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行于山野姜守柏中国旅行文学自庄子《逍遥游》以降,历经陶渊明的神游,南北朝郦道元、谢灵运的地理山水旅游,绵延出浙东唐诗之路,及至明代则诞生了以郑和、徐霞客为标志的一官一民的海陆旅行奇观,后抵达梁启超,形成了中国古代“时断时续、相互交错的旅行文学传统”。《行于山野》则是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的现代作品,作者姜守柏从退休后的进藏之行写起,写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更是写了心中的丘壑,既有大手笔的挥毫泼墨,也有工笔似的勾填描摹。通过一个个古今物像,将历史的深邃苍凉诉诸于笔端。与此同时,作者还抒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即兴偶感,娓娓道来,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
乡恋王馥铭《乡恋》是一本主要描写故乡的散文集。作者王馥铭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农耕、改革开放等历史节点。书中大量篇幅描写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古老的农耕生产方式、简朴的生活用具、淳朴的民俗礼仪、富于童趣的乡野游戏等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生活深深的怀念。
-
书架上的茅台与普罗旺斯的蜗牛许蚕 著这是一本文化随笔集,作者从眼前的问题出发:我们如何看待当下的生活?在无序的世界,如何找回内心的秩序?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迷茫?怎样生活才是正确的?将目光指向孔子、李白、杜甫、曾国藩等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以犀利、幽默、真诚的语言与他们对话,解读他们的人生,看他们的经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让我们在历史、文化的万般景象中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汲取平静的力量,而且能够轻松了解诸多的名人轶事。
-
总有欢喜蔡澜 著本书为生活家蔡澜的乐观生活指南,“向苦闷报复,一乐也”!六大主题,99篇文章,尽谈市井百态,讲述蔡澜的日常意趣、闲趣雅物、吃喝之趣、商业之道……看蔡澜如何过得一天比一天更好!文字轻松易读、风趣幽默,看似随意,却满是人生哲学。篇篇过瘾,处处精彩,一本满足。
-
万事都要全力以赴,包括开心丰子恺 等著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不是什么冒险,而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想要在大同小异的日常里抵住平凡和重复的磨损,只有专注于当下,投入地学习、开心地大笑、坦坦荡荡地悲伤。努力拼搏当然值得被称赞,被窝里的回笼觉也是对闲暇时间的不辜负。无论如何,万事都应该全力以赴,因为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眼前。书中20余位作家用不同时代的感受,凝聚成50篇或调侃、或鼓励、或洒脱的文章,他们无一不在表达着“全力以赴不是竭尽全力的用力过猛,而是投入全身心去感受当下”。认真生活,使一个短暂的瞬间也拥有丰腴的过去,才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
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为郁达夫的散文精选集。本书精选郁达夫散文名篇三十余篇,多为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如《故都的秋》《怀鲁迅》《江南的冬景》等。其中《故都的秋》一篇写成于1934年,这一年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京,再次饱尝故都秋味,这位才子将百般情绪、千种思念尽付于散文《故都的秋》中,《故都的秋》也就此成为长久流传的名篇佳制。郁达夫的散文中有各种人生滋味,但都体现着这位开创“自叙传”文体的现代作家饱满细腻的情感、深切的观察与敏捷的才思。
-
纸上相逢,每天变好一点点林遥 著什么能够让我们变得一天比一天好?读书。哪怕每天变好一点点。本书作者分“谑议人物”“杂闻呓语”“节令年俗”“老调乱弹”“纸上烟云”五辑记录了自己读书后的收获和感悟。无论是“谑议人物”中,对书的作者、书中人物还是历史上真实人物的解读,还是“杂闻呓语”中挖掘的各种文史逸闻;无论是“节令年俗”中作者因四时八节产生的读书遐想,还是“老调乱弹”中阅读古典小说的奇思妙想,包括“纸上烟云”中对那些已逝的文学时代以及文学人物的致敬与怀念,都能体现出作者对读书以及思考的热爱。作品以丰富的语言魅力、开阔的文学思维诠释了阅读的力量,传达了阅读促使人自省、帮助人成长,通过阅读每天都能变好一点点的观点,提倡读者在阅读中享受高级的乐趣、遇见更好的自己。
-
教者父母心刘天庆 著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集,是作者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对教育实践的探索。本书包括寻找教育初心、培育心灵、启迪智慧、阅读思考四个部分。
-
边走边唱段文明 著暂缺简介...
-
离离原上草 青青子衿心姚益心 著本书是一部写人叙事的散文随笔集。作者以时间为主线,描述了众多人物的生活断面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写出了对家族人物的追思、评述;对自己的鞭策、激励;对后代的希冀、祝愿。全文贯注着的心路历程:作者一生追求释然、安然、宁静、舒心的境界,后终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