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故乡在何方容子散文写什么 关于散文集《故乡在何方》的导读札记 一、写作、编选、出版《故乡在何方》的考虑《故乡在何方》是约48万字的散文集(也可称“散文选”),写作、编选、出版这本书,作者主要有以下考虑。1、写作立意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纪念日。作者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名外语翻译和外事工作者,曾从军20年,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后,投入我国信息通信行业改革开放的大潮,亲历了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看到祖国和上海的变化、进步。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军队、对第二故乡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写作者,她感到有义务将自己所经历和所看到的新时代、新变化写出来,在2019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把《故乡在何方》献给祖国,献给上海,既是对读者的一个汇报,也是对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一个汇报。2、概要说明《故乡在何方》原稿有120多篇文章,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在专家朋友的建议下,作者共选出80余篇文章,做成“三合一”选编的合辑散文集。这些文章大多是作者近年来写作并在上海各主流媒体报纸杂志和新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本书目前已完成全部选编、修改、校审工作,出版社即将进入印刷制作阶段,新书不久将正式投放市场。 二、简介《故乡在何方》的结构及特点1、作品的整体结构作者整编了近年来写作发表的各类文章,大致分为三类:纪实散文,抒情散文,游记散文。(请见全书目录。)*类纪实性散文。这部分主要是写于2017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和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文章,多是反映时代变化、人物命运的纪实性叙事散文,用真实的故事记录和描述历史的变迁及现实的变革。这一类散文,作为《故乡在何方》的*辑《回望》,以《父亲的1949年》一文作为全书*篇。第二类以抒情文为主的散文、随笔、议论文。以“故乡”为主题,抒发对祖国、对上海、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中华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海外文化的认知和感悟;赞美上海这座城市给予作者的文化营养,赞颂人世间亲情、爱情、友情的真善美;思考“故乡”与“乡愁”的深层含义,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反思现实社会的问题。这一类散文,作为《故乡在何方》的第二辑《丽都》,代表作有“故乡在何方”等。第三类以探访式游记的形式,把视线从“故乡”延伸至“远方”,聚焦“上海的国际友好城市”。上海是开放型的海纳百川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的文化和文学元素,包括多个方面。由于作者曾经的外事工作经历和翻译职业生涯,作者希望在写作上尝试“游记 纪实”的散文手法,为读者带来亲历“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的一些海外见闻,以便读者能在阅读的愉悦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这一类散文,作为《故乡在何方》的第三辑《薰风》,代表作有《旧金山:太平洋西海岸的明珠》等。2、作品的主要特点基于上述作品结构,正如赵丽宏先生为此书作序中所说,作者的写作涉猎范围较广。本书题材广泛,涵盖了多个方面,其素材主要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积累。读者读散文,喜欢读什么?他们能从散文中得到怎样的阅读满足?是真实的故事?还是感人的佚闻?是优美的词句?还是新鲜的知识?散文作品题材的“广”,或许能为不同口味、不同兴趣、不同年龄的读者提供一种阅读选择。散文作品貌似“散”,但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立意和意境,形式上或平实,或淡雅;或暗涌,或浓重……“形散而神不散”,如能给读者带来阅读亮点,能打动读者内心,能引起读者共鸣,那么,作者的文章就没白写。散文不像小说,散文文体首先要求作品真实、“非虚构”。散文可能没有大的、完整的故事情节,缺少紧张离奇的情节虚构。抒情散文也有别于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在写实方面多是描述一个局部、一个侧面、一个片断。但是,如果能运用好这些不连贯的、片断式的、散淡的素材,写出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相信读者会感到亲切,会觉得更接近他们,会喜欢这种轻松伴随沉重,闲逸而又深情,散淡却可回味的作品。