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试读
美文
国学
书库
导航
中国古代作品
婉约词
惠淇源编注
本书选唐五代以至晚清257家词人的作品518首,有作者简介、注释、评解、集评。
楚辞校释
王泗原著
楚辞是我国诗歌史上继诗经之后的又一瑰宝。研究自汉刘安开其端,继起者代有其人,遂使楚辞研究渐成专门之学。本书作者三十年前有离骚语文疏解行世,尔后覃思竭虑,续有所获,尽平生之力,着成本书。本书用语法、训诂、古音、文字、校勘的方法,从语法角度作训诂,辨正文字音读之讹误,决嫌疑,明是非,考证精当,自成一家,是近年来楚辞研究的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新订《人间词话》 广《人间词话》
王国维原著;佛雏校辑
王氏一生治学,约分三期。早期(1897年以前,海宁)习举业、旧学;前期(1898—191l,上海、南通、苏州、北京)主要治哲学、诗学;晚期(1912—1927日本京都。上海、北京)主要治古史学。其中前期又分为第一时期(1898—1907,即从进上海《时务报》社工作到发表《(三十)自序》,宣称“疲于哲学”),治哲学兼及诗学;与第二时期(1908—1911,即从发表《人间词话》到辛亥东渡日本),治诗学浸及史学。《人间词话》属于王氏前期第二时期的诗学代表作。它标志着王氏新的诗学体系的基本构成,在打通中西文学壁垒,架设古代诗说与现代诗论之间的桥梁方面,显出了自己的特色:《人间词话》虽仍继承诗话、词话的传统形式,实已突破了这种形式的局限。它输进了自己时代的新方法、新内容。它是一种中西“合璧”而又独具个性的新产物。《人问词话》并不限于谈词,它已涉及诗、曲、戏剧以至整个文学。它成了王氏一家艺术论的主要部分。也正因此,本书在这一《词话》的基础上,又从王氏《遗书》及其他材料中,搜辑整编成《广》,作为原《词话》的一种重要的辅翼。《人间词话》。就其作为新的诗学体系言,大抵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诗的本体论,2.诗的创作论,3.诗的鉴赏论,4.诗的发展论。就中第一项实为王氏诗论中轴,其余三项均簇绕、拱卫这一中轴。也正因此,本书《新订》部分与《广》部分,均依此四论编排条目。这篇序言,作为对王氏诗论及其基本结构的一种探索,也就从这四论着手,分别加以考察。
诗经鉴赏辞典
金启华等主编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集之一。《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代,自西周初年到东周春秋中叶,也即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到公元前六百年左右,为五百年的歌唱。本书将《诗经》305首诗悉收入。每首均配有白话译诗。原诗居左,译诗居其右。译诗凡采用已发表(出版)者,均注明“采用某某某译诗”;凡未注者,译诗作者则为该鉴赏文章的撰写者。一书原则上采用一首诗一篇鉴赏文章,个别为合并赏析。本书注释原则上作词注。难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注音。本书使用简化字。必要或特殊情况下,酌用繁体字和异体字。本书附录有三:《诗经学常识》;《历代研究著作目录》。
王右丞集 孟浩然集
(唐)王维著;喻岳衡点校(唐)孟浩然著;喻岳衡点校
王维与孟浩然在中国诗歌史上常被相提并论,并以他俩为代表,形成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这主要是就其描写内容多为山水风光与田园生活而言的。虽然王、孟的遭遇、诗风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两人都有较高的成就和独特的贡献,在诗歌艺术风格上又有着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并且两人在当时和对后代诗歌创作都发生了较大的影响。
谢宣城集校注
(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
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齐梁时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内容是,继前人已辟的蹊径又有所拓展。在表现形式上,除上承建安以来渐辞采、偶对和用事而踵事增华以外,又进而讲求声律。齐谢脁,字玄晖,南朝齐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婉丽多姿,尤以山水诗为最擅长。他是当时继谢灵运,鲍照之后最优秀的作家,人称“小谢”,在中国文学史上不着重要的地位。这次整理出版的《谢宣城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本子,内容包括校、注、集说、附录四部分。诗赋以吴骞拜经楼本、文以严可均《全齐文》为底本,并用十多种本子作样勘。注释为《谢宣城集校注》的主要部分,重在疏通文义,证引典实。集说则辑录前人对谢氏诗文所作具有参考价值的评论。附录收辑了谢脁作品的佚文、序跋、诸家的综合性评论。传达室记以及校注者新撰的《谢脁事迹诗文系年》。
唐诗一万首
抱犊山人纂
予披览《全唐诗》,洋洋乎五万余首,叹其宠博,复嗟其芜杂,不禁指爪骚痒,勾画一过,五分留其,或问:“取舍有则否?”曰:“有亦不甚精严,略举其要如次:李唐一代,凡名家名作,一概珍重留存,然其人由隋入唐成名在隋者舍之,在唐者取之;其人由唐入五代成名在唐者取之,在五代者舍之。此其一,非名家名作,其数甚夥,则于诸家各择可取者若干首,用收森罗万象之效。亦有其人名不见经传而诗亦暗淡者,则尽舍不录,此其二,归属不明之诗作,或列于此人名下加注‘一作彼人’,或于彼人名下重复列入此诗作,若非名家名作,亦舍之”。或问:“然则经汝勾画之余,是为《全唐诗》之缩本?”曰:“然。此举线纯属兴之所致,本不欲示人,有书坊主人来求付梓,盛情难却,遂付之兜抱而去。此书本无名,彼立名为《唐诗一万首》,一万者,取其概数,来询予意,予唯唯。”
宋词一万首
抱犊山人纂
予勾画《全唐诗》,得一万首,书坊主人兜抱以去,复来求《宋词一万首》,以为匹配。予蹙额曰:[勿来罗皂!]彼缠喋不休。不得己,取唐圭璋先生所纂《全宋词》,二分取其一。既成,诣唐先生处求教,不料先生竟于一月前作古。经征得先生遗属首肯,玉成斯事。缅怀先哲,掩卷怃然。辛未春抱犊山人志
中国古代散曲史
李昌集著
诗词曲是中国古代韵文的三大分支,历来对散曲的研究比较薄弱,目前正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本书为我国第一部中国散曲史研究专著。全书视野开阔、立论严谨、资料详实,澄清了传统的“曲为词之变”观点,提出“词曲同源异流”说。全书分为为三卷,运用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各个层面把散曲放在整个中国古代韵文系统中予以审视,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史写作模式。本书对其他文学门类的研究和建立文学史研究的新体系、新方法,也有所启发。
全明文
钱伯城等主编
暂缺简介...
上一页
下一页
读书导航
出版图书
古籍/国学
文学艺术
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
生活时尚
科学技术
教育/教材/教辅
少儿
工具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