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书琐记张洪波《书琐记》是作者的一部随笔集。书中收录的文字散见于《解放军文艺》《作家》《当代人》《文学港》《海燕》《鸭绿江》等多家刊物。同时,本书还记录了张洪波与签赠作品的朋友、师长们之间轻松的、坦荡的、投缘的、真诚的交往,如记载了电影《天下无贼》的小说原作者赵本夫、《小兵张嘎》作者、老作家徐光耀、著名诗人郭小川、著名七月诗人牛汉以及著名诗人李瑛等诸多名家和朋友赠书的经过以及著作介绍,具有文学性和史料性。
-
九三年[法]维克多·雨果 著,郑克鲁 译《九三年》是雨果的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其酝酿十余年的成熟之作。小说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小说生动地展示了1793年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和派与保王派两种政治力量的殊死之争。小说后,死里逃生的朗特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特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完美表达。
-
大地上的血粮李恒昌这是一部深度研究莫言创作及其作品的专著。作品坚持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原则,坚持从作品本身出发,坚持“有血有肉”的评判,借鉴接受学研究的方法,深入莫言深沉博大的文学世界,对其公开出版的几乎全部著作进行深入解读和系统评价,对其创作理念和创作艺术进行研判分析,发现和挖掘其重要认知价值、启世价值和审美价值,旨在启发读者的深度思考,带给读者新的审美体验和新的审美享受。
-
京都四月【日】渡边淳一作者以画家般精湛的笔触描写秀丽的大自然,以外科医师般犀利精准的笔锋深入剖析社会现象,以哲学家般的逻辑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这些评论和散文也是渡边淳一完整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找一个字代替字秉翔本书为“走读呈贡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散文集,由土生土长的呈贡作者字秉翔执笔。该书为作者近几年创作的几十篇散文集子,文字立足乡土,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隐含着社会的体温、自然的生灵、民族的血气、时代的足音、国家的意志以及乡土符号的追溯,旨在引领读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一草一木,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坚定信仰,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本书是呈贡作者写呈贡,具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地域特色,呈贡区委宣传部、呈贡区文联计划用三年时间,逐一推出重点作者作品集,为当地文艺百花园增添风采。
-
托妮·莫里森与新黑人(巴基斯坦)加里奥·阿赫塔尔著《托妮·莫里森与新黑人》是一本探讨托妮·莫里森如何在后黑人艺术、后黑人和后种族话语权的背景下探索新黑人概念,以及新黑人价值观多样性的学术专著。该书追溯了“黑人是新黑人”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将其与非裔美国黑人美学全面地联系起来——包括黑人艺术运动、黑人权力运动、“黑即是美”以及后黑人、后奥巴马等思想流派。通过诠释当代关于黑色肌肤的概念以及种族间的巨大流动性,作者加里奥·阿赫塔尔认为莫里森的新黑人概念以身份的流动性、交叉性为基本特征,超越了任何固定的黑人主体性定义或概念,新黑人概念的提出为性别、种族、种族流动性和身份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
走读汉江王若冰为了追寻隐匿在古老汉江浪花里的日渐沉静的历史秘密与文化精神,作者2014年先后两次从东西不同方向进入汉江, 不仅跑完了1577公里汉江全程和众多蜿蜒在秦岭巴山深处的汉江支流,还考察了西汉时期与汉江分流的279公里西汉水。作者坚持“行走式写作”的写作方向,怀着“为山河立传”的写作信念,对汉江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山川变迁、人文历史、民风民俗进行了全面考察,以成熟老辣的笔调创作了这部融历史、文化、现实为一炉,集诗意、情感、哲思为一体的长篇纪实散文。 本书选题新颖。本书以古老的汉江为写作对象,用散文的笔触和“行走式写作”的方式立体全面地展现汉江的自然、人文、历史、现实。汉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中华大地上古老的河流,其创造了古老而烂灿的文化,是南方少数民族部族的聚集地以及楚文化的核心区域,可以说汉江是中华多民族融合的金腰带。但长期以来,汉江一直被人们重视起来,这么一条重要的河流的写作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本书是为“汉江”立传,可以说填补了这方面写作的空白。 本书名为《走读汉江》,文如其名,可以说是作者亲临汉江,边走边认识汉江。作者不停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通过现实和历史的对照,给优美婉约的汉江增加了厚重的历史感。作者从追溯汉江的源头写起,一路顺流而下,勾勒出汉江的全貌,其又从自然风貌、历史考古、文化传说等多个角度,深度挖掘汉江所创造的自然奇迹和灿烂文化。其内容涉及地理、历史、考古、自然、人文、民俗等内容,可以让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汉江以及汉江两岸人们的生活风貌。
-
读《郑板桥集》随笔牟钟鉴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大多数人都知道郑板桥在诗文上的成就,鲜有人知其在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在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学情怀。本书是牟钟鉴先生关于郑板桥的随笔集,共有四十篇,在关注其艺术成就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其思想方面的成就,例如板桥的道家智慧和儒家情怀,板桥的治学理念及现实关怀。如果说板桥通过诗画托物以言志,那么这部随笔集则是借板桥以抒怀,表彰的是板桥健全而独立的人格。
-
何处楼台无月明阿明本书为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选编,分三辑。第一辑“隔江轻踏旧时光”,追寻人生过往,感怀历史遗迹,表达对岁月的感恩之情。第二辑“正是江南好风景”,描摹温馨亲情,记录人间真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三辑“何处楼台无月明”,阐发人生思考,抒发文化情怀,表达对精神家园的眷恋之情。
-
远声王明志本书主要选取作者的文章包括《今天》《居高声自远》《做追赶太阳的人》《艺术的加减法》《美哉,我少年中国》《摩擦的学问》《狼牙山随笔》《高考,人生的重要选择》《尊严的力量》《由国庆节想到的》《质疑的力量》《善养吾浩然之气》《浅谈性格》《老师,并没有走远》《浣花溪随笔》《游马致远故居》《身未动,心已远》《学风建设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