作者希望通过“三合一”这本散文集,为读者提供真实的纪实故事,提供充满真善美情感的优美文章,提供具有广博知识的异域风情视野。概括地说,《故乡在何方》是作者从个人视角出发,观察、思考、描述、讴歌新中国的种种变化以及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一部综合性散文集。作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作品,这本书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纪实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具有红色文化、中华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国际文化的一些广泛要素,这正是它的基本特点和可读性所在。 简介《故乡在何方》的代表作1、纪实散文的代表作《故乡在何方》的*篇《父亲的1949年》,由上海市档案局主管的《档案春秋》杂志于今年8月发表。《翻译是这样炼成的》一文,曾由《新民晚报》以一个整版发表。另有5篇纪实散文已被、或拟将由上海作家协会主办的网络文学刊物《上海纪实》采用(个别被该刊收入年度“纪实精品集”出版),这5篇是:《跨越45年的读书记忆》、《老静安居住忆事》、《巴西的舅舅》、《我家的钟点工》、《寻根的孩子》。以上这些文章主要反映时代风貌,集中在*辑《回望》中。《父亲的1949年》,写的是作者父亲在解放战争中全程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解放战役、解放福建战斗的亲身经历,这位老军人是战争的幸存者。感动人心的是,作者写了父亲那些为了建立新中国而一个接一个地倒在血泊中的战友,他们牺牲在祖国即将解放的前夕。在上海战役中,其父亲所在团的团长胡文杰牺牲在月浦战场(他是整个上海战役中解放军牺牲人员中级别*的),月浦攻坚战异常惨烈,作者父亲头部受伤,未下火线……回望战火硝烟的岁月,作者感念英雄们的奉献。在作者的系列“军旅小记”中,青纱帐、黄河水、映山红……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青春、历练、成长。《山歌里的兵哥哥》除了青春颂,还有英雄赞。这组散文有刚、有柔,回望和平时期的军旅生涯,有读者称“生动有趣”。《翻译是这样炼成的》,主要写作者在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克服困难,历练成长,记录了我国新一代外事翻译工作者的人生甘苦,既有励志的故事,也有人生的感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老静安居住忆事》(原题《老静安居住忆趣》),写的是作者曾经生活过20多年的静安区延安中路一带的生活。通过作者记忆中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反映了时代变化和上海的变化,被《上海纪实》选为“精品”纪实作品。《我家的钟点工》,是一篇现实主义题材的散文。通过三位不同的新、老上海人钟点工的故事,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普通劳动者的命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来工新上海人的生活,从中可看到新、老上海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影子。《巴西的舅舅》,讲述的是海外老华侨的故事。这类反映海外华侨命运的散文故事在本书中还有《寻根的孩子》和《横滨:藏着华人乡愁的地方》。作者通过不同的海外华人命运反映时代变迁,呈现中华文化的根脉以及海外华人的“乡愁”。在浓浓的乡愁中,《寻根的孩子》一文还带出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彭桓武先生年轻时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2、抒情散文的代表作散文不是诗歌,但它可以有诗歌那样的情怀和诗一般的意境。“意境”一直是散文的重要文学色彩,尤其在抒情散文中不可或缺。本书作者的抒情散文,有意无意追求那种特定环境的意境,例如《如风,如云,如影随形》一文,作者写了年轻时在冬天北方部队的大操场上观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影片中一班长牺牲时手握钢枪冻成冰雕,音乐响起,全场肃静,“音乐,如风,响彻在天然的圣殿里;如云,在旷野中自由飘行;如烈焰,燃烧着年轻的心……”。作者又写了7年后的春天,*次走进上海音乐厅,聆听交响乐演奏时想起当年在露天操场看电影的情景,“在我心中,神圣的音乐殿堂可以是金碧辉煌的大厅,也可以是繁星璀璨的露天广场。”这篇散文获得上海市民节、上海音乐节联合举办的“2017音乐中的真善美”征文三等奖。在《如风,如云,如影随形》里,是跨越时空的浪漫抒怀,而在《多雨的江南多情的你》、《西山落日红》里,则是温情脉脉的的咏叹。《四季苏州河》一文,由“苏州河秋色”、“苏州河的冬”、“春到苏州河”、“苏州河之夏”4篇组成,描写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的四季风景及两岸风光,着墨点在于展示苏州河流域的变迁及人文情怀。苏州河的秋,河水的拟人化描写,其意境在于苏州河的变化带给沿岸居民不同的时代感。