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今朝风日好董桥咖色旧皮封面,烫金字体,盈掌开本,俨然一册西洋古书模样。这样精致的小开本书,恰巧是对近年风行于市的“大而粗糙”的一种反诘。董桥新作《今朝风日好》2008新年伊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翻开淡黄色的书页,让桥迷们放心的是,这本新书中的董桥依旧中学渊博西学精通,依旧是“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个字”,也依旧的顽古不化,依旧的不脱傲慢与偏见的意识;但让你不得不叹服的是:中文就是可以这么漂亮!在这本书中,董桥开始带我们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00七”故事,听他说皮革说装帧说纸张说书瘾,随着他的讲述似乎我们访书读书藏书的情趣也染上一层古籍封皮的古色和古香。过去的董桥似乎更多的是在为读者写作,而今天的董桥随心所欲公然宣称:只想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他的文字他的艺术性情依然固执地呵护着灯火阑珊下月色的寂寥和市集的风霜,遮掩不住的却是他的淡定他的洒脱他的孤傲。在一篇怀念吴鲁芹的文章里他说,“岁月苍茫,斯文苍白,老吴常说文章之道,尽心而已,人捧人骂,干我底事;他的老朋友郑曼青作画的时候爱说‘这一笔是二十年;要懂这句话,那也要十年!’”此书名取自丰子恺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这是今天的董桥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依然执着的美好期盼。内附董桥专为作家版《今朝风日好》设计的一枚精致藏书票,这也是董桥迄今为止在海内外出版过的众多著作中的第一枚藏书票。不久前,董桥收藏到非常珍贵的全套《The Life and Works of Charles Lamb》,他衷心景慕这套十二册书籍封面上的彩色皮画。于是,借其中一本封面皮画做了一款藏书票纪念英伦访书岁月,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大陆版《今朝风日好》上。淡咖啡色调的书票中一位绅士坐在书桌前低头静读,下面安安静静写了8个字“董桥英伦访书偶得”,够古旧,够精致,也够董桥。
-
业外杂谭录陈存仁这是一本一边游历一边品古论今的书,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作者在业医之余,兴趣广泛,交游广泛,藏书多,见识多,文笔勤,往往能将自己的游历和见识水乳交融地融为一篇通俗而又耐读的文章。本书详细考证了三个古人:徐福、袁枚和光绪皇帝,集中记录了在四个地方的游历:日本、韩国、英国伦敦和中国澳门,或于纪行中穿插考证,或于考证中复原古人,或于怀人时点缀旧事,或借旧事以抒发感情,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纵横开合,妙趣横生,人情、世故、学问、文采兼备,读之如饮醇酒。
-
亲爱的宝宝张恩超《亲爱的宝宝》主要内容简介了中国的父亲不能总是留给孩子一个严肃的背影,也该有倾诉,有期待,有温存,有父亲和孩子间共同的成长与相互的温暖。于是,父亲、母亲、孩子构成的家庭完满了!张恩超的文字证明了这一点。不过,今后的路还很长,这些文字只是一个开始。
-
优雅地低于爱情叶倾城叶倾城最新散文集《优雅地低于爱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最新创作的心灵美文,再一次与期待已久的读者们娓娓叙说一场场笔墨飞扬的爱恋。全书分四个部分,由从郎索双钏、天人五衰、变态的权利和苜蓿少年组成,收集一百多篇短小精致的轻松美文,纤敏澄明、文字如画,时而如大写意般勾勒出都市男女的生活状态,时而又入木三分刻画到骨头里的嬉笑怒骂。对都市情感博弈的精妙界定:“他们当然不会缺女人,越不缺,越淡然,越显得静定沉着,决胜于千里之外。”(《对他说不》);对追寻另一半时的箴言:“谁也不是孙悟空,一声霹雳后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一个人,承接父母的基因,住在父母的房子里,与父母共同生活二三十年,与父亲的口音一模一样,父亲的个性难道他能撇得干干净净?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异性,母亲的心思在他身上就会荡然无存?成日家喜笑颜开的好爸爸,大概养不出镇日里怒发冲冠的暴儿子;心地纯正的好妈妈,女儿就算染七彩发、钻一堆孔,心眼儿也坏不到哪里去。”(《未嫁女儿先看婆》)。文字节奏很快、篇幅精短却直指人心,从文起到文末,都市人被世俗打磨过的一颗心坐上感动的摩天轮,俯瞰千万众生像,掩卷寻找那最真实的自己。
-
