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乔叶自选集乔叶 著“制高点文库”之《乔叶自选集》是一部2023年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的散文集,分二辑。乔叶在书中回顾自己童年以及青年时代在家乡的生活、求学、工作轨迹;截取当下生活中富有意趣的瞬间;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品评喜爱的当代文学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乔叶的文字如水温情、如山深沉,饱蕴情感和思考,体现了茅奖得主的高水平。 乔叶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毋庸置疑,生活中有创作需要的一切。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当你真正地深入生活时,生活必然会回报你。这回报意味着你能得到来自写作本身的奖赏:生活会把它迷人的光芒和气息呈现在作品的质地中。
-
刘醒龙自选集刘醒龙 著“制高点文库”之《刘醒龙自选集》是一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刘醒龙的散文集。作品视野开阔、情感厚重、思想深刻,无论是讲述与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相关的历史典故,还是概括楚汉大地的地域品格,无论是书写属于乡村的过去,还是表达对现在所处城市的热爱,“贤良方正”的信条始终贯穿在文字中。本书收录作品均为刘醒龙本人精选,不仅展示了“双奖”作者作品的文学之美,同时展示了作品高尚的精神内核。 刘醒龙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一个人生命之根,是感恩的依据,也是文学情怀的根源。每个读书人都有永远摆脱不了的情结,于我而言这情结的名字就叫文学,无论文学是辉煌还是寂寞,也有它永远摆脱不了的情结,这个情结的名字就叫诗意。此时此刻无望无际,生命之上诗意漫天!
-
唐鲁孙全集唐鲁孙 著,理想国 出品鲁孙赋性开朗,虚衷服善,平生足迹遍海内,交游极广,且经历过多种事业;以他的博闻强记、善体物情,晚年追叙其一生多彩多姿的阅历及生活趣味,言人所未曾言,道人所不能道,十年之间,成就非凡。(高阳)他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地写出来,正好填补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某些饮食资料的真空,成为研究这个时期饮食流变的第一手资料。(逯耀东)然而,我更喜欢他美食之外的闲笔,讲人生阅历,讲世事沧桑,讲故土乡愁……静水深流,天光云影,是另一番开阔和苍凉。(陈晓卿)他用他一生的际遇,写出了人生中种种的回不去,却成就了一席民国盛宴,一部有滋味的民国史。(王家卫) 1973年至1985年间,在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等报刊杂志的邀请之下,唐鲁孙笔耕逾百万字,按发表顺序先后结集为十二册,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理想国于2004年推出简体版“唐鲁孙作品集”,并于2013年、2017年两次再版。本次新版为第四版,主要调整如下: 一、增补旧版遗漏文章,按照主题梳理全部篇目,辑为《天下味》与《南北看》两部。《天下味》以谈吃为主,分为“吃在北平”“吃在南北”“吃在台湾”“海外余香”“私家食谱”“烟酒茶糖”六辑,共四册;《南北看》以风俗掌故为主,兼忆故人旧地,分为“少年好弄”“市井风俗”“岁时风物”“掌故逸闻”“曲艺影视”“怀往忆旧”六辑,共五册。 二、收录唐光熹(唐鲁孙次子)所作家族回忆录《粉子胡同老志家》部分章节、唐鲁孙亲撰《祖先生平事略》与《家族世系表》、早年珍贵影像、数篇其他副刊作者呼应文章,以呈现唐鲁孙的身世、经历与创作环境。 编辑过程中,为最大限度保留文章原貌,除录入错误外,俗语、方言、译名、异体字等均依作者习惯保留,不做规范化处理;相邻篇目或有部分内容重复,因讲述方式有所差异,故并未删节;文中引文多为凭记忆复述,具体字句与原文或有出入,不影响原意者亦未更正,必要时以脚注形式进行说明。 此外,本书脚注均为编者所加,由于水平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