苏州河的冬,河面传来夜航驳船的声响,梦境中似有水上人家渐行渐远的生活回忆。苏州河的春,娓娓道来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借古喻今,引外寓内,通过河畔新建筑的艺术意境,道出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的新貌。苏州河的夏,用炽热的语句描写河水奔流、夏日里河面上的龙舟赛,那种你追我赶的氛围是白昼的热烈时光,而到了夜晚万籁寂静,从河畔高楼飘出袅袅歌声,则是夏日的另一番意境。家园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就在这有动有静的日子里让人回味。类似以上描写上海的作品,多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上。《四季苏州河》一文由上海普陀区作协和普陀区图书馆联合编辑的《印象:苏州河作家联盟作品集》一书收入,于今年8月出版,作者参加了上海书展的首发式。《故乡在何方》一文,作者把对“故乡”的认识,对“乡愁”的感悟,以抒情的语言写了出来。文中关于父母的故乡,关于“第二故乡”上海,关于“心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的文字,打动过许多读者。特别是作者父母立下遗嘱这段,看哭了不少人。“故乡的云”感动了作者的许多老战友、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和素不相识的读者。“有人说: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而远方是到达不了的地方。现在,我站在上海的高楼上眺望,空中的白云带我望向远方——那些为了祖国独立和民族解放,曾经转战南北的老兵们;那些早年支援“三线”,上山下乡的一代人;那些因为历史原因,被阻隔在海峡两岸的同胞们;那些为了追求梦想,远渡重洋的海外游子们;那些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的农民工兄弟们;那些入疆、入藏部队的军人,那些军人的后代们;那些远离故土,驻守在祖国天南地北的战士们……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故乡的云,飘在哪片天空上?天上的那片云,心中的那首歌,故乡,让思乡的人儿散发出浓浓的乡愁。当微风轻轻吹过,故乡的云,飘在祖国的天空上。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那些为了祖国建设,为了国防事业,为了幸福生活,舍离家乡走向远方的人们,他们的乡愁如白云飘浮在蓝天上,飘在几代人的记忆中。故乡在何方?故乡就在你我的心里,在我们匆匆追寻的前方。”通过思索和写作,作者似乎找到了“故乡在何方”的答案。这段文字被文友转发,他们认为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用“故乡在何方”作为这本新书的书名,饱含着深沉广博的家国情怀。诸如以上的抒情散文,在报纸杂志和新媒体上发表后,读者反映较好,新媒体上的点击率较高,多位编辑反馈:这是因为内容不空洞,文学语言有特色。诗人、散文家赵丽宏老师在为《故乡在何方》作序中写道:“她的文字,如蜿蜒的泉水,,缓缓流过起伏的原野,以自己的清澈映射着斑斓天光。”作者的散文语言,追求自然真诚,情到深处会有发自内心的呼喊和冒出动人心弦的“金句”。不少读者朋友对作者文章的评价是:“行文流水,娓娓道来”,“感情真实、丰沛”,“读来如品茶,回味无穷”……3、游记散文的代表作这部分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写旅途中的“异域风情”(在第二辑《丽都》的*后部分),另一种是写“海外见闻”(主要集中在第三辑《薰风》“探访上海的国际友好城市”系列里)。前者多以散文、随笔的风格写作,而后者多以游记 纪实的风格书写。*种“异域风情”的文章,在描述域外风情的同时,带有一些思索、思考和反思。例如《爱琴海的红白蓝》(关注难民问题),《天鹅湖畔,吃冰激凌的男孩》(反思教育问题),《怒放(隅田川的教训)》(思考环保问题)等。第二种“海外见闻”的文章,重点在于交代上海与这些海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的背景和时间,旨在让上海市民了解这些知识,同时留下纪实文献资料。在描述海外的所见所闻过程中,重点介绍这些国际友城的概貌和历史文化知识,讲述作者亲历的或知道的有趣事情,尽可能开阔读者视野,把上海与世界连接起来。这些文章,例如写西班牙友城巴塞罗那、日本友城大阪、印度友城孟买、阿联酋友城迪拜、以色列友城海法市等,分别发表在去年、今年的《上海滩》杂志的“国际友城”栏目。在《旧金山:太平洋西海岸的明珠》等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些城市形成的历史,着重记述了华人移民在海外艰苦奋斗的生存史。在《哥德堡市:哥德堡号的故事》中,作者讲述了瑞典哥德堡港的航海史以及历史上“老哥德堡号”帆船来往瑞典与中国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故事,介绍了“新哥德堡号”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来访中国广州和上海的故事。在《海法:古老而创新的城市》、《大伦敦:漫步英伦》、《大阪:大阪城的历史和故事》等文中,作者介绍了自己曾经参与这些国际友城开展合作交流的经历。在《圣彼得堡:北方威尼斯》、《萨尔茨堡:探访音乐之乡》等文中,又介绍了近年、近期上海与这些国际友城进行文化、经济、贸易交流合作的一些情况。