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
-
惠特曼诗歌精选评析胡山林 主编本书对惠特曼的“赏析”,指导思想上力求做到两点: 一、忠于原著,尽可能准确理解“文本中的惠特曼,而不牵强附会,郢燕说;二、要求赏析者全身心投入地阅读、体验、分析、品味,尽可能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的要求决定了本书的写作既要从文本出发,从作者的时代、社会、经历出发,又不做繁琐的考证,而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兴发感动,注重作品所激发起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我们的意图是想表达当代中国青年是如何理解如何接受惠特曼的。我们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在于惠特曼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当代青年走向惠特曼,接受惠特曼。我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
塔杜施·鲁热维奇诗选塔杜施·鲁热维奇塔杜施·鲁热维奇(1921― )不仅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剧作家和作家,他在战后创作和上演的一系列荒诞派戏剧在波兰具有无可争议的代表性,在西方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根据波兰文艺界的定论,他是继十九世纪中叶曾长期担任波兰作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作家雅罗斯瓦夫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之后,创作门类最多成就最大的作家,他那数量极大而又丰富多彩的作品已成为波兰二十世纪文学的经典。 鲁热维奇1921年10月9日出生于波兰罗兹省腊多姆斯科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他在腊多姆斯科中学读书时,就开始发表诗作。1938年,因家庭经济困难,中学不得不提前毕业。翌年年初,他考进了日罗维策的一所林业中学,但在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后,他又辍学了。此后他在腊多姆斯科的政府机关里当过职员和联络员,在索拉特金属工厂里当过工人。1942年,鲁热维奇在国家军军官学校(由当时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在国内开办)学习了一段时期后,第二年便参加了国家军游击队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他不仅参加过瓦尔塔河和比利查河的涧叉之间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游击队的战斗,而且还主编过报纸《武装行动》,负责部队里的教育工作。由于他在这时期的爱国行动和他在争取波兰民族独立斗争中的突出贡献,战后他曾获波兰军队奖章,1974年获国家军伦敦十字奖章,1981年8月15日在明山又获“暴风雨”行动勋章。 1944年,鲁热维奇以萨蹄尔的笔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歌、散文和幽默作品集《林中回声》。1945年,进入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学习艺术史。1946年,出版了诗集《一小勺水,讽刺作品》。1949年大学毕业后,曾迁居克拉科夫省的格利维采县,从1968年至今,一直定居在弗罗茨瓦夫。鲁热维奇真正处女作诗集《不安》出版于1947年,这部诗集中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波兰战前和法西斯占领时期的社会现实,因为在思想和艺术风格上表现了新异的特点,受到了波兰评论界的重视。翌年他又出版了诗集《一只红手套》。此后连续发表了诗集《五首长诗》(1950)、《正在来临的时代》(1951)、《诗和画》(1952)、《平原》(1954)、《银穗》(1955)、《微笑》(1955)、和《一首公开的长诗》(1956)等,这些都属于诗人早期的作品。从1958年出版的诗集《形式》开始,到后来的《和王子谈话》(1960)、《绿玫瑰》(1961)、《普洛斯彼罗的大衣里什么也没有》(1962)、《第三张脸》(1968)、《皇城》(1969)、《心灵》(1977)、《受了外伤的短篇小说》(1979)、《浅浮雕》(1991)、《永远的片段》(1996),一直到2003年出版的两部诗集《灰色地带》和《附录》都属于诗人中期和晚年的作品。 