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远行以后: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

远行以后: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4-01

ISBN:9787806504857

定价:¥1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1936年鲁迅开始远行时,人们最初面对他的背影,首先认定的,他是一位“青年的导师”,一位“被压迫民族与民众的代言人”。胡愈之的一篇文章的观点是可以代表左翼知识分子与日趋左倾的青年对鲁迅的体认的:“真正的伟大的民族作家,一定是被压迫的人民大众的代言者。从整个中国文学史看来,能够深刻地理解人民大众的痛苦和要求,能够真正表现一个伟大的民族的喜怒哀乐,而且能够代表着他们,向一切民族敌人,作不断的抗议和思想斗争的,这样的民族作家,除了鲁迅先生,几乎再找不出第二个。”邹韬奋的一篇文章则强调,鲁迅是“民众心坎里公认的领袖,不是借权势威胁可以得到的,不是借强制造作可以得到的,是由于永远刚毅不屈不挠的为大众斗争的事实所感应的”。——这或许是历史派定给鲁迅的一个角色吧。但“导师”、“领袖”与“代表”这类称号却是鲁迅自己所一再拒绝的。他同样看得很透:“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鲁迅早就向许广平诉过苦:“我好像也已经成了偶像了,记得先前有几个学生……(对我)说道:你不是你自己的了,许多青年等着听你的话!我曾为之吃惊,心里想,我成了大家的公物,那是不得了的,我不愿意。还不如倒下去,舒服得多。”现在鲁迅真的“倒下”而且远行了,但人们依然将他作为“大家的公物”,而无人顾及他自己是否“愿意”…………
作者简介
暂缺《远行以后: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作者简介
目录
远行以后——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1936~2001)
副编(鲁迅的命运与其他)
鲁迅的命运——2002年12月12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鲁迅是谁:世纪末的回答——读《鲁迅新画像》
用活着的白话,说现代的,自己的话——为“北京大学哲学系'97学术文化节推荐书目”而写
生命的两次相遇——我与鲁迅的《腊叶》
因鲁迅而结缘——我与北大
寻找走向“鲁迅世界”的通道——陈方竞《鲁迅与浙东文化》序
文学本体与本性的召唤——叶世祥《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序
精神火种的传递——读王吉鹏和他的学生的鲁迅研究论著
有人在默默地研究——一袁荻涌《鲁迅与世界文学》序
坚守我们的信仰,在今天的中国——读裘沙:《新诠详注(文化偏至论)》
《求乞者》细读
鲁迅作品导读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