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戏曲
-
阿瑟米勒剧作中的背叛主题研究王世文 著暂缺简介...
-
白毛女贺敬之,丁毅等 著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的“开山之作”,是在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歌剧取材于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是王昆、郭兰英、彭丽媛等著名歌唱家历练和成长的舞台,也是一份恒久不变的艺术情怀。在半个多世纪中,《白毛女》一直活跃在舞台和银幕上,不仅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而且成功地走向了世界。2015年,歌剧《白毛女》在走过七十年后,以书籍出版的形式展开又一段精神之旅。在作品内容上,《白毛女》既体现经典性,又体现时尚性。《白毛女》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贺敬之先生独家授权的《白毛女》歌剧剧本;第二部分为“《白毛女》的诞生与演绎”,即对《白毛女》的创作过程和70年来的影响、贡献、成就作一个梳理和解读,并就《白毛女》的当代性、时尚性、可读性展开讨论。第二部分由曹景行(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著名媒体人),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专栏作家),李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联合撰写。《白毛女》还将向读者展示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包括手抄版的《白毛女》曲谱,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全国解放后、改革开放后各种艺术形式的《白毛女》演出剧照,《白毛女》在海外演出的照片,极具收藏价值的老旧海报、节目单、宣传画影像,还有国内外不同时期出版的有关《白毛女》的图书封面。
-
乾隆安殿本陶玮 等 整理本书描写八部天龙引无量寿佛来五台山恭迎圣驾,观音大士奉上帝敕命,带天女前来,阿罗汉献舞,天女散花,诸佛在云间合掌祝赞,恭贺天子万寿。
-
图说经典翟文明 著戏剧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凝聚了剧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优秀的戏剧作品不仅能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领悟人生和获得智慧,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图说经典:人一生要读的60部戏剧》精选了中外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60部戏剧通过故事档案、作者简介、故事背景、知识点击等栏目帮助读者多角度解析名剧,为深入阅读提供指导。同时,书中配入了200余幅精美图片,通过与版式设计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深入感受作品同社会文化与艺术的内在联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
安顺地戏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地戏剧本因其纯属农民的艺术,不可讳言过于通俗而少文采,向来不为大雅君子所称道,也不为文人秀士所注目。它的传承全由农村中的“土秀才”用白皮纸手抄而代代相传。现今流传下来的地戏谱书具体形成于何地何村,是何人何时所写,因无史料可查,难以溯源追根,仅知道这“军中戏,家族神”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部部当初戏班出重资礼请“识文断字”的先生一笔笔抄写而成的戏谱,也同上万个面具一样,难逃那一场不该发生的文化浩劫,被付之一炬,侥幸留存下来的极少且不完整。20世纪80年代恢复跳戏以后,在苦于无剧本的情况下,有的戏队就在偷偷保存下来的残本的基础上,凭惊人记忆重抄而成;有的戏队则从几位“土秀才”用钢板刻印成册出售后购得。《安顺地戏(4)》收录的戏谱,部分是戏队所提供,其余则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编者收购及购自集市地摊上的刊刻油印本。
-
蝴蝶梦传奇(明)陈一球 著; 沈不沉 编《乐清文献丛书第三辑:蝴蝶梦传奇》包括《蝴蝶梦传奇》、《陈一球诗录》和附录三部分。其中,《蝴蝶梦传奇》是明朝乐清人陈一球编著的传奇剧《蝴蝶梦》的校注本。《蝴蝶梦》的故事源于《庄子·内篇·齐物论》末篇的“蝴蝶梦”和《庄子·外篇·至乐》第二篇的“鼓盆而歌”。主要内容是讲述庄子梦到蝴蝶,而由此感悟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鼓盆而歌”则讲述了庄子在妻子死去时不悲反喜,为其妻仙去歌舞庆祝的故事,表达了庄子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世,超越生死界限的一种超然豁达的精神境界。
-
许渊冲文集(法)雨果 著; 许渊冲 译许渊冲先生是当代翻译大家,他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互译工作,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一百二十余部,并提出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为我国的翻译事业以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钱钟书教授曾经称赞许先生译文风格:“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
喜剧小品创作技巧崔凯,崔晓 著《中国文联晚霞文库:喜剧小品创作技巧》结合崔凯、崔晓多年创作实践,就喜剧小品的选材、构思、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喜剧语言等方面,梳理出一些问题,探讨喜剧小品的创作规律。在喜剧小品创作中遇到的一些趣事结合起来进行表述,并选择了部分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平素发表过的有关中国喜剧及喜剧小品的几点拙见一并附于此后,供读者参考。不故作高深、不板脸说教、不指指点点,而是专注于传授技巧、启发思考,正本清源、“授人以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广大曲艺作者和爱好者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难得的参考价值。
-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吕效平 编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学潮流迭起、异彩纷呈,老一辈作家坚守良知,佳作不断;中年作家们勇猛精进,成就卓绝,殊为我们文学时代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也都姿态各异,身手非凡。文学在精神特征、话语表达,在价值、美学和艺术策略上既有坚持,又有新变,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特的文学时代。为了全面、系统和较为及时地总结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文学,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基本格局和重要史料进行认真切实的梳理,并且遴选出其中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一方面为后人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文学史编撰提供最具权威性的经典文献,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一套权威性、系统性和集成性的大型选本。
-
契诃夫独幕剧集(俄罗斯)契诃夫 著; 童道明,童宁 译安东·契诃夫,一位享誉全球的俄罗斯著名剧作家、短篇小说圣手,“无与伦比的艺术家”(托尔斯泰语),在他去世百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依然被不同国度、不同年龄与肤色的人们所喜爱、欣赏与解读,依然不断地被再版、再排、再演。契诃夫是忧郁的。他的忧郁缘于他有一双超越时空、洞悉一切的慧眼。站在19世纪末有些陈旧的门槛上,他不仅看到了浮华世象之下的庸俗、狭隘、自私与丑恶,更天才地预见到了20世纪、21世纪乃至更远的将来,那明媚曙光中挥之不去的游移暗影——心与心的隔膜。同时,契诃夫又是乐观的。他的乐观源于他对同类深切的爱,源于他对人类未来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憧憬:新生活终将到来!他为此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忍耐,要有勇气承受痛苦与磨难,更要加倍努力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