鲁热维奇的诗歌创作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含意深刻,诗人善于运用比喻、象征和艺术典故,或者采取以景移情,情景交融以及拟人化或拟物化的描写,赋予他的作品浓郁的诗情画意,使读者欣赏到其中艺术的美,感受到其中回味无穷的至真至理。鲁热维奇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多次阐述了他的诗学观点。他崇尚创作自由,认为“现代诗歌就是为了自由的呼吸而战斗”。但他同时指出: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艺术家们要有责任,创造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现实,反映生活,特别是要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他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比做一棵大树,把诗人比做一群孩子,孩子受到大树的保护,爱在它周围唱歌跳舞,人民的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泉源。诗人曾经谦虚地说:我的诗什么也不解释,什么也不说明,什么也不排斥,它不包容一切,实现不了人们的希望。
-
莎士比亚评价文集裘克安编这里收集了作者历年所写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章的大部分;除开头的一篇及附录的两篇之外,均按发表时间排列。作者对戏剧表演没有多少了解,关于莎士比亚作为演员和剧作者作者没有什么发言权。作者所做的只是抓住实实在在的书面材料,向国内读者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以及提供他的著作的原文和相当详细的注释。谁要是想严肃地了解莎士比亚的原貌,就不可能离开这些过硬的书面材料。他处在英国十六、七十世纪之交,资产阶段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圈地运动、清教徒向美国殖民的转变时期,他的思想也处在新旧斗争的状态。再加之他写作的绝大部分是戏剧,即借众多角色之口发言的诗剧;连他的十四行待集也是隐含着编的故事。我们很难肯定地说哪一句话是莎士比亚出于他自己内心的真心话。
-
脑袋里的小矮人 可爱的魔鬼先生(奥地利)涅斯特林格著;夏阳译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是奥地利当代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不少小说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被拍成电影,还多次被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等非德语国家搬上银幕。本书收录了他的《可爱的魔鬼先生》和《脑袋里的小矮人》两部代表作。小姑娘安娜父母离异,法院将她判给了爸爸。一天,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头戴紫色帽子的小矮人从安娜的耳朵钻进了她的脑袋。安娜吓坏了,使劲掏耳朵,小矮人也没有从她脑袋里钻出来。从此小矮人住在了安娜的脑袋里。小矮人知道安娜的所有想法,随时毫无保留地加以评论,并且提出各种建议。安娜怎么办呢?她能不能接受小矮人的意见呢?本书的故事要多精彩有多精彩……魔鬼是生活在地狱里的居民,他们是一个大家族,拥有共同的姓氏:魔鬼。地狱的魔头叫卢齐费尔,他的妻子是女魔头,名叫伏尔米拉莉娅,他们有一个被人忘掉了名字的老魔祖和无数臣民。女魔头见不得人间的幸福,便派小魔鬼贝尔茨去人间搬弄是非。来到人间的贝尔茨策划了一系列魔鬼行动,但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贝尔茨没有完成任务,激怒了女魔头,她和老魔祖一起去人间要把他抓回地狱……
-
你一生应诵读的50首诗歌经典黄智鹏诗歌,是心灵的歌唱…… 诗歌是涓涓流淌的清清泉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诗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让我们的生命也洋溢着融融绿意。 不同年代的人们,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共同发现了诗歌的魅力,他们或者柔声低唱,或者欢快跳跃,或者慷慨悲壮地来抒写着生活、爱情、自然、理想、人生…… 无数对感情对自然的吟唱就闪耀在这美好的诗篇中,无数对生活的深刻感触与感动都流露其中……每次读到诗歌,看到那短短长长的句子,心里总会有一丝悸动,一些感动,因为诗歌可以融化我们冰封的心灵,打开尘封在心底的那份回忆、曾经的美好和刹那的感动。是诗歌让我们找回我们心底最真最纯的部分,我们的灵魂也在这一片片的诗歌中得道了净化和提升。 本书精选了中外50篇最具经典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思想性的优秀诗歌。内有名家评价,作者介绍,诗歌赏析,延伸阅读,趣闻轶事等内容,图文互动,应情应景,声情并茂,身临其境。阅读本书,你既能看到中国诗人含蓄的感情流露,也能看到外国作家的热情与奔放;既能看到女性的空灵与柔婉,也能看到男人的奔放与洒脱;既能细细品味其中的诗情画意,又能了解诗人鲜为人知的趣事……
