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作品
-
雪落土墙村胡中华 著本书为重庆诗人胡中华的诗歌自选集,收录诗人近些年创作的诗歌近200首,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曾在文学报刊公开发表。全书分为“土墙村”“小谣曲”“小亲人”“新作坊”“桃花山”“青竹溪”“小大爱”七部分,以自然、风景、村庄为主线,以诗人的记忆、怀念为手段,写土墙村的日常生活、人情世故,土墙村人的梦想、追求,构建了一幅多元且丰富的乡村图景,表达出诗人对故土的深爱。诗人以“小”切入,由“小”及大,由“我”及人,虽抒写个人的命运、情感和复杂的内心变化,但以独特的诗句、投入的情感打通了有着类似经历、类似情感的人们进行心灵交流的通道。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性特征,也具有独特的超越性。
-
在山水的怀抱里陈广德 著江苏诗人陈光德的一部诗集,汇集了讴歌家乡的诗篇200余首。全书分为四辑,“沭河之光”,赞美家乡的水,沭河是新沂的母亲河,泽被这片肥沃的土地;“青山不老”,赞美家乡的山,马陵山是新沂的父亲山,是新沂人脊梁的象征;“后河老宅”,写窑湾,即诗人的老家、诗人成长的地方;“月夜回流”,记录诗人在家乡的土地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诗人将其一贯唯美的风格,融入家乡情怀,以明白晓畅新的笔调,誉家乡之人,状家乡之景,观家乡之物,描家乡之秀,绘家乡之美,凝家乡之思,抒家乡之情。
-
叶长海诗文选王淑瑾本书是由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王淑瑾主编的叶长海教授的诗文选集,以作为叶先生从教60周年的纪念。本书的诗词是从叶长海先生所作300多首作品中精选出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咏唱祖国建设事业的艰辛与成就,以及文艺交流、师友往来等。文章大多是从叶长海先生已出版的几本文集中选出。这些文章都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等报刊及专业杂志中发表。这些文章是叶长海先生数十年间所写的文艺散文及文化随笔。多数文章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充实,而且可读性较强。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前辈学者数十年间的生活阅历、艺术实践及思想历程。
-
乌江集子衿 著本书是重庆诗人子衿的一部个人诗集,以乌江作为主要观照对象。诗人对乌江有着特殊的情感,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感悟去揭示乌江及乌江文化的神秘力量。她的作品关注自然、历史、文化、诗歌、爱情,主题向上,向真,向善,向美,深深表达着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赞美。乌江及其文化成为子衿诗歌的底色,她以这种情感、底色作为参照,回望自己的经历,梳理自己的情绪,打量自己的人生。一些诗作即使不写乌江也延续着作者从乌江文化中获得的精神营养和人生思索。
-
倒叙时光程度《倒叙时光》是一本诗歌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诗歌两百余首。本书大多以时间为序排列,穿插一些陈年往事,大多数的诗都离不开作者对童年、青少年时期的追忆,但主题依然离不开乡情、乡恋,以及写不尽的乡愁。作者认为,时光流逝,无法挽留,所以决定从一首诗进入,用文字搭建一条时光隧道,来回穿梭,回到初始的从前,找寻走失的童真,记录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中青年时期的迷茫和外出打拼的一道道印痕等,这些都化成诗行,汇聚成了本书。
-