男左女右柏杨 张香华天下只有一一件事,虽经过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千讨论万讨论,讨论到世界末日也讨论不完的,那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不吵架,就是好夫妻?离婚一定是悲剧?初恋是不是最美?夫妻问是不是要绝对地诚实相处?爱的价值到底如何?柏杨的人是不是跟他的笔一样的锋利?和柏杨这样一位“是非边缘”的人物结婚,是否大胆冒险?柏杨“妻子们”的正确数字是几个?柏杨张香华合作的文字,强烈体现出男女与生俱来的不同,无法交换的秉性和天分,就像沿袭了数千年的民间传统,男人在左,女人在右,否则便无法洞悉人生。
-
地下乡愁蓝调(中国台湾)马世芳“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张晓舟(内地知名乐评人)、詹宏志(台湾资深出版人、作家),诚心作序!林怀民、王小峰、郝舫、颜峻、李皖,合力推荐!从小拿西洋流行音乐榜单涂鸦长大,家里客厅就是台湾民歌运动的集会场所,跨足写作、电台、网络、独立唱片多个领域,马世芳,一个让两岸文艺青年眼睛发亮的名字。我们曾通过杨德昌和蔡明亮去了解隔岸的牯岭街少年和青少年哪咤。现在马世芳又掏出一份有血有肉有骨有气的个人成长史和时代鉴证书,并砰然打开每一位读者的音乐成长记忆之门。难免会让人联想到大陆“打口的一代”,或许迟早有一天,马世芳会带我在牯岭街淘黑胶,而我会带他去广州的岗顶、上海的大自鸣钟、北京的新街口……这本书像大河一样延伸,终将激起两岸对话的浪花。 ——张晓舟《地下乡愁蓝调》可以看成是35岁的马世芳的回忆录,回忆他上中学到大学那段日子,因为有音乐,天空总是显得格外的蓝。音乐总是能感动人的,感动总是能在记忆中留下痕迹的,把这些痕迹记录下来,就是一个个故事,它有时候显得琐碎,甚至很自我,读得懂的人,都能从里面读出自己。 ——王小峰回忆谁不会……但你有东西值得回忆吗?你能回忆起你出生前的世界吗?你能回忆起别人的记忆吗?有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有本事你也写这么一本。 ——颜峻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评集。这是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关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纪念册。一九七一年,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披头士已经解散;乐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间;一九六〇年代“伍德斯托克国”那个充满鲜花和大麻味的嬉皮梦被滚石乐队的阿尔塔蒙特惨案彻底粉碎。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与迷茫。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杨祖珺已因“美丽岛事件”远离歌坛、各奔东西,“民歌运动”即将走到尽头;随着罗大佑、苏芮、李宗盛、张艾嘉等人的崭露头角,台湾乐坛的巅峰期已在不远处招手。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他家的客厅,正是这场变革的集会场所。然而,整整“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他,把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转换成为或激动、或落寞、或感伤的种种情怀,如今的我们再随其追忆这些情怀,也许只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
-
多余的素材陈丹青国内知名公共知识分子、画家、文化批评家陈丹青继《退步集续编》后再出力作。《多余的素材(修订版)》为《多余的素材》修订版,内容稍有改动,增加添换了多幅插图,体现了更为精妙的图文搭配关系。这一册散文集,以日常细节牵动种种记忆,并获得历史感,本次修订增添或更换部分罕见的老照片,佐证文字,为许多变形、遗失,但离我们并不久远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图文叙述。
-
曾经风雅张昌华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修订版)》所写的人物,自成一格,自辜鸿铭以下,既有作者结识的文坛前辈,也有被世人淡忘的名人雅士:蒋梦麟、顾维钧、梅贻琦、刘文典、陈寅恪、王世杰、梁漱溟、顾颉刚、吴宓、傅斯年、徐志摩、罗家伦、苏雪林、台静农、叶公超、凌叔华、施蛰存、邵洵美、王映霞、柯灵、张中行、钱锺书、萧乾、吴祖光、无名氏、陈从周、林海音,以及赵元任与杨步伟、梅志与胡风、周有光与张允和、吴作人与萧淑芳、袁家骝与吴健雄等五对伉俪……名流雅集,涉笔成趣,亦史亦文亦故事,宜读宜赏宜收藏。
