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戏曲
-
粤剧阅乐1蔡孝本,何薇,叶建卫 著《粤剧阅乐》驰骋想象的羽翼,以粤剧专家“何车爷爷”携引领“强仔”“妞妞”两个小朋友开展奇妙的穿越时空之旅为线索,以粤剧历史中产生的行话俚语、趣闻轶事为话题,生动有趣地向读者展示出富于生活气息的粤剧历史画卷。《粤剧阅乐》让读者在轻松氛围中,对粤剧文化的形成和粤剧门道产生基本的认知。《粤剧阅乐》图画精美,语言活泼,颇能吸引小朋友的阅读兴趣。书后还配置有广州粤剧文化场所的手绘地图,带你玩转粤剧院!
-
《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甄炜旎 著《研究》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脉望馆本、《元曲选》本两个明人元杂剧集比较,以元杂剧文本构成为基本研究单位,重新探索元刊杂剧在体制、文学表达方面不同于明本之特点,还原元人杂剧在当时剧场、文本记录呈现的本来面貌,重新审视元杂剧在文献、文体、文学,甚至文学史上的价值,并为元杂剧研究、中国戏曲史、文学史研究提供可能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索元杂剧文本从元代到明代的嬗变、嬗变之方式与可能存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证明明本元杂剧不能完全作为元杂剧研究的依据。《研究》在《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上有明显拓展,填补了元刊本杂剧研究乃至整个元杂剧研究领域的不足,在研究方法、具体例证考察等方面都对现有元杂剧研究有借鉴意义。
-
钟鸣剧作集钟鸣 著;谢柏梁 编《钟鸣剧作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剧作丛书》是一本戏曲剧本集,是作者钟鸣多年创作的戏曲剧本的总结。作者所创作的戏曲剧本题材宽泛、内容积健康,多从国家、社会、人民群众的角度去创作作品,做到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歌。由于作者从事戏曲文学创作多年,因此作者有较强的戏曲文学的写作功底,加之对当代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使作品都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元散曲艺术特征研究薄克礼 著《元散曲艺术特征研究(兼论九宫大成轨范)》是教育部规划项目结项成果,研究对象是元散曲艺术形式,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元散曲艺术的特征,下编为元散曲格律与音乐律对照谱。全书全面探讨了元散曲艺术形式上的特征,尤其侧重从元散曲音乐的挖掘和整理角度来探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与实用价值。
-
红灯记外传木祥 著《红灯记外传》讲述了滇西北茶马古道上一个边缘乡村的传闻逸事。小说纯属虚构,但故事基点确是当地流传的真实故事,在具体的创作中,辅以作者的亲身体验为创作切入点,娓娓诉说了一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乡村情景剧。小说文学性强,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长篇小说。
-
韩萌戏曲剧本集韩萌 著;谢柏梁 编《韩萌戏曲剧本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剧作丛书》是韩萌老师的戏曲剧本集。全书收录了韩萌老师的12个戏曲剧本。这些剧本题材丰富,有现代戏也有古装戏还有音乐剧。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些历史名人李清照、武则天的也有些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还有写抗日战争中的民族抗战的事迹的。总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一部比较好的作品集。
-
戏曲研究《戏曲研究》编辑部 编《戏曲研究(第九十八辑)》主要包括“纪念越剧诞辰110周年专题”、“深度访谈”、“戏曲史论研究”、“地方戏研究”,文章有:要抢救、保护哪类越剧?越剧发展的市场化生态:长项与短板、本土化与现代性:越剧原生地浙江的现状与发展、新世纪上海越剧的生存现状与未来发展、“南花北移”与北方越剧活动、越剧在湖南的传播及其思考、越剧演员培养探究、真实是构建《长生殿》舞台艺术生命力的基础、台湾演剧史上《聊斋志异·恒娘》的“文化展演”景观、从《戏剧月刊》看民国时期的旧剧改良、“赵氏孤儿”故事及戏剧在山西民间祭祀活动中的传播、昆曲传承的环节及问题初探、当前豫剧繁荣之原因及未来发展之隐忧、从岭南小红船到国际大舞台。
-
陈云升剧作选陈云升 著;谢柏梁 编《陈云升剧作选/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师剧作丛书》是一部剧本集,所选剧本为作者陈云升近年来创作的一些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主要是以历史名人和历史上*名的事件为题材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作者从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出发,对历史上的一些事件进行了自己的解读。全书无宗教、民族、重大选题等问题。
-
那些花儿邓立鹏 著《那些花儿:邓立鹏文艺作品集(套装上下册)》为石油曲艺家邓立鹏的曲艺作品集,《那些花儿:邓立鹏文艺作品集(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册,囊括了相声、快板、小品、情景剧、小品剧、独幕剧、电视栏目剧、微电影、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其中多项作品获得奖项。作品立足油田生活,讴歌一线石油工人爱岗敬业的情怀,记录长庆油田崛起壮人的辉煌历史,弘扬正能量,批判不良社会现象,饱含社会责任感。
-
朱佐朝戏曲考论罗旭舟 著本文分两个部分来进行探讨。上编部分,着重于朱佐朝戏曲作品的考证,以之作为全面认知的基础。主要考证作品有《渔家乐》、《夺秋魁》、《牡丹图》、《寿荣华》等。下编部分,从主旨、人物、结构三方面入手,探讨朱氏剧作的艺术特色,追寻朱氏剧作盛演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