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回归
作者:李城希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01
ISBN:9787222048935
定价:¥2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 偏离 回归》分三章,按时间顺序,对鲁迅先生传统文化的接受和关系进行了严密地研究。该书以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翔密描述,历史现象和作品文本的严密阐析,理论思辨和逻辑推证的缜密展开,显示出鲜明而可贵的学术密度。 鲁迅的深邃广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久远复杂,使得鲁迅对传统文化接受或继承这一问题 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一开放性表现在:只要对鲁迅或中国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就有可能获得接近这一问题 本质的某种见解。然而,只要意识到事物开放性的实质是事物自身意义无限性的表现,就会意识到那种仅仅止于表象的见解对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所起的作用也许更多的负面,这种忽视全体的偶然朝向潜在或直接阻止意识对这一问题的浓度关注并在其中作持久充分的“逗留”,这一复杂问题 的研究之所以在新时期开始之后不久就很快就走向停滞,其原因即使不能完全归结于此也与它有重要关系,只要回顾此前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和把握的历史状态就会作出这一判断。
作者简介
李城希,厦门大学教师。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一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 继续研究的可能与本文的意图
三 对与本书相关的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一章 置身在民俗与民间艺术传统中:鲁迅童蒙时期的
传统文化接受(1881~1886)
第一节 地域、家庭与民俗:鲁迅的传统文化接受起点
与境域
第二节 儿童心理能力与鲁迅童蒙时期传统文化接受的
可能
第三节 民俗与民间艺术:鲁迅童蒙时期传统文化理性
与审美接受
第二章 在科举的尾声中:鲁迅少年时代与青年前期的传统
文化接受(1887~1902)
第一节 鲁迅少年时代与青年前期传统文化接受的时代
与家庭背景
第二节 召唤与进入:鲁迅与传统文化深层或本质关系
的发生
第三节 经典运用:私塾教育与鲁迅的传统文化接受
第四节 南京求学:鲁迅第一次在中西文化交流境域中
的传统文化接受
第三章 偏离、隐系与回归:鲁迅留日时期与传统文化之间
的关系(1902—1909)
第一节 偏离:鲁迅留学之初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隐系:日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与鲁迅偏离传
统的有限性
第三节 经典重读与回归传统:章太炎影响下的传统文
化接受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序一
序二
前言
一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 继续研究的可能与本文的意图
三 对与本书相关的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一章 置身在民俗与民间艺术传统中:鲁迅童蒙时期的
传统文化接受(1881~1886)
第一节 地域、家庭与民俗:鲁迅的传统文化接受起点
与境域
第二节 儿童心理能力与鲁迅童蒙时期传统文化接受的
可能
第三节 民俗与民间艺术:鲁迅童蒙时期传统文化理性
与审美接受
第二章 在科举的尾声中:鲁迅少年时代与青年前期的传统
文化接受(1887~1902)
第一节 鲁迅少年时代与青年前期传统文化接受的时代
与家庭背景
第二节 召唤与进入:鲁迅与传统文化深层或本质关系
的发生
第三节 经典运用:私塾教育与鲁迅的传统文化接受
第四节 南京求学:鲁迅第一次在中西文化交流境域中
的传统文化接受
第三章 偏离、隐系与回归:鲁迅留日时期与传统文化之间
的关系(1902—1909)
第一节 偏离:鲁迅留学之初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隐系:日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与鲁迅偏离传
统的有限性
第三节 经典重读与回归传统:章太炎影响下的传统文
化接受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