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品
-
宋词三百首全解(清)上彊邨民 编,王景略 解《宋词三百首全解》在对朱孝臧的选本加以注释、语译、赏析之外,还对许多作品进行了“对照阅读”,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等名篇佳作,朱孝臧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选入,本书将其放入“对照阅读”,使读者既能深入理解,又能拓展阅读。
-
怎样用韵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用韵问题是创作传统诗词的一道关键门槛。《中华传统诗词经典:怎样用韵》收录了《中华新韵》、《诗韵举要》、《词韵简编》,是一本简易便携的韵书,方便读者在居家旅行中随时查阅。其中《诗韵举要》、《词韵简编》原为繁体字,此次改为简体字,但保留了可能产生混淆的一些繁体字型。
-
许你一首昳丽的词杨晓影 著宋词中,轻描淡写的多是有些凉又有些美的故事。一个偶然的遇见,一场盛大的倾心,一次断肠的分离,一段蚀骨的相思,每一个瞬间尽是永远。宋词,更像是一朵被施与魔力的花,春日是浅浅淡淡的粉嫩,夏日是炽热妩媚的火红,秋日是萧肃镂空的碧青,冬日是霜寒凛冽的煞白,每一个侧面都是美,纵然有一天她凋零香消玉殒,灵魂的翅膀,依然会带着不知深几许的深情,越过万水千山,走过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厚度,抵达世人柔软似水的心底。
-
唐诗不妨这样读徐昌才 著《唐诗不妨这样读》由四大板块组成,分别是“唐诗类读”、“唐诗对读”、“唐诗悟读”、“唐诗新读”。唐诗类读主要是从某一角度切入,比较多首同类唐诗,或意象,或题材,或情思,或语言,深入钻研,细细咀嚼,求同辨异,挖深拓广,以求开阔思维,激发联想,以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求深度理解,情趣演绎。唐诗对读主要是比较鉴赏两首具有某些联系的唐诗,可以是一个诗人反映两个不同时期心情境遇的诗歌的比较,也可以是两个诗人反映同一题材内容的诗歌的对比。对比的内容,因诗而定,因势而别,或主旨,或感情,或语言,或情韵,或形象,或意境,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通过对读诗歌,辨析异同,突出特征,拓展内容,强化对诗歌同质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对诗歌异质的感受和体会。唐诗悟读重在一个“悟”字,突出随性、随意、随情,自然散漫,不拘格套,合理延伸。主张“大唐诗”与“真生活”的水乳交融,让唐诗溶解于生活,让生活洋溢诗意。唐诗新读重在一个“新”字,尽量不重复前人观点,尽量不迷信权威解读,尽量不架空品鉴诗歌。用古典诗情注解现代生活,用现代生活演绎古典诗情。纳兰词全解(清)纳兰性德 著,梦远 编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现存词作349首,刊印为《饮水集》和《侧帽集》,后多称《纳兰词》。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并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字里行间,真情天然流动,饱含着美好的感情和纯真的激性。 本书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纳兰性德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性德是情深不寿的最佳典型,生命短暂却拥有很多故事。他用词章抒写自己所有的故事,一首首小词似乎信手拈来,却能掀起读者内心深处巨大的波澜。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漩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里。唐诗三百首路莎,袁海荣 编著文化是一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谈不上实现伟大梦想。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为基础。复兴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传世经典”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装帧精美的书籍,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升华,是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再体验,是开启实现“中国梦”之门的一一把钥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黄小京 著《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是为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素质教育教材,旨在通过较为系统的古典诗词曲的阅读和鉴赏,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味,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撑。《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分总论、意象篇、意境篇、意旨篇、表述篇、修饰篇和格律篇7个部分。《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方法,即理论阐述简,作品分析详。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由读懂而至于读好、读出妙处。宋词三百首(清)朱孝藏 主编,王思熠 主编《宋词三百首全解》在参考前人成果、顾及宋词发展脉络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等要素基础上编选而成,所编选的宋词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篇章,也有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是目前宋词选本中最为全面的作品之一。配有精美的插图,做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 编选,思履 主编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而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诗歌创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在唐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涌现的诗人有2000多家,流传下来的诗作近5万首。唐以后,虽然诗人辈出,诗作大量涌出,且不乏名家精品,但总体上缺乏唐代诗人及其诗作中的那种情致与灵气,在艺术手法和题材领域上缺乏突破,故后人称诗、引诗多以唐为标准。本书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网罗唐代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现。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本书增设了相关辅助性栏目,除对难懂的词语进行注释外,还对部分难字进行了注音;赏析部分介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诗作的意境和写作特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作品的意义。你需要做的只是跟随本书走入唐诗美丽的世界,感受至美意境,体验诗情人生。唐诗三百首全解(清)蘅塘退士 编,王景略 解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亮丽的风景线。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世称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孙洙鉴于当时通行诗歌选本《千家诗》“工拙莫辨”,因此决定编辑一部唐诗选集取而代之。在继室徐兰英的协助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编成《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七十七位,总计三百余首诗,包括五言古诗、乐府、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诗人选择上,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都有入选,体现了唐诗各个时期的精髓之作。《唐诗三百首全解》对孙洙的选本加以注释、语译和赏析。《唐诗三百首全解》文字清新,观点独到,使读者既能深入理解,又能拓展阅读,不使读者学诗时有偏颇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