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猿山的呼唤尚学芳 著《猿山的呼唤》这是一本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集,收入作者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二十篇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高昂的激情和生活实感,塑造了生活于下层社会的人物群像,歌颂了他们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人性的真善美,体现了作者深深的悲悯情怀,对人的命运寄予深切同情。它们有的反映了生活中人们的纯真爱情,颂扬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有的写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命运的顽强抗争,于生活苦难中,完善了人性的自我跨越;有的则是在社会的冷寞、人心的险恶中,呼唤爱的回归,对爱的缺失以不动声色的笔触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充满社会批判精神等等。本书溶思思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作品语言朴实,思想深沉,人物形象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
塑身与塑心王风先本书以近代女性身体的独特部位——乳房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从社会与文化网络的视角审视清末民初以降,关于女性乳房观念与形态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于他人、社会、国家的意义。同时,本书力图通过分析这种乳房观念的变化来反思近代妇女解放的问题,探讨近代中国女性的身体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以“被解放”。
-
何以为家话梅本书收录了话梅的12篇非虚构故事,如实记录了一个非典型的、却又在许多方面凝聚了当今农村缩影的家庭:孱弱而老实的父亲、花六百元买来的母亲,和抱养来的弃婴女儿,“我”。他们是相依为命的陌生人,是没有血缘的至亲,也是彼此苦难人生里仅有的一点亮光。命运给他们以风暴,他们却仍怀抱希望,构筑起温情的家园。生活并未给他们留下多少选择。他们时而顺从,时而混沌,时而坚硬非常:父亲孱弱,一生未曾得到过母爱,饱尝失败的艰辛,但他坚持“女娃也得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母亲胆怯,一生被“卖”三次,出逃成功的那回,却为了“我”这个非亲生的女儿自愿折返;“我”则是这块土地上长不出的一种作物,将自己从苦难中拔起,移栽出了一个未来,却又为了重病的母亲重返家园。命运残忍,但笔下的村庄依然是美的。他们拼凑而成的家终也离散,但“家”的语词已被他们重新释意。读过后,在人心中留下“何以为家”的命题。
-
忽有故人上心头季羡林 等《忽有故人上心头》这是一本怀人纪事的文章合集,收录了季羡林、丁玲、丰子恺等作家的散文作品。在这些文章里,作家们谈论自己的亲朋师友,或直击主题,或慢慢铺叙,其中有对过往岁月中最重要、最难忘的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故友亲朋的深切思念和缅怀。
-
拾得人间欢喜缘朱光潜 等《拾得人间欢喜缘》 这是一本讲述生活智慧的散文合集,收录了朱光潜、汪曾祺、梁实秋等作家的经典散文作品。从读书、处世、旅行等方面呈现生活的无限可能,展现作家们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
盈袖丝雨叶良骏 著《盈袖丝雨》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分为隔岸垂萱、兰碧人素、满眼蓬蒿、凝痕残晖、西风扶弦五辑。本书是作者从都市喧闹中抽身和乡土、普魂精神对话的结晶,是她心灵深处“过去时”记忆的诗意闪回。在一篇篇温暖的文字中,家乡于她不是抽象冰冷的词汇概念,而是土地、亲人和一切温馨纯洁的事物和细节碎片,一幅幅南方风情画,携着鲜活的意象、淳朴的情调与十足的地方风味徐徐展开,使过往时光、人情风俗、温馨亲情都被读者尽收眼底。本书格调温暖,笔触流畅,可读性较高,是一部较为优秀的散文作品。
-
禾芗尹桂宁著内容简介/提要本书是一部乡土散文集。全书共分为四辑,分别是“麦花”“豆苗”“禾芗”“谷穗”,以谷物的生长过程来寓意人的生命历程,构思巧妙。作者以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为背景,以时代发展为线索,真实记录了四代人的人生故事。既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人.的坎坷经历,也有当下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感情,将时代的变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表现了普通人的幸福。
-
上海·印象郑自华 著内容简介/提要本书共分为四辑:辑“家里家外”,通过描写家庭衣食住行的变化,折射社会的变迁;第二辑“书里书外”,以书本为载体,反映读书人的喜怒哀乐;第三辑“店里店外”,记述作者在工作单位的种种有趣故事;第四辑“戏里戏外”,讲述作者看电影和参加影评组的经历。作为生于兹长于兹的上海人,作者对上海的印象,都在衣食住行和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里。
-
时光书迹李建平全书选取了70位有相当成就和有一定成就的著作人,以他们赠予本书作者或者其亲友的签名本为线索,讲述了签名本以及一位位著作人的著作故事、交往故事,并从一个个签名本、一个个故事中再现了凝聚于签名本中的思想结晶和人生智慧,记述了书与人、人与书的一段段情缘。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及其结晶的珍视与热爱,是对人与书、书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记录与讴歌。
-
百剧宴齐一民本书作者齐一民在从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观看了一百场以国家大剧院为主的首都各大剧院(包括音乐、话剧、舞蹈、京剧等各类形式)的演出,并将观感诉诸笔端,从而集成了这部鲜有人写的京味艺术剧评随笔集《百剧宴》。由于《百剧宴》中一百台戏剧是在三年疫情期间陆续上演的剧目,因此它又可以说是首都人民在万难之中对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追求的精神体现。 由于首都北京是中国戏剧舞台的汇聚中心,书中这一百台大戏可谓包罗万象、百花齐放,所涉及的著名剧种和各类演艺名流应有尽有,俨然是一幅当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全家福。书中的剧目涉及的剧种包括歌剧、交响乐、舞蹈、话剧、京剧、昆曲、冬奥演出等几乎所有类别,本书可以说是时下中国各类顶级艺术形式的全方位展示和速写评价,其独特的价值是即时性和时代性。 《百剧宴》的部分内容已经在作者近三年出版的几部编年随笔集中散见,这是首次在完成第一百个评论之后集中出版。作者作为北京土著作家和文化学者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广博的情趣,能用幽默传神之笔,像速写和文人画那样将三年来北京艺术舞台进行全景式的勾勒,通俗高雅兼具,悲观乐观共存,是十分难得和前所未有的一部“京味观剧超级趣味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