-
古今名诗选编许叔良 编本书以唐宋为主,各个时代、各种流派的优秀诗歌作品兼收并蓄。在选入的444首作品中,有晋隋以前的诗歌12首,营诗212首,宋诗106首,元诗7首,明诗33首,清诗35首,现代诗人作品39首。这就概略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诗歌风貌。
-
中国印度诗学比较郁龙余《中国印度诗学比较》从诗学发生、诗学家身份、诗学阐释方法、诗学传播形式、审美思维、味论诗学、庄严(修辞)论诗学、韵论诗学、艺术诗学、经典诗学例析、诗学现代转型、比较诗学等12个方面,比较中国和印度诗学的异同,分析阐述其生成原因及学理启示。以中印诗学为比较对象,又时时以西方诗学为参照。视域宽广,观点新颖,见地独到,立论公允,同时具有很强批判性。全书令人耳目一新,渗透出2l世纪中国学术的新气象。《中国印度诗学比较》从诗学发生、诗学家身份、诗学阐释方法、诗学传播形式、审美思维、味论诗学、庄严(修辞)论诗学、韵论诗学、艺术诗学、经典诗学例析、诗学现代转型、比较诗学等12个方面,比较中国和印度诗学的异同,分析阐述其生成原因及学理启示。以中印诗学为比较对象,又时时以西方诗学为参照。视域宽广,观点新颖,见地独到,立论公允,同时具有很强批判性。
-
升起来吧!像太阳一样!拱玉书本书分为五章,从不同角度对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进行了解析,同时提供了以韵文为主、散韵结合的史诗全文汉译,并在译文中附加了学术含金量极高的大量注释。与以往西方学者的相关著作不同,本书突出显示了以下三个特点:1)对文本进行新的阐释和解读;2)以文本为根据对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某些概念进行阐释和解读:3)对几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在西方学界展开的关于苏症状尔史诗的讨论和争论进行梳理和评估。本书吸收了中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对许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评析的同时提出了不同观点,对《史诗》中涉及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而且言必有据,引用了大量原始资料。本书颇具学术性、理论性、资料性及可读性。
-
总是估算及其他诗篇(美)卡特 著,张子清 译在这本动人、范围广泛、个人感情浓郁的诗集里,吉米·卡特给我们开启了他非常隐蔽的思索的内心世界。《总是估算及其他诗篇》充满讽刺的、有时甚至是辛辣的幽默,带着令人感到温暖的柔情,洋溢着感情炽烈的关怀,出自政治意识和感觉意识的关怀。一个令人怀念的打猎伙伴最后的日子。为一个勇敢的豪侠女子送葬的穿着毛甲克的摩托车骑士之行列。一位父亲之死及其儿子的怀念。教导一个儿童钓鱼艺术和生活艺术的一位富有自尊心的黑人老妇。对他的夫人罗莎琳暖人心窝的称赞,她的微笑“依然使鸟儿忘记歌唱/也依然使我忘记听见鸟儿的呢喃”。一个想改变一座顽固小镇习惯的羽毛刚丰满的政客。就是在这一个个的形象里,我们看到卡特相信诗歌教导他知道“艺术最好从不加粉饰的事物中得到”。正是在很久以前积累的认识“总是估算”使他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在艺术、政治、友谊各方法)必须平衡,而这种认识渗透全书。《总是估算及其他诗篇》这里的插图系卡特的孙女所作,这是一本将使读者感到动心、有趣、惊奇和欣喜的诗集。
-
纪伯伦经典诗歌(黎巴嫩)卡里·纪伯伦 著;本书编委会 编译唱响凡尘的千年圣歌,震憾世间的百年经典。本书为汉英珍藏本。我想要确定,非常确定,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是我的最佳贡献。——纪伯伦纪伯伦的文字真是奇妙,它满足了个别心灵的不同需求,哲学家认为它是哲学,诗人称它是诗,青年则说:“这里有一切蕴涵在我心里的东西。”第年人说:“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宝藏。”——《芝加哥邮报》背对太阳时,你只能看到你自己的影子。世上只有两大要素:美和真,美在情人心中,真在耕者臂里。人间的葬礼或许是天使的婚礼。我从健谈者那里学会了静默;从狭隘者那里学会了宽容;从残忍者那里学会了仁爱。但奇怪的是,我对这些老师并未心存感激。愿望是生命的一半,冷漠是死亡的一半。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在爱里一切都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