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面对历史的苍茫王充闾著在状写历史烟云时,以一种清新的美学追求和冷隽的历史眼光,渗透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王充闾游记散文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充满了辽远的历史感,仿似苍茫大地上的一声叹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文人做官久了写的东西也难免沾染上一些龌龊,动辄就要指点江山,时不时还来点政治教育,官不小的王充闾却难得无此痞气,不知是得益于读万卷书的文化底蕴,还是这个官本身就当得有些心不在焉?
-
往事重重费孝通著费孝通老先生本应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道里程碑——费氏学生时代即以一本《江村经济》名震中外,前辈学者吴文藻、潘光旦等莫不叹为奇才,以为其前途未可限量,于是刻意栽培,期为中国社会学继往开来,顶天立地的巨擎。然而,自1949年以后,费氏虽也有不少文字面世,其中或不乏佳作,但能与青年时代的那些煌煌巨著相比的作品,却是再也拿不出一部了。或许怀旧该从五十年前开始:已近百岁的费老细诉往事重重……
-
唐人绝句精华刘永济选释甲、缘起 我自一九五九年夏患风湿性关节炎后,不良于行,承大学党委关注,暂不开课。但我自考虑,虽一时行动艰难,然坐着作研究工作是无妨的,因念王士祯的《唐人万首绝句选》一书流行虽久,今日读之,尚有当改选之处,久思新选一书而无暇,何不趁此时为之。考王氏素以神韵之说为诗家倡。其说出于司空图、严羽两家,曾编《唐贤三昧集》以张其说〔1〕。虽人多宗仰,目为大家,而过求空灵,过矜修饰,以吞吐为风致,其流弊所至,遂有“肤廓”与“缥缈无着”之讥〔2〕。一时诗家如赵执信即援引其前冯班之说以斥其非,并专著《谈龙》一书,抨击甚力〔3〕。他如施闰章、沈德潜、蒋士铨、宋荦、袁枚、纪昀诸人,均有不满的批评。赵氏《谈龙录》既反对王氏称作诗当如“云中之龙,时露一鳞一爪”,复反对其诗中无人,“人人可用,处处可移”;又引《金史·文艺传》周昂的话反对“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皆中王氏要害〔4〕。至施闰章与王氏交谊很好,然施尝语王门人洪升曰:“尔师如华严楼阁,弹指即见。吾诗如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则亦不满其缥缈不着实之论也。蒋士铨《忠雅堂集》卷二十六有《论诗杂咏》三十首。其论王诗曰:“兰麝绕珠翠,美人在金屋。若使侍姬姜,未免修眉蹙。
-
王安石文选译刘学锴,余恕诚译注;刘学锴,余恕诚译注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身于中下层官僚家庭。二十岁以前曾跟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到过韶州、江宁(今江苏南京)、扬州、开封,以及今江西省境内许多地方。二十二岁考中进士,签书淮南府(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判官。此后,一直到四十岁入朝任三司度支判官,中间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内,做过鄞县知县、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通判、群牧判官、常州知州、江南东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提点刑狱等职。由于王安石自幼好学,阅历丰富,有自比稷、契的远大志向,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又注意社会调查,作了一些兴利除弊的尝试,对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种种社会弊害渐渐有了较深的认识,并酝酿了整治的方案,遂于嘉祐三年(1058),写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针对北宋王朝“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形势,大胆提出全面革新的主张。这次上书虽没有被仁宗采纳,但在社会上起了很大的影响。宋神宗即位不久,便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又接受王安石的建议,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施行,展开了有名的变法运动。这次变法运动,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但由于触犯了豪绅大地主和富商大贾的利益,遭到代表他们政治要求的保守派官僚的强烈反对。加之当时吏治腐败,新法在通过官僚机构和一些投机分子推行过程中,实际效果与他的主观设想差距甚大。王安石自己也于熙宁七年、九年两度被迫罢相。后一次退休达十年之久。神宗去世后,新法很快便被全部废止,王安石忧愤而死。这本小册子选了王安石各类文章中比较易懂而又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二十四篇,原文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五九年版《临川先生文集》为底本,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版《王文公文集》(龙舒本)进行了校勘。每篇除附有简要的说明和注释外,用现代汉语进行了翻译。因为所选文章除少数几篇外,其馀都不能考知作年,因此排列次序仍然依照《临川先生文集》,不再将编年与不编年的作品分开编排。
-
成功的两翼罗兰著此次海天出版社推出罗兰作品精品系列,依照台湾版原作分册编排,保持了作家本人对其作品集所认可的原貌。从这一精品系列,读者可见出作家的思想、艺术历程,可浸润在作家的心境和情境中;该系列增加了作家年谱等内容,采用精美印刷,使罗兰作品以新的面貌面市,以满足读者鉴赏、收藏和馈赠亲友的要求。
-
望子成龙陈晨,魏迎编\t\t\t\t
-
自己的园地周作人著本书是选择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品原集汇编而成。
-
历代花鸟鱼虫论选译蔡锋,张积著译本套书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不像《古文观止》那样单一,而是着眼于中国历代日常生活的古文佳作,涉及书信、奏章、养生养性、锻炼身体、品茶、养花、战表檄文、教育子女、家庭和睦等各个层面,将读者带进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许多新领域,自然大开眼界。阅读这些经过精心选择的古文珍品,可以让广大读者增长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学到社会交往、自我修养、成家立业、安排生活、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本领。在吸收古典文化方面,是一种可贵的创新。而且,编者并没有命令式的让你必须接受什么,也没有一定让你去批判什么,而是将一些佳作分类客观地汇集成册,加了前言、题解、注释和序言,让读者在品赏中去选择,在研究后去评判,可以说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倡导了一种和谐、民主、自由的积极思考精神。本套书好处如下:一是可以得到丰富的文学知识,在品味优美的文论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二是可以体认到某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了解古人生活追求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指导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三是可以学到一些做人的艺术,在研究古人在社会的航船上沉浮的经验中,增长做人的本领;四是能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古为镜,使我们的生活相对闪烁出更多的科学光芒;五是积累我们的历史知识,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历代花鸟鱼虫论选译》是“古文佳作类编丛书”系列之一的“历代花鸟鱼虫论选译”专册,具体包括了:《辨兰亭记》、《洛阳牡丹记(节选)》、《牡丹赋(并序)》、《金漳兰谱(节选)》、《课花十八法(节选)》、《游桃花溪记》、《惊弓之鸟》、《东坡鱼羹》等文章。
-
高雅的落俗刘洪波著本书是一本系列丛书。题目便引人入胜,如《“补牢”二法》、《一种“好缺点”》《“怕”从何来》等。本书内容与重不同,定别人不定的事,说别人不说的道理,甚至有些人会称之为歪道理。但这道理又使人无法辩别。本书里面内容充分体现了万物是多面性的理论,使读者的思绪突发奇想,开阔了读者的思绪。 (编辑:LX)
-
思想的芦苇朱铁志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