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品
-
历代诗人咏寒食明清诗词集候清柏 等主编介休以“三贤故里”名闻遐迩,是介子文化的发祥地。认定介休何以堪称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是寒食清明节的源发地,除在历代的史书典籍中有确信的凿论外,行将付梓的《历代诗人咏寒食清明诗词集》中也能随处寻出充分的证据:“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绵山烟高标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绵山经月火不灭……留与千年作寒食”;“寒食千年遗世俗,介山百里始封侯”;”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仔细品读古代诗圣们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我们非但能感知到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血有情,诗中有影有魂,诗中有哲有理;我们还可感知到古代寒食节的来由,节日的盛况,节日的氛围,节日的流变过程等;我们甚至还能从诗品神韵中感知到先民们对伦理道德的求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寒食清明节传承了千秋,寒食清明诗词则是先民们在节日活动中创造与积累起来的传世的不朽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凝结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感情,承载着华夏子民的血脉,凝聚着民族思想的精粹,也传承着万古不朽的中华情与中华魂!
-
安徽近百年诗词名家丛书·还轩词丁宁 著暂缺简介...
-
十四行诗和南朝乐府朱国荣 等主编《十四行诗和南朝乐府》以宽阔的视野向读者传递国际国内的艺术专业信息和艺术知识。内容丰富,尤其强调可读性,图文并茂,文字深入浅出,既是专业人士的参考读物,又是非专业人士的休闲读物。
-
宋诗导读张福清 主编《诗书教育系列:宋诗导读》打破“文”与“史”长期分家的格局,建立起以“文”为主而兼融“史”等多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结构。此著既名为《宋诗导读》,当然应是以作品阅读为主的。因此,诸如帮助学生理解典故、疏通语义的恰当注释,对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主旨与情感、意境与艺术的正确导读,便构成了全书的主体。福清凭着他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该著这些最基本的部分都是做得较准确、妥当而又得体的。然而,我认为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为学生进行作品导读时,十分注意将文学史的有关知识融合进去。这主要体现在:在注释的题注(常常是全诗的第一个注释)中,注意将该诗创作的特殊背景或动机较具体地加以交代;在导读中,注意将作品所涉及的相关文学史料,尤其是历代诗论对该作品的著名评点介绍给读者;而在作家介绍中,更注意根据作家的重要性,分别对其主要生平事迹及创作特色作或详或简的叙述。这样,每篇作品阅读的各个环节便都与文学史这个大视野紧密结合,使学生对单篇作品的阅读理解由点而上升至面;对每个作家多篇作品的前后连贯之阅读理解,便构成对此一作家作全面立体理解与认识之完整系列;而对全书多个作家的连贯阅读理解,则必然构成对整个北宋诗歌从文与史结合上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作整体的把握。全书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方面,可谓用心良苦而又不拘一格。例如,在重要作家的作品阅读完成之后,书中常安排一个“阅读延伸”,或介绍该作家的其他著名作品,或对该作家作品的思想倾向、艺术成就及特色作提纲挈领式的综合性介绍,或开列对此一作家相关的研究文献书刊目录,使学生对该作家的认识和了解也延伸至一个更深更高的程度;又例如,配上极具作家神情个性的画像,都无不与诗歌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及作者的人格精神相照应,便于增强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得到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欣赏与陶冶,从而达到纯文学分析所难以企及的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