在《伊斯坦布尔:走在欧亚大陆接壤处》、《亚历山大城:面朝地中海的古城》、《孟买:阿拉伯海滨的见闻》中,作者着重介绍了这些国家的古老历史及这些国际友城的著名文化古迹。在“孟买”一文中,除了介绍印度的古老文明,还客观描述了孟买的现状以及当代印度青年的故事。在《昆士兰:南半球的旅游胜地》、《巴塞罗那:南欧之花》、《奥斯陆:北欧之星》、《鹿特丹:自行车王国见闻》、《布达佩斯:蓝色飘带多瑙河》、《胡志明市:走近南国之邦》、《迪拜:沙漠中的传奇》等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城市风格、当地的旅游资源以及亲历的旅途见闻。作者观察这些友城的环境与人文、过去与现在,写下观感和游历世界各国的新奇喜悦。以上这些故事和史料、各国现状以及友城的发展进步信息,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进一步了解上海的国际友好城市,有助于我们增进与各国的友好交往。 综上所述,《回望》,《丽都》,《薰风》,分别侧重纪实、散文、游记,共同支撑起《故乡在何方》的出版立意。相信《故乡在何方》将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愉悦!欢迎读者关注此书,衷心感谢各位读者! 作者容子 及 出版责编 2019年9月26日 于上海
-
那条巷子并不长杨芳本书为散文集,包括“*是难忘年少时”“那条巷子并不长”“静守喧嚣中的一份淡定”等五个部分,富含里下河地区文化与习俗元素,旨在表达一种对乡土的依恋。同时,从小的切口展开对生活和情感的思索,赞颂真善美,呈现人性中*本真的爱与美好。
-
行走.感悟王照敏行走感悟摄影作品集
-
墨香笔韵杨树本书作者杨树,原为福建教育出版社编审,曾于2007年出版了《编余漫笔——杨树文集》一书,本书系续集,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所写的文章、随笔和一些古诗词。这些文章大多曾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或评议社会现象,或抒发人生感悟,或辨彰学术问题,或探究编辑难题的解决......显现出作者的丰赡的学识和敏锐的洞见,能给现今编辑以启发、思考。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工作生活之余勤于思考、工于钻研,作品凝聚了作者几十年来的心血。
-
青山荡漾夏小暖本书是基于杭州的城市生活和文化,从作者本人的感受出发所作的一本轻松、精美又包含城市历史、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散文随笔。作为摄影师和生活方式研究员的夏小暖对于观看、体验一座城市,有独特而细腻的眼光。她笔下的杭州,既是历史和文化的名片,又是充满变化与活力的新城市。在这里,她漫步、观赏、体验、对话,捕捉新旧文化的碰撞,了解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爱,并将这些一一记录。
-
西高地行记阿来 著多年来,著名作家阿来用脚和笔丈量世界,认知内心。他攀行在雪山之间,仰望苍穹,俯身凝视花草生灵……阿来曾说,行走与写作是他的宿命,于是有了这部行走笔记。从四川到西藏、云南、贵州、甘肃……阿来写大地、星光、山口、银环蛇、野人、鱼、马、群山和声音,完全去除了多余的神秘,但又不忘把读者引向广阔的精神空间。同时,作为一位植物学的痴迷者和博学者,阿来在所有文章中无一不聚焦花草树木。阿来说:“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在《西高地行记》中,每到一处,都会有繁花盛放。
-
沈从文随笔精选沈从文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笔下的湘西世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本书精选沈从文随笔精品近百篇,据其内容分为四辑,其中“湘西”、“湘行散记”两辑保持了20世纪40年代初版时的篇目,以记录湘西风物民俗为主,展示一个真实质朴的原生态的湘西。“人生随记”则是作者对生命意义、自我命运等形而上的深刻思考。“致张兆和”部分,收录的是作者写给张兆和的书信,在表达相思情愫中伴生着对社会人生的慨叹。沈从文随笔语言灵动丰厚,意境恬淡而超然,在温婉的叙述中融入一份独特的生命之思。
-
于是便有了光江丹,张克邓一光-小说评论-文集
-
应愿之地梁凤莲这是一本散文集,梁凤莲将对于广州的关注与思考,在寻常生活的体验中,坦诚地注视生活广州的时间和空间,真诚地注视涵蕴其中的文化与历史,拓展视野,走向世界,探寻城市独特的魅力与韵味,她用擅长的文学表达方式,来歌颂她热爱的家园,歌颂生活及生命。
-
南开学人自述陈洪 编南开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大学,也是一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大学,是一所有着动人故事的大学。《南开学人自述(*卷)/南开故事丛书》汇集了南开大学部分学者自撰的学术经历文章,以发自内心的感受总结长期以来的治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展现了南开学人至诚的育人态度、鲜明的学术个性和不断精进的治学品格。本卷收入在各学科领域有开创性贡献的南开大学学者的自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