银鞍白马度春风马悦豪 著《银鞍白马度春风》系一名在校中学生创作的诗词集。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群体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对未来的憧憬探索、对情感的萌动思考等等。有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又有的青春理想。作者马悦豪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市文翁石室中学一名高三学生,本书所选诗词系其14岁初二至18岁高三创作。全书共分四辑:辑《莫叫西风唤我忧》所选诗词多表达关于历史未来,家国情怀等;第二辑《为我暂作人间花》多系关于成长反思,迷茫探索等。第三辑《清风吹盛眼中情》多表达关于情感思念,追忆离愁等;第四辑《一番清雨落山岗》多系对生活所感,咏物咏人等。四辑共选诗词70余首,每辑标题均选自其中某首诗词中的一句。这些诗词真情率性浪漫优美,想象丰富清新脱俗,格律平仄词工韵美。作者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诗词创作方面具有天赋才华。富有敏锐真诚的赤子之心,富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银鞍白马度春风》诗集的出版,有益于从另一个视角了解当代中学生群体所思、所梦、所想。同时,对于推动中国古诗词的创作、感受诗词的巨大魅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
火车快开李娟著名散文家李娟的首部诗歌结集。会离开与会到来的火车,森林洞穴里的旱獭,发现万有引力之前的一颗苹果,以植物生长的速度在大地延伸的“我”……种种意象制造了一颗隐秘瑰丽的语言星球李娟的诗文隐藏着大量隐喻和密码。华丽、轻盈,诗性盎然,想象腾飞
-
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安琪此书是诗人安琪三十年诗歌创作的精选集,作者大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先是故乡的“长诗福建安琪”,后成为北漂的“短诗北京安琪”。其身上的先锋性、女权主义、独立的思考能力,体现在她的诗作中即为清醒的问题意识和重新确认俗见事物的与众不同处。 全书分为四辑:辑一 第三说,辑二 菜户营桥西, 辑三 邮差柿, 辑四 在历史中。前期的诗是激情洋溢,《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是她这个阶段的代表作,到北京后,诗词记录下了她的困顿、迷茫、生存压力,《极地址境》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反响强烈。
-
致敬阳光申润民 著诗人申润民的一部诗集,是妫川文艺基金资助项目之一,收录了诗人歌颂自然、行吟人生的诗歌百余首。申润民的写作风格比较直接也相对传统,多直抒胸臆,毫不避讳地说出对人生、对自然、对亲人的爱。诗人既关注身边的细枝末节,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书中既有对家乡的土地的歌颂,对过往的岁月的缅怀,亦有对自然的四季的描摹。言为心声,修辞立其诚,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有一颗充满了真善美的诗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敏锐度。
-
和雪一起融化丞墨关于诗集《和雪一起融化》 本书收录了诗人丞墨近年来创作的122余首诗作。丞墨的诗歌,用唐诗、宋词、元曲古典文化,加上现代散文形式的创意,以温婉的诗词与柔美的文字,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读丞墨的诗,使我想起了法国一个女影星:苏菲·玛索。神秘、迷离的性感,仿佛水与火的交融。如果以季节来表示,她的诗似乎略有萧瑟的深秋之感;如果为她的诗寻找一种颜色的话,我想应该是在轻纱掩映之下的朦胧的紫色。诗人一直站在内部世界与外亮部世界的交界处,那应该是一个人的灵魂所能放置的最佳方位。她的诗里有太多内在的直觉,几乎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个巨大的黑暗,然后诗人试图去突破它,寻找到一个有光的出口,穿过长长隧道而终于走出来。这使得她的诗里有了阴影的美学效果,有了因遮蔽而产生出来的直观的阴郁、隐秘,积聚的力量越是潜藏则产生出的能量越大,外冷内热,因克制而浅淡的表情之下,是炽烈。她从原始的本质的混沌的力量中,却产生出了秩序,她以含混的说不清的诉说方式,却达到了生动而可靠的效果。在具体的手法上,诗人又把这种混沌或阴影转化成了文字的繁复,诗中有一种片面的、甚至病态的不均衡之美。诗人先天带着脆弱的敏感,用第六感官写诗。她总是想表现出那原本不能表现的,她总是想触摸那原本无法触摸的,于是她写出了一些极端个人化的精微的感觉,她的诗不是爽脆斩截的,不是明晰的,甚至缺乏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那种亲和力,她的诗是粘连的,高冷的、暖昧的、怀疑的,甚至还带着一丝傲娇,正由于此,这使得这些诗作具有某种不可穷尽性。