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随笔
-
中国历代名赋金典吴万刚,张巨才主编中国文学之有赋体,是汉语行文的一个特殊现象。刘师培讲到中国骈文的特点的时候,曾说:“禹域所独然,殊方所未有”(《中国中古文学史》)。骈文如此,典型体亦然。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屈平辞赋,介于诗文之间。《离骚》近于诗,而《卜居》、《渔父》则近于文。到了汉代,辞赋之盛,蔚为大观。有些作品,源于骚体,或谓“古诗之流”;又有些作品,则“纵横之派别,而兼诸子之遗风”(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早期作品,大抵润色鸿业,或兼讽谏。晚期作品,往往述志抒情,或牢骚讥讽。从《子虚》、《上林》到《感士不遇》,再到《刺世嫉邪》,可以观人,可以阅世。这部《中国历代名赋金典》,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其便于读者,自不待言。
-
古文观止今译徐北文暂缺简介...
-
实用大字帖江理平,邓英 编在日常生活中,书写规范美观的文字不仅有利于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也往往可以在不经意中带给人们力和美的享受。中国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发展而依然光彩照人,主要就在于安兼具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功能。即使在硬笔书写及电脑使用十分普及的今天,书法艺术仍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在中国,甚至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能不能写一手好字,至今仍然是衡量一个人文修养是否全面的尺度之一。所谓书法,即是用圆锥状毛笔书写包括篆、隶、正、行、草各种书体汉字的法则,也是一种讲究执笔、点画、运笔、结构、行次、章法、墨法、风格的传统造型艺术。通常要求执笔须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腕部松平,悬空发力;点画须中锋铺毫,笔笔送到;结构要笔画间和谐呼应;章法行次要错落有致,气息贯通,以及表现书者的审美情趣和个性。为了让初学书法者有一个良好的起步,我们编选了这套《实用大字帖》,请书家从古代名帖中选出常用的特别精彩的字例,按笔画、结构的序列编排,便于读者由浅入深,循序掌握;各字例一律配印演示行笔过程的副图,有助于读者理解、练习。本帖选自唐颜真卿七十一岁时的代表作《自书告身》,它是颜传世楷书的唯一墨迹,读者可以从中直接了解颜字的本来风貌。颜真卿,字清臣,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曾任平原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平叛殉职,人品书品,为世所重。书法初学褚遂良,又从张旭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正行书均自开天地,其楷书世称“颜体”,与柳公权有“颜筋柳骨”之说。颜早年书风用笔庄重雄厚,细横粗竖,蚕头燕尾,结体相背,气象开阔,晚年用笔清颈健硕,易方为圆,老辣自在,结体相向,气势磅礴。对当时后世影响极大。《自书告身》的用笔方、圆兼施,横、竖画藏锋逆入,不露起止之迹;转折时提笔调锋暗过,不显顿挫之迹;撇、捺均均有力,顺势送出,不突出燕尾蚕头;点、钩、挑也诸法并用,呼应顾盼,雄劲浑圆,十分适合初学者临习。
-
古典诗词讲演集叶嘉莹著在众多中国古典诗词的评赏者和研究者当中,叶嘉莹教授可谓慧眼独具、自成一家。她把中西方诗论融为一体,在思想与艺术两大评判标准之外,更着眼于中国古典诗词兴发感动的特质。本书以阐发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为经,以对两宋著名词人词作的赏析为纬,旁征博引,汪洋恣肆,可谓深得中国古典诗词精髓的典范之作。
-
清词丛论叶嘉莹著清词之盛,号称中兴,其作者之多,流派之盛,以及其对词集之编订整理,对词学之探索发扬,种种方面之成就,固已为世所共见。作者对唐宋各名家词的论述,早已经为世人所知;清词之讲述,为其延续。这一册清词选讲所收录文字,为作者在课堂中讲授时的录音整理而成。本书收录了作者8篇关于清词研究的论稿,其中多来源于作者多年在各大学讲学之讲稿。这8篇文章主要为《从云间派词风之转变谈清词的中兴》、《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尊爱情词之美学特质》、《从一个新论点看张惠言与王国维二家说词的两种方式》、《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清词的独到见解。