-
柒零人三部曲谈鲲 主编第一套总览柒零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文佳作!第一个通过图书与网络共建的互动平台!本书共3册。《柒零人三部曲》丛书共三本,分别是《情怀——柒零人的昨天》、《情感——柒零人的今天》和《情续——柒零人的明天》。本丛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情感为魂,纵横交织,形成了丛书的网状结构,力图通过缅怀七十年代生人的过去,探讨他们的现在和展望他们的未来三个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这一代人独特、复杂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并由此对七十年代生人更好地调整心态、适应社会有所借鉴和帮助。《情怀——柒零人的昨天》主要通过对深藏在大家回忆中的标志性事物的描述,体现出那个年代我们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那种单纯、朴实的情感,幸福、温馨的生活,成长中体会到的迷惘与酸涩,以及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时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相应发生的变化。基本时间跨度限定为七十年代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时间段。通过最能够引发那个时代人共鸣的人与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请各行各业的七十年代生人写出他们的回忆里有趣而又富有感情的事件,配以过去的老照片和图画,使读者重新回到过去那个欢乐而亲切的时代,体会朴实、纯洁、甜蜜的情感,从而找到自己心理、情感的根,找到归属感,找到生活的真谛。《情感——柒零人的今天》的内容涵盖从七十年代人毕业走上社会开始,直至眼前的现实。主要通过形形色色的七十年代人写自己的心路历程、感情世界、所感所悟,分析这一代人正在经历的人生轨迹,面临的现实的情感世界和生存状态。以人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作为贯穿全书的明线,配合始终如一的情感暗线,同样形成全书的网状结构。本书紧抓住这一代人今天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体会相似的感受,希望使挫折的读者感到原来自己面临的情况并不比别人更加恶劣,也并不孤独,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幸福的读者则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更加珍惜现在,热爱生活。《情续——柒零人的明天》通过独特的形式,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又为读者对未来生活的记录进行了个性化、互动式的设计,使读者更深层次地参与到丛书中来,并为丛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爱的练习本伊能静 著伊能静“恋人絮语”系列前传,《爱的练习本》再叙爱的真言。“疗伤系女作家”伊能静:给成人和青春期读者的爱情教材希望无论是成人或青春期的你们读完这些文字,能治愈心底某一个快乐悲伤的部分,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浪漫地、诚挚地、清澈地朝幸福的路途走下去。在学习爱的‘练习本’里,不畏惧地带着信仰去爱自己与爱人。——伊能静在《爱的练习本》中,伊能静诚实地写下了一个女人心底深处的告白。诚实得令人心惊。而这诚实的勇气,其实是来自于相信,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这一切,终将都会变成值得。 ——郝誉翔(知名作家、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爱是要不断努力和练习的,是长长久久从生到死一生的功课! 练习去爱,永不嫌迟——《爱的练习本》是送给成人或青春期读者的爱情教材,值得爱过、在爱之中以及还没爱过的人,安安静静地读。 练习去爱,永不餍足——《爱的练习本》是《生死遗言》、《生生世世》的前传,是无论 被对方深爱与否或是否有未来,都能一个人一直努力挚爱下去的单人进行时。 练习去爱,永不反悔——即使寂寞、疏离与失落,也一样要去相信,去理解,去爱。因 为爱情宛若魔戒,一载上手指,便无法脱去。 练习去爱,永不沮丧——其实爱情的本质也是虚幻的,只因为我们曾经纯洁地付出、 燃烧地给予、和始终学不会恨与埋怨的真挚,而变得真实了起来。 伊能静将写作当成最好的救赎。