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沈从文作品全集套装 二沈从文《湘行散记》从沈从文在 1934 年还乡之旅中与一个老朋友的重逢开始,带读者进入一段探访桃源的神奇之旅。湘西水域的人和事,在作者的笔下弥漫着历史沉淀下的古朴气息,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作品充满了他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
一山昙华张晓风 著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哲思小书,作者用温柔的笔触描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怀、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和可爱、旅行中的美好。她总能撇开常情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告诉我们只有一种方式去好好面对这个世界,那就是满怀愉悦地接纳生命给予的一切,不忽略任何细小的美好。 “山在,树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想要怎样更好的世界?”让我们静坐一刻,陶养心绪。在她温润、充满柔情和关爱的文字里,看到生活的美好、人间的可爱。在她笔下的风景、眼里的见识、胸中的世界里,与自己美好的一面相遇。
-
读书,照亮不安的世界季羡林◎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学大师、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留给万千学子的礼物,是先生九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心灵独白。全书讲述季老求学的一生,从青春学子到耄耋老人,可见一位学者在求学和治学上的不凡成果,在处世上窥见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良心与人格。全面收录季羡林自1933年到2006年,囊括季老写作生涯中典藏篇目,字字意深,从读书、做研究、处世等角度,完美展现季羡林与世界的相处之道,给予内心焦灼者以安定的抚慰。本书由季老生前亲自指定的弟子,社科院原研究员王树英亲自编订,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现出国学大师不凡的一生,在字里行间闪耀着启迪人们心智的灿烂光辉。一本心灵独白,我们既见众生,也见自己;一个自在的灵魂,分享人生好的状态——坦荡、清醒、真实。
-
百蝶图汪曾祺本书精选汪曾祺创作的二十八篇短篇小说,在色彩斑斓、富有情致的故乡风物中,展现健康活泼的人性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还有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令人回味无穷。
-
愿我们成为彼此的糖五瓣花本书书写了一位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日常,聚焦一个面对溃败生命的老人,将细碎的日常放大,让我们看到了温情与疏离、孤独与怀抱,也让我们产生思考。作者在与母亲共同陪伴、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彼此给予力量,温柔相待是一家人美的法宝,是泥泞途中的糖霜。它关注中国代独生子女现状,每个人生命中叫不出声的那些疼痛,也可以凭借爱的指引,寻找到一点点光亮,为艰难的日子注入一些幽默、信心和诗意。作者书写庸常生活与诗意瞬间无数次的折返,生活残酷,但甜蜜的瞬间也值得被看见。本书从一个小家庭的日常故事出发,延伸到电影、戏剧、书籍中,带我们看到人生中更多的猝不及防:猝不及防的病痛、未来得及的告别、事业的突然垮塌、老之来临的种种尴尬……作者希望在这些或许你我皆有的困境中,我们能不囿于困顿,认清命运的共性与无奈,也看到世界的辽阔与无垠,从而有勇气从容地将痛苦吞咽,坦然面对,踏实前行。
-
巡礼之年周志文这是一套有关记忆与时间的散文集,写作的时间跨越十二载,所记大多是作者五十到六十这段人生岁月中的见闻与感悟。年逾八十的周先生回望这些文字,将它们集结出版,取名“巡礼之年”,既是他作为骨灰级乐迷对于李斯特的致敬,也是一位学人对于岁月的又一次朝圣。 在三册《巡礼之年》中,您既可以读到世纪之交台湾的市井风情和人生百态,亦可以读到作者访学行旅中的哲思感悟。从聆乐赏画时的纤敏体察,到世局转蓬下的深沉顾惜,从极其细小的日常见闻和身边琐事,到逐渐雄浑开阔的知性之美和庄严之思,周志文的笔大量触及生老病死、情感觉知、宗教艺术、行旅怀乡……一种“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幽人深情常常跃然纸上。毛尖老师在读到周先生的这些文字后写道:“周著《巡礼之年》,在生态的意义上,是对今天水泥社会的一次植树造林。而回到时间长河,《巡礼之年》则是对那些没有进入过文学史的人物的一次次回忆和拥抱。” 他的散文有些像一潭清泉,没有湍流、没有波涛,平平静静的,但一方面透明可析,一方面可以反映天光。而那些没有被说出来的时时刻刻,是潜入时间长河的魔法一场,也藉由周志文的笔,使我们的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
余光中精选散文集余光中 著《假如我有九条命》精选余光中先生的19篇文章,包括《隔水呼渡》《失帽记》《听听那冷雨》《伊瓜苏拜瀑》《假如我有九条命》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为你带来多重美的享受与人生启示。在余光中先生那举重若轻的文字中,体会他对故土的眷恋与回忆,对人间草木、山海星辰的热爱,对旅途见闻的描绘,对人生意义、社会现象的思考……
-
慢慢告别不良生《慢慢告别》这部散文集,是作家不良生沿袭其前一部口碑之作《云上:再见啦!母亲大人》的亲情书写,全书分为上、下篇。在上篇中,重述了母亲的少女时代、青年人生、中年晚景、临终时刻及故去后的余音。她的青春,她的热爱,她的生活,竟在告别之后,才开始重新认识她。在下篇中,回忆了很少提及的父亲,亦以白描手法讲叙了外婆、大姨、大舅、小舅、兄弟等生命里的亲人故事,那份属于家族亲情的淡淡哀愁与喜悦,让我们看见年复一年的平常生活的力量。全书以苏北小镇的一对寻常母子横跨三十年的半生轨迹为脉络,杂揉形形色色的家长里短、世事聚散,呈现烟火人间的欢苦缩影,并全景展现了一幅中国式家庭群像画卷。
-
屋檐下的南方刘鸿伏本书是刘鸿伏先生的散文集子,收录了刘先生历年创作的散文代表作品。刘先生的散文,文字雅洁,富于激情同时又很节制,深得传统散文的三昧,许多作品脍炙人口,《父亲》《板桥上的乡愁》《笕记》《一枕落花香》等 作品入选多种教材选本。本书还配有作者创作的书画作品,无论书法还是画作均有其独到之处,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才能,也使得本书更为生动有趣。
-
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为郁达夫的散文精选集。本书精选郁达夫散文名篇三十余篇,多为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如《故都的秋》《怀鲁迅》《江南的冬景》等。其中《故都的秋》一篇写成于1934年,这一年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京,再次饱尝故都秋味,这位才子将百般情绪、千种思念尽付于散文《故都的秋》中,《故都的秋》也就此成为长久流传的名篇佳制。郁达夫的散文中有各种人生滋味,但都体现着这位开创“自叙传”文体的现代作家饱满细腻的情感、深切的观察与敏捷的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