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作品
-
在光的诞生之地田暖 著本书是中国当代诗人田暖近年来优秀诗篇的结集之作。诗集分“在光的诞生之地”“养育光芒”“成为光”“辉光流转”“万物闪耀”五辑,既有代表作《儒地》《请美,请统领着那些美》等,也有新作《灯》《春山在望》等,共收录诗人一百三十余首佳作。诗集以儒地为精神原乡,奏响历经磨难、饱经忧患的诗人对万物的歌唱,既有对外在社会和生活空间的延展,也有对内心和精神世界的凝视和深情触摸,呈现出一个时代的生活景观、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予人以希冀、温暖和爱。
-
西溪河下陆陆 著本书收录诗人诗作200余首,全书共分6辑,首辑以组诗《从街角看过去》为主,展现了诗人对城市街道的空间、意象、日常生活等的细察和感受;次辑组诗《西溪河下》用昵称入诗,游戏中藏身世之慨;三辑《酒城令》直抒胸臆,兼具沉重与洒脱;四辑《划船去看你》记旅行户外之趣,寄情物我之间;五辑《小瓢虫的叹息》成诗较早,笔致清新,意趣隽永;六辑《意外的白鸟》则多为同题,友人酬唱为古体,互动之间自有诗意存焉。诗作兼有典雅与奔放,紧贴生命脉搏跳动,绕过事件,直击真相与内心。
-
裂变李欣蔓本书灵活地将诗歌与小说、散文的艺术方法相融合,用诗的语言讲述乡村“裂变”故事,开拓了一种新形式的乡村诗歌抒写,呈现谦和澄澈、清醒反思、热切向往、痛苦叩问、挥之不去的另类乡愁。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一方百姓的生活改善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品既有生活细部的本真精细,又总体呈现出史诗性的效果,时间尺度和空间坐标印证了诗歌的语言功底和精神食粮,最终汇聚成无可替代的地方志。
-
煤炭书马亭华本书聚焦工业文学中煤炭和煤矿工人的题材,以煤为切入点,全景式展现煤炭地质工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深情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煤矿新气象,集中展现了新时代煤矿工人奋力拼搏的智慧、有情有义的担当、敢为人先的卓越品质。全书共五卷,诗人充分实地调研,深入工业采掘一线,详实掌握了手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分类、文学提炼,挖掘出丰富的煤炭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人文艺术价值,诗人追随煤炭历史的脚步,探寻煤矿的前生今世,为现代诗学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地域经验和生动鲜活的文化佐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摇旗呐喊,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文学艺术上的诗学价值。
-
亦川的诗程泉璋《亦川的诗》是亦川“泛滥”系列的诗集。收录了作者近五年来的二百余首现代诗作品。《亦川的诗》讲述了作者在各地漂泊时经历的悲喜事件,并融入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透露着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引人感概……
-
陌生的孔子余志刚《陌生的孔子》是读书的产物。到底需要把多少本厚如砖块的书读薄、读透,才能写成这样一部明心见性的书?中国士人向来把读书明理作为毕生的功课,当无数个体的思想穿透金灿灿的典籍,有多少成规陈说被注入了新的血液。李贽曾言,著书立言是一种“障”,“障”魅人也误人,这就需要读书人葆有“祛魅”的觉悟和能力。这种觉悟,是指独立精神;这种能力,是指批判的勇气和内省的力量。
-
寻找词的光芒谢克强诗人谢克强的一部诗集,由《行走的风景》《艺术之光》《寻找词的光芒》《风从故乡来》四辑组成,共119首。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或以多彩的颜色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或以睿智的目光审视缤纷多姿的文学艺术,或以沉潜的方式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寻找生活的诗意与词的光芒,或以游子深情的回忆重塑故土的存在。所有这些,诗人却以自己独特的发现与创造,融壮美柔美于意境、融思想情感于意象,作诗的诠释。
-
诗韵我心曾琼青本书是一部讴歌社会新风新貌的诗歌作品。全书以现代诗为主,兼有小量古诗,共分四辑。辑“诗话中国”,第二辑“诗韵兵心”,第三辑“诗意人生”,第四辑“诗记庚子”。本书从爱国情怀,军旅情缘,人生感悟,以及在庚子年抗击新冠病毒中的感受等方面抒发个人的情感。诗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一部诗意盎然,充满正能量的好作品。
-
钢厂孙方杰 著《钢厂》是一部工业题材的长篇诗作。作者以20世纪80/90年代工作于钢厂的亲身经历和生命体验为基础,通过描绘展示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工人工作奋斗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采用诗歌、散文诗、手记三位一体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以完成对个人的青春芳华和民族历史上一个八面来风、热烈奔放的时代的深情回望与致敬。诗集以诗歌深入钢铁的内核,以散文诗将内核外围的情感延续,以手记记录发生在钢厂里的诙谐故事,三种文体互为转换。作品在《山东文学》《诗选刊》刊发后,被誉为“一幅充满着个体与家国运数的精神画卷”。
-
泉边 路也路也 著诗集《泉边》,是诗人路也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一本诗歌精选集,共收入了100首诗。诗集按照写作时间顺序编排为三辑,其中近三四年以来的新作占了二分之一篇幅。这是一些具有鲜明个人语调的诗篇。这些诗,有对个体情感的记录,有对于亲情的眷恋和对于死亡的书写,抑或涉及日常生存之境,还有对于地理漂移的兴趣,更多的则是对于故土风物的持久注视……其中,持续不变并始终贯穿的线索,是对于大自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