-
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著诗歌之发展,乃是从古朴转入繁复与修饰,律诗的形成为其重要的分水岭。本书所讲述之汉魏六朝诗即可称之为我们常常说的“古诗”。作者在对其诗歌讲述之要旨作一详细讲解之后,对汉魏六朝诗风和各重要诗人作了一一论述,涉及的诗歌与诗人即有:古诗十九首,建安时期诗人代表曹操、曹丕、曹植,正始时期诗歌代表阮籍、嵇康,等等。这是对汉魏六朝诗歌作出的一次全面的大检阅。全书由绪论(主要谈论诗歌的感发特质及中国诗体的演变)、古诗十九首、建安诗歌、正始诗歌、太康诗歌、时代风气以外的两位诗人(傅玄和陶渊明)、永嘉诗歌、元嘉诗歌九章连缀而成。其以紧紧把握时代发展之脉搏,行文流畅淋漓、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为特点,特别适合大中学生及其他古典诗词爱好者阅读。
-
唐宋词名家论稿叶嘉莹著本书为作者与前辈学人缪钺合作共同撰写《灵谿词说》之个人部分内容专集。在作者所有文集中,本书有其特殊意义,此意义一言以蔽之,乃文章体例之别致:全书每篇文论,首先以个人读词之心得为主,分别写为韵文形式的论词绝句,内容包括对词体特质之介绍,对词人之论评,对某篇词作之赏析,等等,先以绝句综括所欲议论之要旨,然后再以散文展开做详细说明。这本《唐宋词名家论稿》系四川大学历史前辈学人缪彦威教授与我合作共同撰写的《灵谿词说》我之内容的专集。《灵谿词说》的写作,对我而言,有两点极可纪念的意义:其一是遇合之可贵;其二是体例之创新。
-
卢照邻集校注(唐)卢照邻著;李云逸校注本集正文以及附录史传、遣事、年谱、诸家评论一律以新式标点断句。诗文之篇幅较长者,均按文意分段。注释条目之设,原则上以一逗或一句为单位。注文旨在究明出处,诠释词义,说明有关的人事、地理、典章制度。或有用典之处,虽注出典故而句意依旧难明者,或语似浅显,意实深曲,未易索解者,则亦略释大意。有袭用前人成句或略加点化者,概指明其脱化所自。至于常见词语,则一般不注。值得一读。
-
韦应物集校注(唐)韦应物著;陶敏,王友胜校注前言 韦应物(七三三?—— 约七九三),京兆杜陵(令陕西西住东南)人。韦氏世为三辅著姓。应物六世祖复,澹於名利,前後十被徵辟,皆不应命。北周明帝即位,礼敬甚厚,作诗赐之,封为逍遥公。五世祖冲,仕隋为民部尚书。高祖挺,唐太宗时历官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等官职。曾祖待顺相武后,官吏部尚书。唐代,民间流传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俗谚,韦应物就是这个显赫家族中的一员。但是,到应物的祖、父辈,家道已经逐渐式微。应物祖韦令仪,只担任过司门郎中、宗正少卿等中级职务。至应物的父亲韦变,旧史中已经没有记载,仅唐朝名书录提到他曾官「少[敞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韦变仕途并不通达,但他和他的兄长韦鉴、銮子鸥,都以绘书驰名於世,见诸张彦远历代名书记等纪载。至於韦应物自己,他在诗中一再说自己「家贫无旧业」(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在能烁阳令後寄居澧上善福精舍,能滁州刺史後寓居滁州西涧,能苏州刺史後寓居苏州永定寺,都没有回到杜陵,可见他在老家已经没有丰厚的产业了。总之,韦应物出身在一个有着显赫家世和隐逸传统的世家大族,但是,他却属于这个家族较为贫寒而又富于艺术修养的一支。 韦应物约生於开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天宝六年(七四七)左右,年十五,因门荫得补三行,成为玄宗的御前侍卫,陪侍从游宴。後来进入太学读书。安、史乱起,曾避难居武功等地。大约在肃宗时,曾为河阳从事。代宗广德中,为洛阳丞。永泰元年*七六五*,因惩办不法军士,被讼去官,闲居于洛阳同德寺。大历四年(七六九),南游扬州。後为河南府兵曹参军,大历八年,因病去官,复寓居洛阳同德精舍。九年,为京兆府功曹参军,摄高陵令。十三年,为邓鲧令。次年,京兆尹黎干获罪,应物坐为干所引荐改栎阳令。旋称疾辞官,寓居澧上博福精舍。建中二年(七八一),除尚书比部员外郎。三年秋,出任滁州刺史。兴元元年(七八四)罢任,闲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七八五),起为江州刺史。三年,入朝为尚书左司郎中。四年冬,复出为苏州刺史,约七年;罢任,居于苏州永定寺,大的此後不久,卒於苏州。一次又一次地出仕,一次又一次地罢官,闲居佛寺,这就是韦应物所走过的人生道路。 韦应物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前後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面对著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的急遽没落,大多数时人茫茫然不知所措,他们的诗歌虽然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但大都局限于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表现自我的主观感受!