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法学家茶座(第12辑)
作者:张士宝 主编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ISBN:9787209041089
定价:¥1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期茶座继续对法律热点问题进行聚焦。2006年的世界杯以“齐达内撞人事件”画上了一个不太完美的句号。当关于这一事件的种种议论和猜测散去,法学家做客本期茶座,用法律之维将世界杯与法律进行了完美嫁接。杨宗辉教授在其《对刑事司法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从世界杯“齐达内撞人事件”谈起》一文中,将国际足联对马特拉齐的处罚,看作是“开创了足球历史的先河——首次对比赛球员间的侮辱性语言进行正式处罚”,并由此联想开来,对刑事司法改革中权利及其价值的选择和权衡发表了独到见解。《“面子”本不只是一张皮——写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后》一文也从足球游戏联想开去,阐述了民法典中“人身权编”的优先地位以及刑事诉讼中维护被告人人格尊严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引进”三位法学家的举措是近期法律领域的热点问题。面对种种叫好或质疑之声,当事人之一何家弘教授站了出来,在本期茶座中讲述了他的“挂职”心态,自己“只是一个业余的官”,而 “挂职”也不过是“一种新的业余生活”,并呼吁“倘若在一个国家的官员中多一些法学家的身影,那么其法治的进程肯定会加快”。本期茶座为法学院学生“量身订做”了几篇精彩文章。《人生何处不选择——赵秉志教授访谈录》中,赵秉志教授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法律人生中的八次重要选择,并为年青同仁们提出了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十条建议;《中国需要精英》一文的作者,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教授为刚刚踏入法学之门的年轻学子提出了殷殷希望;吕岩教授则以精彩的文笔带领法律学子去领略教授的魅力。众多茶座的老顾客再次来本期茶座捧场。《宪法投票结社舆论:为什么和用什么代替枪》是李琦教授第十辑中《持枪与驾车》的姊妹篇;尹曙生老师在第10集中带我们见识了耶鲁第三百届学生毕业典礼后,本集中又将带我们去感受拉斯维加斯的“风采与丑陋”、“光明与黑暗”;刘笃才教授的《海瑞应无恙》与其第9辑中的《张汤的悲剧及其启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任东来教授《塔夫脱与美国最高法院办公楼的建设》一文可以看作是第8辑中新春鹰研究员的《在美国最高法院旁听审判》一文的续篇。另外,江平教授的《欣慰与担忧》、徐国栋教授的《哦!黄包餐》、周大伟教授的《走近中国:美国总统的奥德赛》、吴丹红的《中国证据法学第一人》也是茶座之外别无觅处的经典篇目。
作者简介
暂缺《法学家茶座(第12辑)》作者简介
目录
【卷首语】何家弘 别茶与“别法”
【法治漫谈】江平 欣慰与担忧
郝铁川 法治二题
赵万一 法律为什么会受到非议
李 强 关于如何缓解社会冲突的理论与对策
杨宗辉 对刑事司法改革价值趋向的反思——从世界杯“齐达内撞人事件”谈起
柳经纬 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条文化问题
【法学札记】邓正来 邹立君由“中国理想图景”引发的思考与言说——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谈起
侯欣一 中国需要精英——写在2006级新生入校之前
杨小强 寻找法律的思想源泉
【法苑随笔】王欣新 闲话法院判决书的上网公开
张军 也谈上访与“闹事”
张进德 “面子”本不只是一张皮——写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后
【身边法事】 王明锁 电子眼与中西生命权法文化视点
高峰 餐桌上的司法文化
李琦 宪法·投票·结社·舆论:为什么和用什么代替枪
【名家访谈】楚 卫 人生何处不选择——赵秉志教授访谈录
【史海钩沉】刘笃才 海瑞应无恙
吴丹红 中国证据法学第一人
周大伟 走近中国:美国总统的奥德赛
【法林逸事】徐国栋 哦!黄包餐
任东来 塔夫脱与美国最高法院办公楼的建设
【域外法制】朱伟一 “轻舟已过万重山”——美国律考感想二三
尹曙生 道不尽的拉斯维加斯
【茶客论剑】郭敬波 法律该不该阻止“网络追杀”
熊红文 废除死缓,刻不容缓
傅达林 “命案必破”是对实体正义的虚幻追求
路见 论“茶座”的功能
【聊斋闲话】吕岩峰 教授的魅力
杨涛 法学家挂职高检的昭示
何家弘 我的“挂职”心态
【书城夜话】徐雨衡 建构农村问题的法学
米健我信仰,因我敬畏——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译序
【何博士信箱】 读者来信四封
【法治漫谈】江平 欣慰与担忧
郝铁川 法治二题
赵万一 法律为什么会受到非议
李 强 关于如何缓解社会冲突的理论与对策
杨宗辉 对刑事司法改革价值趋向的反思——从世界杯“齐达内撞人事件”谈起
柳经纬 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条文化问题
【法学札记】邓正来 邹立君由“中国理想图景”引发的思考与言说——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谈起
侯欣一 中国需要精英——写在2006级新生入校之前
杨小强 寻找法律的思想源泉
【法苑随笔】王欣新 闲话法院判决书的上网公开
张军 也谈上访与“闹事”
张进德 “面子”本不只是一张皮——写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后
【身边法事】 王明锁 电子眼与中西生命权法文化视点
高峰 餐桌上的司法文化
李琦 宪法·投票·结社·舆论:为什么和用什么代替枪
【名家访谈】楚 卫 人生何处不选择——赵秉志教授访谈录
【史海钩沉】刘笃才 海瑞应无恙
吴丹红 中国证据法学第一人
周大伟 走近中国:美国总统的奥德赛
【法林逸事】徐国栋 哦!黄包餐
任东来 塔夫脱与美国最高法院办公楼的建设
【域外法制】朱伟一 “轻舟已过万重山”——美国律考感想二三
尹曙生 道不尽的拉斯维加斯
【茶客论剑】郭敬波 法律该不该阻止“网络追杀”
熊红文 废除死缓,刻不容缓
傅达林 “命案必破”是对实体正义的虚幻追求
路见 论“茶座”的功能
【聊斋闲话】吕岩峰 教授的魅力
杨涛 法学家挂职高检的昭示
何家弘 我的“挂职”心态
【书城夜话】徐雨衡 建构农村问题的法学
米健我信仰,因我敬畏——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译序
【何博士信箱】 读者来信四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