在她看来,不写作将寂寞而死,而她澄澈练达的巴洛克风的文字,也会如疗伤般让灵魂在爱情中得以歇息,让读者在学习爱的“练习本”里,心怀感激和信仰去爱自己,爱爱人。 [关于本书]2006年,伊能静因为在博客上写下几段情绪低落的文字,被解读为婚变,正当媒体认为伊能静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质疑她与哈林的十多年爱情长跑划上句号、王子公主童话婚姻最终无声破裂时,伊能静选择用创作来澄清。《爱的练习本》中,没有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故事,没有浪漫的电影情节,更没有偶像明星的光环,伊能静认为在爱情之中,每个年轻的女孩子全都是一样的,全都一样必须要面对寂寞、疏离与失落,都要为爱而受苦,也都一样必须要说服自己,去相信,去理解,去爱。而在这座孤独的荒原之中,写作变成唯伊能静最好的救赎。 [爱情静语录]我注定要把你、把我们都写成一本本的书。书写是遗忘,当我写完,我的疼痛便得到治疗。那一本本的书都是我的病历表,而病源从来没有被拔起过。我任自己得到这样的绝症,还满心欢喜地感激着你。我只想要一个均等的爱的报酬,但是我终于知道这是我犯的错。爱是不求回报,所有伟大的宗教都在说;但我却是最不受教的信徒,我爱你我要你也爱我。就算不对等、就算你给的那么少,但是我要、我奢望着你的爱的回报。我一直期待自己对你也能用一种很淡很淡的感情。但我越是节制,就越能感觉那爱的脉搏跳动有多急速。我真希望自己在这一年将结束之前,能学会活着不要太用力这件事情。 然后学会爱人 也不要太用力。你终于用时间磨出了一个你需要的我,但是那个我却从来都不是最真实、最完整的我自己。那一份属于你与我和我与自己间的心的距离,到底该怎么探测和平衡?至少,当我们的心不够爱自己时,我们的身体,还是会不忍那种自殇,发出警告,烧一场沉沉的烧,然后睡一场失去一切只为了找回一切的深眠。 以后,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学会,像身体懂得爱惜自己一般,心也学会深爱自己。或许爱情遗留到最后给自己的,即使不是快乐,却也至少能在离去时,没有痛恨、没有怨怼。也唯有如此坦然,才算是真正地放开了你、也终于放过了自己。 在思念一个人时的感官竟然可以如此细腻。床单包裹着身体,也仿佛你手指的缠绕;你总喜欢在我躺下背对你时,用手指细细抚触我身体的每个部分,而那一刻我的幸福会像黑暗一般,紧紧地将我拥抱。幸福原来是接近黑暗的,我是因为你才知道。 说忘就忘地将曾经的岁月抹去,让自己的生命空白一片,怎么对得起那时的给予和挣扎。而我多希望你知道我将会永远珍而重之地对待你,以及那一段属于我们都曾付出给予的回忆。 你给我的书信,一字一字,我都保留着。偶尔打开那最底层的柜子,那每一封信上的每一个字,就会跳动起来,对自己如小丑般取悦你的情感,哄笑而羞歉。每一封过往的书信,都仿如有着生命般,在心底的某一处狂噪地翻动。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有也过去了;没有,也已经过去了。 那些信和你介绍给我的书,也都年华老老地、想安安静静地平躺,可以好好地和我的心一起得到安魂平静地歇息。我不放、我不放、我不放开自己。我紧紧地将左手交给右手,握在一起,我要自己好起来,那每一夜许下的愿念,到现在都深植脑海。我抱着自己的身体,深爱着自己。曾经说过我的偶像永远是未来的我自己。为了能追上那个未来闪亮的自己,所以我现在必须勤俭努力,幸福永远是在路上最值得珍惜,我愿一直珍而重之地对待自己,那样我才能珍而重之地对待他人的命。我不是才女,我没有出息,也没有特殊的天赋,但我对爱情的从不灰心,我一直以为那是上天给我最好的天分。 不怀疑,不害怕,也许会伤心,但我还是要爱。 如果有一天,时间告诉我们爱情已经死亡,我也会欣然地接受,因为我知道我对爱的义无反顾,那一种纯粹,放弃自我,是我对爱最大的能量。所以如果有一天必须结束,我也会感激,我曾尽心尽力地去爱过。“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坚持,谢谢你为我吃的苦,谢谢你从来没有放弃。” 我悄声地对坐在那里的十七岁的自己说。然后转身踏入雨中,没有再回头。人世间没有一段感情可能一直饱含激情,在不同的阶段一定会演化成不同的情感,幷且让爱的关系以不同的形式得以延续。相信只要是成熟的人走过感情的路,一定都会明白。如果这个形式是双方认为最好的状态,旁人有甚么资格参与。长大后恋爱,被爱后就想逃,拥有后就觉得失去,得到的快乐总是好短,恐惧的不安全感却常常存在。但如果这世界没有任何人是属于自己,是不是就等于不会失去?其实爱情的本质也是虚幻的,只因为我们曾经纯洁地付出、燃烧地给予、和始终学不会恨与埋怨的真挚,而变得真实了起来。在爱的伤害里,我终于长成生根的大树,能给自己树荫,遮蔽过烈的炙阳、雨水和狂风。只愿我永远在爱里,不断地学习,即使悲伤就让我继续疼痛,我愿意用疼痛来换取爱你的理由,也是我无法不书写的理由,只愿当你看完这些因爱而起的文字时,能终于愿意对我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