追求悠远的韵致,内容相对贫乏,风格趋于纤弱,缺乏盛唐诗歌那种干时济世的激情与豪迈爽朗的气度。但在大历、贞元时期的众多诗人中,韦应物却卓然不群,自成一家。他去世後不久,白居易就推崇他的五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兴与九书),唐末司空图将他与王维并称,後人更将他与陶渊明台称「陶韦」,与柳宗元并称「韦柳」,又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 严羽沧浪诗话列举唐诗诸体中,就有「韦柳体」,王渔洋更奉他的诗作为「神韵」的典范。可见,在唐诗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韦应物有着重要的地位。
-
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杨力著我国著名作家杨力教授,经过数十年呕心沥血,在科技书的撰写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后,又在文化、科学、文学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杨力教授独立完成的《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丛书》是我国首部论著体形式,首部集文化、科学、文学为一体,首部囊括文、史、哲、医、自然科学成一套的大型综合文化巨著。全书把中国五千年以来灿烂的传统文化作了纵深的阐述,展示了中华民族瑰丽的文明智慧和辉煌的文化历程。全套丛书共分三部:《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共550万字。三部书皆内容博大、论述精深,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之作。全书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有较强的可读性。尤其观点新颖,创见性强,对各阶层读者都极有启示。因此,这套书既是一部极有珍藏价值的学术精品,又是一部雅俗共赏、读者面极广的大众书籍。该书的出版,必将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是这套丛书的第一部,共250万字,分上、下两册。全书对中国炎黄文化作了精湛的阐述,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瑰丽的历史画卷。该书以系统论述和专题探讨的形式,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典籍、人物、哲学、思想、宗教、艺术、文字……皆作了纵深的阐述,该书包括11卷,22篇,136章。《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是这套丛书的第二部,共170万字,分上、下册。全书对中国华夏科学作了深刻的阐述,展示了中国五千年传统科学不朽的魅力和独特的探索规律。全书内容丰硕、论述独特,遍涉谋略、思维、智慧、辨术、军事、名著、经济、建筑、方法导论、多种自然科学、医学、生命科学……各章阐发皆很有启迪性,是一部论述以东方特色探索自然规律的集大成著。全书有15卷,30篇,171章。《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是这套丛书的第三部,共132万字,分上、下册。全书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了精辟的阐述。展示了中国五千年古典文学瑰玉的艺术风采。全书内容丰富,论述精采。中国古典诗、词、赋、散文,凡经典之处无不列入赏析,撷选入内。全书文笔优美,写作新颖,历代名家的艺术特色都作了精湛的评析,全书共11卷,86章。全书写作新颖、风格独特,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素质将有深远的意义。以上三部巨著,洋洋550多万字,文图并茂(共500幅图)内容博大,气势恢宏,集中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堪谓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著。尤其全书文化、科学、文学皆出自一个作者之笔,充分展示了融汇贯通、纵横千里的优势,...[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