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戏曲
-
茶馆·龙须沟老舍 著本书包括老舍先生的两部著名的话剧剧本,一是《茶馆》,一是《龙须沟》。 《茶馆》创作于1956年。剧作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中出场的人物多达数十人,但人物均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本剧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龙须沟》创作于1950年。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中几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两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
撂地儿方继孝 著作者方继孝是一位老北京,源于对天桥文化的眷恋,以收集到的一批民国与新中国成立初北京曲艺界的旧档案为主要资料,整理了出了40位身怀绝技的天桥老艺人历历往事与命运遭际及所涉的民间技艺,集中呈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天桥老艺人的群像,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书中讲述的40位艺人,有如今家喻户晓者:如马三立、侯宝林、连阔如、新凤霞、常连安、刘宝瑞等老一辈曲艺家,也有被历史湮埋但当年为天桥一绝的艺人,如:关德俊、曹鹏飞等;所涉及的技艺有:评、弹、说、唱、魔术、杂技,等等。这些老艺人几乎都出身凄惨,自小被逼学艺,练得一身绝技,在天桥能够独占一席,但在解放前都无法改变身处社会低层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成为“人民艺术家“,获得了新生,可很快又遭受各种运动冲击,其命运大起大落、沉沉浮浮……书中还收入了《北京市曲艺公会1947年会员名册》、《北京市曲艺公会花名册(1955年)》,这两个名册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奉天落子崔春昌 著《奉天落子》共55万字。全书分为五编,各编又分为若干章节,为便于读者阅读,每章中都有一段概要介绍的文字。第一编叙述和论证了奉天落子是评剧的断代史,因而它的源流即是评剧的源流。它源于莲花落,莲花落兴盛在冀东,流入奉天后形成东北秧歌。清末东北秧歌(亦称蹦蹦)艺人王大脑袋等把东北秧歌带到冀东,与冀东莲花落艺人合流,形成“拆出”小戏。随后,冀东莲花落艺人金菊花、开花炮等又将“拆出”小戏带入东北,与东北秧歌合流形成奉天落子,并出现了营口李子祥共和班。从而使奉天落子走向繁盛。第二编和第三编分别介绍了评剧奉天落子有影响的戏班和演员。第四编介绍了评剧各时期的代表剧目。其中介绍了成兆才、文东山、黄文瑞、曹兴岳、萧军等剧作家为落子创编的剧目。还对评剧文明戏的代表剧目作了考证和介绍。第五编《评剧奉天落子大事年表》,从1840年编到1948年,记录了百年来以奉天为主的地域发生的有关落子的大事。为使其尽量准确,每百字的条文都须翻阅上万字的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核对。
-
京都聆曲录陈均本书为作者十年间所撰昆曲论文、批评文章的精选集,主要包括北方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京越诸剧等内容,侧重于昆曲史理论及对新世纪以来与昆曲相关的文化现象的批评与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搜集史料,深入体会戏曲之文本与历史,亦尝试用文化研究的视角来重构戏曲史,剖析当前戏曲文化生态及其变迁,提供了看待昆曲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命运的另一种眼光。
-
名家讲戏曲王秀庭 编《名家讲戏曲》收录了来自于戏曲音乐理论、评论、美学、文艺学等方面专家,以及艺术类核心期刊《戏曲艺术》、《人民音乐》、《艺术评论》等报刊类主编及编辑的著作52篇\16位专家学者就戏曲音乐理论、史论以及交叉学科等方面对戏曲音乐进行了详细的、多维度的解读,促使中国戏曲音乐在继承过程中实现兼容并蓄、创新发展,令中国戏曲音乐展现其中华传统艺术的风范,使戏曲的独特审美及其蕴含的东方品格和情怀让世界得以欣赏与共享。
-
中华戏曲文化艺术出版社 编《中华戏曲(第52辑)》为是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同人刊物。刊物以戏曲文物研究为特色,以戏曲史、戏曲理论研究为核心内容。本期共收录新戏曲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包括戏曲文物、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戏曲与民俗、宗教等关系及仪式剧研究;高层次的戏曲理论、戏曲美学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戏曲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戏曲现状与走向研究等。
-
龙凤呈祥吴江,周传家,王岗,和宝堂,赵书 ... 著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赵燕侠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名剧为主线,全面展现诸京剧大师的人生经历、该剧剧本的编写及修改过程、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服饰道具、演出盛况,并深入分析剧目的唱腔艺术、思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在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代表性作用等。本丛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演出剧照。比如,舞台摄影的照片,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方式,记录与还原京剧舞台演出实况,用丰富的摄影语言展现京剧的优雅与美丽。而影棚摄影的照片,包括了每一剧目的主演、当红京剧名角,既展现京剧服饰之华美、化妆之精细、演员表演技艺之纯熟,也体现出摄影中光影的语言。
-
穆桂英挂帅吴江,周传家,王岗,和宝堂,赵书 ... 著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赵燕侠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名剧为主线,全面展现诸京剧大师的人生经历、该剧剧本的编写及修改过程、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服饰道具、演出盛况,并深入分析剧目的唱腔艺术、思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在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代表性作用等。本丛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演出剧照。比如,舞台摄影的照片,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方式,记录与还原京剧舞台演出实况,用丰富的摄影语言展现京剧的优雅与美丽。而影棚摄影的照片,包括了每一剧目的主演、当红京剧名角,既展现京剧服饰之华美、化妆之精细、演员表演技艺之纯熟,也体现出摄影中光影的语言。
-
品特戏剧与身份建构王娜 著本书对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品特戏剧中的身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章概括身份建构研究及相关理论;第二章探析品特戏剧聚焦人物身份问题的缘由;第三章论述品特的戏剧家身份的自我建构和他者建构;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述品特笔下的戏剧人物身份如何被自我和他者——社会、组织、家庭等建构;第六章探讨身份建构与品特戏剧艺术个性之间的关系;第七章论述品特的身份观与思想贡献。
-
赵氏孤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长安大戏院 著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赵燕侠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名剧为主线,全面展现诸京剧大师的人生经历、该剧剧本的编写及修改过程、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服饰道具、演出盛况,并深入分析剧目的唱腔艺术、思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在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代表性作用等。本丛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演出剧照。比如,舞台摄影的照片,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方式,记录与还原京剧舞台演出实况,用丰富的摄影语言展现京剧的优雅与美丽。而影棚摄影的照片,包括了每一剧目的主演、当红京剧名角,既展现京剧服饰之华美、化妆之精细、演员表演技艺之纯熟,也体现出摄影中光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