爱、悲痛、死亡、迷惘、恨,这些千古不变的东西,诗人很擅长写它们。作为一个女性,尤其是敏感的女诗人,性别本身以及这个社会人文环境都会给带来困扰和艰难,可以选择直接反抗和叛逆,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应对,比如,丞墨选择的方式是,把它照原样写出来,同时在她那里处理成了貌似认可并且屈服,这种认可和屈服并不是投降,而是像接受并携带上某种轻微毒素因而产生抗体那样,具有了免疫效果,结果是反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具体说来,她的那些与女性本身有关的诗作,当涉及女性自己生命情感中的挣扎,她会带出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恰恰是以这种接近自我毁灭的方式,她成功地达到了对于女性身份和困境的突围和超拔。《一字一字,敲打着灵魂》《欲望——罂粟花》都是这方面内容的佳作,像核裂变一样的内心的挣扎和痛楚,都被处理得非常具象而可感。那首《折一段思念》是写母亲的,她写了母亲大半生像西西弗斯反复推动那块巨石那样重复劳作的无价值以及悲哀,写母亲何尝不是在写自己,何尝不是在写全天下至少是中国社会所有的女人?男作家写母亲与女作家写母亲,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中国作家尤其是男性作家大都有恋母情结,对比一下中西方,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的作家,像我们中国作家这样从古至今写母亲的作品数量如此巨大,写故乡其实也大多是在写母亲,弑父加恋母,甚至连朱自清的《背影》里那个父亲的形象其实也具有了母亲的特征,那个背影更像是一个母亲的背影。很多男作家在写母亲的时候,那种赞美和颂歌里总让人隐隐地感觉到有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鼓励甚至要求全天下女性都去继续自我牺牲的阴谋诡计。而丞墨这首《折一段思念》里才包含了女性对女性的真正的怜恤,还有一种不平与无奈,隐含了一声叹息。那首《家的方向》,以及另一首《沉默的方向》,是间接地来写女性,写他者。一个菜卖水果的小贩,一个普通的甚至底层的女性,因为信仰,整个人生似乎都变得高大上,虽然她在宣扬自己信仰时过于霸道,但她找到了自己的大Boss,这个世界因此而被超越,甚至她把这个世俗世界打倒了,还有连没有给她带来所谓幸福的女性身份都被超越了,在她的苦难里是有盼望的甚至是有欢喜的。诗人并没有做出评判,只是客观地写了出来,稍稍在结尾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困惑,这个人物本身就挺有意思。 丞墨的诗歌,就仿佛从头到尾都通上了电流,令阅读者会产生猛然触电之感。这一定不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果,理由只有一个:她就是这样一个生命,她只是忠实地把自己写了出来。 丞墨的诗歌风格非常明显,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某种个人风格,特点包含优长,也会包含局限。越是娴熟,越是到了需要警惕之时。无论从内容还是手法上来看,这样的诗,如果一口气读上很多,就会渐渐发觉出一些单调,她的诗歌面临进一步地生长和拓展,其实还可以写得更综合一些,或者换个词,更“共和”一些。她的诗句里似乎还需要一股“风”,从句子中间吹过,风飘飘以轻飏,让诗获得飞翔的能力。在这本诗集里,记录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内心世界,记录了一个拼搏努力工作的人,一个披星戴月闯荡江湖的人,一个工作失败挫折、爱情失败,人生在低谷中艰难跋涉、失去方向的人,正如诗人所说:“为了好好地活着,为了能够生活得好一点点,我们要经历多少苦难、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呢!这就是人生。人生不过是在修行中历练着自己的耐力,忍力,坚强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一个正的能量,支撑着我们好好地活着,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时光。” 丞墨,北京人,国际企业经营管理学博士毕业,曾在日本从事教学工作十余年,婚后移居苏州工业园区,曾做过二家企业的负责人,后辞职回家,专事写作,以诗歌与小说创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