诗经辞典杨合鸣 编著本集合杨合鸣教授的诸多《诗经》研究成果,是国内不可多见的《诗经》研究辞典。全书收入《诗经》单字2810个,复音字(含篇名)1311个。是供读者研读《诗经》的一部工具书。
-
中华朗诵经典诗文大全集明德 主编经典是那些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文章,经典是那些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作品,经典是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著作。中华经典囊括了中华民族最为本真的宇宙观、人生观、世界观,从问天到咏梅,从离情到别恨,从修身到齐家,从治国到平天下……它记录了从古到今历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它传递着人类的普世情怀、生命意义和终极追寻,它蕴涵着滋养后人高尚品行的丰富特质,而这些,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食粮。 古人无论写诗还是作文,都是构思、修改与朗诵同时进行,写成后自吟自赏,以获得意境美与音乐美的双重艺术享受。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诗为文都要“吟”。古代诗乐不分,诗与词都配合乐谱歌唱,后来诗词逐渐脱离乐谱成为独立性的书面文学,但字词仍然保留着声调和谐、节奏鲜明、韵律铿锵的音乐性。曼声长吟、抑扬顿挫,就能把诗词的音韵美和内在的情趣意境表现出来,收到感发兴起的艺术效果。因此继承和学习朗诵,十分必要。本书分为“中国古代经典诗文”和“中国现代经典诗文”两部分,书中既有黄钟大吕般激越的诗文、清新隽永的咏怀文章,也有饱含哲理的精妙小品。把大浪淘沙、积淀成金的经典依循时光脉络编纂罗列,便成了一条历史长河,它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走来,历经秦汉风华、魏晋风骨、大唐气象、宋元词韵、明清义理,直到当代,与世界各国文明交相辉映。
-
畏庵集·匊庵诗文集(清)李象坤 著,蔡听涛 点校暂缺简介...
-
唐诗宋词鉴赏华文兄弟文化公司 主编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美学范式,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深受各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唐诗宋词把我国古典诗歌音律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黄杨集(元)华幼武 撰,华仲厚 等编《黄杨集》六卷,元华幼武撰。华幼武字彦清,号栖碧,常州路无锡州人,世居梅里乡之隆亭,随曾祖父友闻迁堠阳。华氏为无锡着姓,先祖华宝,东晋义熙末,其父豪将戍长安,谓宝曰:“须我还,当为上头。”后城陷。华宝奉父之言,终老未冠婚,以孝行闻天下。《南齐书》卷五十五、《南史》卷七十三有传。父铉,又名也先,一作野仙,字子举,仕元由宿卫授都功德使司都事,谢病归,殁年二十六。昊郡陈谦撰行述,义乌黄潘铭其墓。母陈氏名明淑,一抚孤持家,矢志守节,至正二年(一三四二)获旌表。昊县俞贞木有墓志,邑志入列女传。华幼武生元大德十一年(一三零七)十月初六日,卒明洪武八年(一三七五)正月十八日,得年六十有九。俞贞木撰《栖碧处士圹志铭》,常州府志、无锡县志有传。
-
历代绝句精华全解艾治平 著本书原名《历代绝句精华鉴赏》,完成于距今二十五年前的1986年秋。当时同类书的销路逐年下降,“山雨欲来”,担心着这本书能否顺利问世。不料事出意外,一年后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初版即印二万二千九百册。后来一再重印,至七年后三版共印三万五千五百册。这次承蒙百花文艺出版社重排再印,我将书浏览一遍,发现辽金元明清近现代部分篇目过少,不足以反映当时诗歌(绝句)的现状。圈內人都知道,过去流行着一种说法,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并反映在教学和科研上。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大抵如此。其实清词从数量说十倍于宋词:从质量说,也堪可媲荚宋词(我在1999年上海学林出版社《清词论说》中已有说明)。最近一位资深古代文学史教授对我说:清词无论数量质量都在宋词之上。这次除删掉唐诗清诗两三首,并于辽金元明清近代部分增加七十余首,如今这本书包容情况如下:古体绝句十四家15首唐代绝句八十四家166首宋代绝句四十五家81首辽金元代绝句十四家20首明代绝句二十六家35首清代绝句四十三家82首近现代绝句二十家29首总共二百四十六家428首这次总共增补新写绝句74首 另外,对每位作家的简介都作了查实核对和不同程度的修改。并对《前言》原辽金元明清近现代部分的论述作了彻底的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