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堇荼如饴叶浅韵著本书是云南知名作家叶浅韵推出的独具边地风情的散文集,收文45篇,既有“燕子飞来”“桂花闲落一径秋”的闲适,“家有小姑”“祖母的秘密”“母爱的硬度”的温情,更有书写“新可爱的人”“沉重的托付”的隽永和郑重。透过作品,乡村、城市,人世间的一切吵闹欢喜愁怨,无不包裹着默默的朴素而动人的温情,在昼夜的烟火与灯火中川流不息。诚如书名所示:只要温情以待,苦若堇荼的过活亦能咀嚼如饴;我们无论历经多少苦难与沧桑,对不可知的明天都要满怀希望。这正是作者通过作品所传递的为珍贵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文学的力量。书中插图,皆为作者亲自拍摄。边地的万种风情,恰与文字相映成趣。
-
柏拉图的夜宴武斌本书是作者在世界各地考察著名哲学家、作家和艺术家历史遗迹所写的历史性、哲理性随笔,共36篇,约30万字,并配有约100余幅历史图片。多年以来,作者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参访,也在国内一些地方进行历史文化考察;参观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和艺术家的故居、博物馆、墓地和其他纪念性遗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其中包括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哲学家西塞罗,以及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卢梭,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简·奥斯丁,美国作家梭罗等。作者以精炼、优雅的笔调,描述了这些偏远或被冷落的历史遗迹的面貌,回望了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业绩,介绍了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在这些历史遗迹面前的感动和思考。
-
盈袖丝雨叶良骏 著《盈袖丝雨》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分为隔岸垂萱、兰碧人素、满眼蓬蒿、凝痕残晖、西风扶弦五辑。本书是作者从都市喧闹中抽身和乡土、普魂精神对话的结晶,是她心灵深处“过去时”记忆的诗意闪回。在一篇篇温暖的文字中,家乡于她不是抽象冰冷的词汇概念,而是土地、亲人和一切温馨纯洁的事物和细节碎片,一幅幅南方风情画,携着鲜活的意象、淳朴的情调与十足的地方风味徐徐展开,使过往时光、人情风俗、温馨亲情都被读者尽收眼底。本书格调温暖,笔触流畅,可读性较高,是一部较为优秀的散文作品。
-
林继中文艺随笔选林继中 著本书由一百多篇短文集成,主要是一些学术随笔与散文:有针砭时弊的《文化隔膜》《形象工程》《通俗、庸俗及伪劣“民俗”》、有钩沉历史的《失策:急于黎庶缓于权贵——点评梁武帝》《朱熹一成一败话缘由》、解构文化的《“非主流”问题》《梁启超的识见》以及闲情偶记《论漳州的小吃》《问茶》《小巷》等,或文史,或时事,或游记,触事兴感,随物赋形,不拘一格。
-
周立波经典作品集周立波本文集收录了著名作家周立波关于“时代变迁”与“故土生活”的代表性作品。《山乡巨变》《暴风骤雨》是周立波记录代变迁的经典之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以《山的那面人家》为代表的数篇乡土散文则是他深入生活、扎根故土的经典之作,流露出朴素自然的故土原生态之美。本文集既是周立波文学作品的精华集结,也是一份对周立波先生的独有纪念,从记录时代与怀念故土两个维度为读者提供了完整了解周立波从创作到生活的窗口。
-
慈行三部曲之二徐迅雷本书以“春风化雨,文化化人”为主题,收录作者近二十年来的评论文章和思想随笔。全书分为五辑。辑“人文一脉承”,谈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不同的方式阐释文明的不同维度;第二辑“莳花一犁雨”以具体的事例谈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三辑“艺文一瓢饮”谈当下的人文景观,以及影视艺术对当代人的影响;第四辑“阅读一枝栖”,从阅读体验出发谈对不同文艺作品的理解;第五辑“锦瑟一弦心”谈对不同文化的热爱,诉说呵护文化的心声。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2021 中篇小说卷吴义勤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经典·2021中篇小说卷》选取了2021年优秀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范小青、艾伟、海飞、姚鄂梅、孙频、肖江虹、胡学文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
-
朱自清散文朱自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朱自清散文》为朱自清的散文精选集。本书精选朱自清散文名篇,多为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如《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散文作品可分为写景抒情、念人怀古、批评说理等几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处处可见“实在、平易、纯正、透彻”的风韵,呈现出他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特色。 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她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叶圣陶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程浩 著“难道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我们就要放弃生命的过程吗?” 十年前,刚步入二十岁的程浩,离开了我们。程浩自称是“职业病人”,出生后便没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言他活不过五岁。收到过的病危通知单厚厚一沓,被妈妈用十厘米长的钉子钉在墙上。他坦然、阳光地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在知乎对“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的回答,曾直抵无数网友的内心——“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这条回答的赞同数,至今在知乎仍无人超越。程浩热爱阅读和写作。他无法去上学,妈妈便教他读书认字。读书十年,他建立起了强大的精神世界。对于写作,他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改变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写下的这些文字,则是时间的凝固,是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的精神唯一的永存方式。”十年后,我们将程浩这位把活着当作一种事业的“生命歌者”短暂且璀璨的一生,集中呈现出来,有专栏文字,有知乎问答,有书信和短小说、诗歌创作,也有记录生命最后四年光影的日记,让曾经知道他的人,再次回忆他;让不曾知道他的人,有机会了解他。欢迎你走进程浩的世界。
-
杀虎口长城见证走西口李澍晔、赵昊林、刘燕华 著杀虎口长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杀虎口关建于明朝,是通往内蒙古、新疆的交通要道,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闻名遐迩的杀虎口。古时这里称为参合口,明朝为了抵御瓦剌南侵,多次在此出兵征战,为了震慑瓦剌,明朝皇帝亲自改名为“杀胡口”,此名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西征胜利而归,住在“杀胡口”,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贸易顺利发展,更名为“杀虎口”。慧慧和能能考察杀虎口长城时,在关城附近偶遇神奇“盲人”,了解到杀虎口长城的历史,意外救助受伤的小刺猬,打开关城墙下面的“石窟”,通过时空隧道,目睹了通顺桥上“走西口”离别的一家人,见证了父母的爱;见证了明军士兵击退群狼;见证了丝绸之路的驼队;见证了通商的繁荣景象;目睹了旷日持久的守卫城池的战斗情景;靠智慧、真诚与善良,找到了女娲娘娘的七彩补天石,推开了闯入地球的虎形“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