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
绿荫寂寂樱桃下简儿这是一本写故乡和童年的书。文字诗性质朴、质地醇厚,简练而意蕴绵长。如白描一般,描摹了故乡的一草一木及风物。小镇上的步云桥、邮局、教堂、油菜花,会画梅花的张先生,走在云朵里的女孩子,木匠张三疯,放牧春天的人,卖煤饼的人……呈现出一个隽永秀美的浙北小村庄。在这小小的村庄里发生的悲欢喜乐,也正是世上所有的悲欢喜乐、人生百味。绿阴寂寂樱桃下。那一碟樱桃里,有着草木的情意,世上的恩慈。亦寄托着一个游子对渐渐老去的山河岁月,挚爱的故园亲人的深情与眷恋。
-
中国民间故事刘守华、陈丽梅 主编;吕万英、王爽 译中国有灿烂的民间文化,民间故事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本书从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宝库中精选47个经典故事。故事类型多样,包含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动物故事等。故事角色、主题往往同民间古老的习俗、信仰等相关联,表达民众美好意愿。故事来源丰富多彩,包括全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或机智幽默、沁人心脾,或驰骋神奇幻想、曲折动人,既有奇妙意趣,可读性强;又蕴含良知美德,启迪心灵,是老少皆宜的精神食粮。本书为译著,是由中南民族大学吕万英副院长带领她的团队花了几年时间精心翻译的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民间故事。下册内容共有47个故事,承载了民间的知识、智慧、情感,包括英雄气概和奇光异彩的传说,对广大读者更好地领略民间故事的美妙有极大帮助。
-
万里长城传说宋孟寅,董侃 编此著是宋孟寅、董侃经过多年搜集,将民间流传的长城传说集中起来,形成的一部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间传说集。此书出版后影响广泛,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曾获首届中国北方民间文学奖一等奖。此书包罗全国有关长城的传说,可谓中国长城传说之集大成者。故事内容健康,历史感很强,全是与时代相符合的正能量。
-
《江格尔》故事梗概关巴,马雄福 编译《江格尔》是以主人公命名的产生于卫拉特蒙古族中的一部英雄史诗。全书以江格尔汗率领十二位雄狮、三十二位虎将、六千多名勇士征战四方,降伏妖魔,抵御外强,驰骋疆场,英勇杀敌,建立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邪恶,没有疾病,没有饥饿,人们青春永驻,草原四季常青,牛羊遍山,充满欢乐的本巴国为主要内容的,反映了蒙古族人民淳朴、善良、美好的愿望。史诗像一座民族历史画廊,又似一座博物馆,更像那远古民族向后人弹秦的一部天籁曲。《江格尔》是卫拉特蒙古族全民族署名的作品,当一个作者用心创作一部作品时,那这部作品它有它可看的一面;当全民族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用心创用一部作品时,那它无疑就是一部传世之作。《江格尔》就是全体卫拉特蒙古人民用心血集体创作的,它包容了蒙古族人民所有的文化、智慧,它是蒙古族人精神的具体表现,它与蒙古族人民血肉相连,它是蒙古族的百科全书、生活大辞典。
-
中国彝族民间文学总目提要普学旺本选题收录了长期流传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彝族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史、叙事长诗、歌谣等民间文学作品近3000个,并按目录学方法写成提要,成果有150余万字。本选题收录的内容提要包括作品名称、类别、流传地区、作品内容、收集整理者、收录出版情况等,是对我国彝族民间文学进行的*次大汇总。对彝学等多学科研究和全面认识彝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选题已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
乡愁筑梦谢春潮山歌来自乡土,因曲调爽朗,底蕴情深,结构短小,节奏自由和情感质朴而流传广泛。本书采用儋州山歌与诗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内容包含作者的乡愁、作者的人生感悟、对美好河山文化、风情的赞扬和讴歌等。特点突出,语言精辟,热情豪放,有一定的感染力、串透力和欣赏性。
-
索苏的呼唤[加纳]米沙克-阿萨尔 著,赖丽华 译《索苏的呼唤》(Sosu's Call,1997)是备受欢迎的加纳儿童文学作家米沙克•阿萨尔(Meshack Asare)的作品。该作品曾先后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颁发的“残疾青年杰出读物奖”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嘉奖;同时这本书还被评选为“非洲百部佳作”,位列第12名。《索苏的呼唤》是一部赞颂英勇和决心的儿童绘本,书中的铜版纸插画非常精美。这部作品讲述了残疾小男孩索苏(Sosu)的故事。他的村庄坐落在环礁湖上,有一天,所有人都去海上捕鱼、地里干活或学校上学了,而灾难突然来临。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索苏敲响鼓声及时发出警报,挽救了村庄。他的英勇事迹受到嘉奖。这是一本关于差异、接纳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全”的书,反映了非洲少年儿童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
-
阅读秦岭孟献国本书共五部分,分别为:1.那些山,那些水。2. 那些人,那些事。3.那些情,那些爱。4.那些思,那些想。5.那些梦,那些真。全岀主要反映了一位成功招商人30年来从事招商工作的感怀与心得,作者根据自己对招商工作的理解与没邀情,同时从自身的视角,抒发自己对江苏宿迁、陕西西安等地的山水、人文、历史、未来独特的所见所闻与所感所想。
-
寿光民间故事张立军暂缺简介...
-
批点成书刘玄“四大奇书”是现今明清小说研究领域的专有名词,指明代成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部作品。本书将“四大奇书”评点本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整体上疏离四大奇书评点的历史,全面审视其发展、演进过程,发掘其中独特且有规律性的文体现象和理论问题,有助于以点带面理解小说评点这一批评文体的发展脉络,同时,对解读四大奇书也有助益。本书首先分别梳理“四大奇书”评点本的源流演变关系,进而指出在“四大奇书”评点本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完备的评点本体制;“李卓吾现象”中完备的评点本体制基本确立,且评点本成为“四大奇书”固定的版本形态。在此基础上指出体制完备的“四大奇书”评点本中存在尊题现象与复调现象,二者对作品的意义生成与阅读接受都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