不思而美骆冬青明月、晴空、溪流、山峦、市井……万事万物皆可拨动人心。美,正是以这种感性的光辉涵养人的精神。美,唤醒我们的生活感悟。如今,人工智能高歌猛进,互联网为我们打开了海量的选择之门,如何发现、判断并反思美,更变得尤为重要。著名学者骆冬青教授研究文艺学、美学三十余年,在本书中他观照人生从少年、青春、中年到老年的不同生活的场景,来观察、叙述和思考人心灵发展的美学意蕴。他提出了“心灵美学”的概念,意指时间历程中“心”的情动与灵动。通过自我反省与分析大量文学影视作品、社交案例等,结合丰富的美学批评理论,他为我们展现出现代社会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情感结构和关系,为当代人给出了一份如何在人生事件中判断美,追求美,体验美,建设美的觉醒指南。
-
南京人的南京文枢 主编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这座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城市,拥有着耀眼、光辉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文学当之无愧,是这一传统中最活跃、最惊艳、最动人的存在。在南京,文学不仅铸就了历史的丰碑,更成就了当下的精彩生活。2019年10月31日,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世界“文学之都”。文学令南京脱颖而出,文学也造就了南京如今的国际影响力。文学因人而生,最终仍要回到人。《南京人的南京》一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以最质朴的“回到生活”这种方式,为读者展示世界“文学之都”视角下的有温度的南京生活。在这本书里,共有32位有意思的“南京人”为我们导览他们眼中的南京。
-
谁想随想徐南铁 主编本书分为《言说》《世事》《人生》《情怀》四辑,所收文章以思辨性区别于以抒情见长的散文,以视野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感区别于直接针砭时事世风的短小杂文,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或怀念友人,或点评文艺作品,或臧否历史人物,主题广泛,思想丰富,直击你的内心。
-
思明原乡兰文这是一本散文作品,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十一个章节,第一部分莲前街道;主要讲述了:何厝村、前埔村、洪文村、西林村。第二部分南部滨海;主要讲述了:黄厝村、曾厝垵村、厦港渔村。第三部分筼筜之滨;主要讲述了:梧村、莲坂村、西郭村、官任社。以村带社,记录了村社的地理、历史、人文、现状等。通过讲述思明区老村落的挖掘,掀开了尘封已久的乡土故事,记载了这些布满岁月痕迹的村落。
-
负暄三书张中行 著“负日之暄,人莫知者”,晒太阳闲话,追思京华故人往事。“负暄三书”是经典的人文随笔系列。张中行先生回忆数十年前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的师友,以及其他一些琐事。上至章太炎、辜鸿铭、胡适、周作人这样的学界泰斗,下至沙滩周边贩夫走卒,也有写到无名的僧侣异士。老一辈学人各有性情风骨,博识通雅,细碎的小事极有趣味,这本书的用意便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
-
好的人生,不慌不忙梁丹妮用丹妮姐的话来说,这本书是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实际上,全书的内容构成部分,与书里面所讲述的故事,以及丹妮姐通过故事来传递的价值,也的确像是给读者的一份礼物,不管是之于女性,还是之于男性。全书由四个章节部分组成,分别是:一点旧、一点新、一点甜和一点苦。苦对应甜,旧对应新。而这四个章节部分里所讲述的故事,实际上也正式绝大多数人所会经历的人生,挥别旧的,迎来新的,遭遇苦的,才有后面的甘甜。全书透过丹妮姐的个人成长经历,家庭故事,婚恋情感,事业梦醒这些个关键词,温柔动人的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岁月中所捡拾的智慧,分享了她的所得,无论翻开任何一个故事,读罢之后,均能有所获得。
-
王久辛自选集王久辛 著“制高点文库”之《王久辛自选集》是一部鲁迅文学奖得主王久辛的散文集,分三辑。王久辛在书中写下少年时代、写下与奶奶有关的温暖记忆、写下学习书法的经历,品评弘一法师的诗歌、古代碑帖、当代艺术家的画作,描绘上林大龙湖的宽阔、天津静园的幽美。文字创造了一种纵横天地、穿越时光的自由,并将这种自由带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