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
-
牧歌维吉尔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作品被视为神话典故、历史百科的源头,在荷马之后,他开创了一种新型史诗。在其笔下,史诗脱离了在宫廷或民间口头传唱的传统。他给诗歌注入了新的内容,对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牧歌(插图珍藏版)》是维吉尔早期代表作,创作当时他年仅三十上下。本书由10首短诗组成,被奉为拉丁语文学典范。这10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古罗马时期美好的田园风光、宁静的牧人生活与美妙的爱情故事,文字凝炼,想象瑰丽。书中特别收录了著名古典学者摩西·豪道什的导读,他详细讲解了《牧歌(插图珍藏版)》背后的传说典故及文学意义。本书汉英对照形式,英译文由英国诗人C. S. 卡尔弗利译出,另配有法国艺术家马塞尔·韦尔特的精美插图,呈现出诗意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和美感,体现了图文并重的艺术风貌。
-
日本中古和歌500首姜文清日本中古——平安时期(782—1192),是和歌繁荣发展的时期,不仅出现了众多的名家名歌,也出现了多部体现时代歌风、又别有个性特色的敕撰和歌集。本书编选、翻译、阐释了该时期212位作者人的505首和歌(1.古今集 142首;2.拾遗65首;3.后拾遗 79首;4.千载 45首;5.新古今47首;6.金叶36首;7. 词花 37 首;8.后撰29首;9.其他:新勅撰、玉叶、私家集等 共25首)。其中的23以上的和歌,约近350首以上为首译!古代的《万叶集》重视感动,即动情的吟咏和接受;《古今集》等中古和歌集,更讲求理趣,即心智的表现和领会。歌作的题材,多有春梅花、夏杜鹃,如此这般的华贵之雅趣,体现出纤细的季节感。更多地奠定了所谓的日本文化情调。
-
美国超验主义诗歌选张慧琴 编译暂缺简介...
-
忠贞之夜[美] 露易丝·格丽克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中文版诗集,曾获得201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集包含24首诗,以奇异的想象、灵敏的观察和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亲情、爱与创伤的故事,其中透露出诗人强大的思辨力和建立内心秩序的能力。
-
我将宇宙随身携带[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著,程一身 译作为葡萄牙国宝级诗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佩索阿以迷人的“异名书写”筑造了一个富饶神秘的宇宙,他一生创造了众多异名者,各自拥有不同职业、个性,属阿尔贝托·卡埃罗为重要。卡埃罗是“自然诗人”“客观诗人”,被其他异名者尊为大师,一生大部分时光在农庄度过,有着金头发、蓝眼睛,是个孤儿,只完成了小学教育。本书收录卡埃罗创作的所有诗歌,包括《牧羊人》《恋爱中的牧羊人》《牧羊人续编》三部分。卡埃罗写诗希望不带任何哲学思想,只要真实地看待万物,强调以感觉把握自然,而反对思想式认识:“我观看,事物存在。我思想,只有我存在。”
-
在春天走进果园[波斯]鲁米(Rumi) 著,博集天卷 出品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1207—1273年),常简称鲁米。波斯诗人。被联合国评价为“属于整个人类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 鲁米的诗歌里,既有晒太阳般的单纯快乐,也有星空般的浩瀚之美。这些诗歌更总能击穿事物的表象,直达灵魂深处。当现代文明的坚硬外壳将我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不畅的时候,鲁米的诗,像一股吹来内陆带着咸味的海风,帮我们化掉那层硬壳,通往光芒四射的自我深处的门。 但丁、歌德、黑格尔、泰戈尔、弗洛姆、阿巴斯、多丽丝.莱辛、麦当娜都曾受其影响,而在中国,像畅销书作家张德芬也曾大力推荐鲁米。 本书是鲁米经典《在春天走进果园》典藏升级版。出版二十余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震荡,深深触动和影响了数百万人,堪称现代人躁动不安生活的心灵《圣经》。
-
爱的哲学[英] 雪莱著 吴笛译《爱的哲学》以雪莱诗歌的创作年代进行编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生、自然、社会。社会主题的诗歌,具有向往自由的激越的情感;自然主题诗歌,具有感觉上的可触性和物质性,并有着强烈的泛神论思想;人生主题的诗歌,是其心灵发展的记录。雪莱在社会、自然、人生这三个主题方面,都为世界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乘着歌声的翅膀[德] 海涅 著 杨武能 译暂缺简介...
-
幸福的渴望[德] 歌德 著 杨武能 译歌德以他七十多年的生命写成的数以千计的诗歌,加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宇宙的恢宏深邃,自然的仁慈博大,时代的风雷雨电,人生的幸福痛苦,还有爱情的离合悲欢,统统得到了表现。正因此,歌德的成功之作才那么情真意切,自然感人,内涵深沉、丰厚。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德]茨威格著 韩耀成译全书共收录了茨威格*负盛名的四篇小说,分别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昂的婚礼》《国际象棋的故事》,茨威格在前两篇小说中用精彩文字记录了自己对女性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女性感情和思想的理解和尊重;在第三篇《里昂的婚礼》中,他歌颂了年轻男女的纯真感情,谴责了大革命中恐怖统治对人民的压迫;在*后一篇《国际象棋的故事》中,茨威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纳粹威迫下不屈不挠的主人公,表达了自己对纳粹必被打倒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