:它对于历史特性有着敏锐的感知,警惕任何禁锢心灵的力量,并试图毫不妥协地说出复杂的真相,为文明走出徒劳的循环往复寻找一剂解药。
-
至此一年(美)埃里克·拉森 著纳粹的轰炸机随时会来。每一个皎洁的月夜,伦敦人都祈祷自己能活下来。1940年,英国前途未卜,丘吉尔在至暗时刻开启了他的首相生涯。尽管纳粹步步紧逼,民众依然捍卫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以此与丘吉尔内阁并肩作战。他们在灯火管制的夜晚谈情说爱,戴着防毒面具去听音乐会,在一片废墟的校园里完成学位授予仪式,在敌机呼啸中享受一杯杯热茶。丘吉尔一家也不例外。在处理政务之余,他们也在为儿子破裂的婚姻头疼,为懵懵懂懂便答应了别人求婚的女儿担忧,也为在家庭裂痕中降生的小孙子送上祝福。生活从未停下,人们在守望与坚持中等来了出人意料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