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山家清供(宋)林洪 著林洪所写的《山家清供》是一本富有文学韵味和医学养生知识的饮食笔记。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04则食谱。所谓“山家清供”,是指山野人家待客时所用的清淡田蔬。作者以此作为书名,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清淡菜蔬由衷的推崇与喜爱之情,也体现了其追求“清”“雅”的饮食美学思想。这本书是读者了解传统饮食文化与生活美学的佳作。
-
《安丘曹氏族谱》整理研究赵红卫 校注本书为“齐鲁先贤家谱整理研究”丛书之一。以曹申吉、曹贞吉为代表的安丘曹氏家族是山东颇有影响的家族之一,曹氏家族自明代中期以儒起家,兴盛于明清两代,家族成员世代为宦,文献遗存丰富,在清代前中期的政治、文化、文学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卷首至卷五为与曹氏家族成员相关的文献汇集,包括碑文、墓志铭、人物传记等,卷六至卷二十为曹氏家族谱系的整理。作者以民国二十二年续修《安丘曹氏族谱》为底本,参以安丘曹氏大量珍贵文献遗存及明清府县史志资料等,对曹氏族谱进行了标点和注释,对于了解曹氏家族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所助益。
-
十个苏东坡王亚 著苏东坡爱喝酒,酒量却不如白乐天;苏东坡爱饮茶,专门写《啜茶贴》教朋友煎茶;苏东坡还是“吃货”,专门到同州吃蒸羊羔……读苏东坡,跨越千年,走一走他经过的路,遇见那些与他相似的人,陶渊明、张岱、黄山谷……每一篇帖中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段文章中都蕴含着生活之味。走近苏东坡,感受古代文人们的精神生活与内核。
-
君士坦丁堡(意)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著意大利 作家亚米契斯因其代表作《爱的教育》广为人知,但他的游记作品在 却一直未被翻译出版。《君士坦丁堡》是他游记系列中的代表作,备受推崇。这本书记述了作者在19世纪70年代游览君士坦丁堡古城群落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君士坦丁堡地处亚欧交界处,城市的历史变迁极为复杂,牵涉众多,亚米契斯以巧妙的结构和电影般的手法,将读者带到那个时代的伊斯坦布尔、加拉太、佩拉等金角湾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的古城及历史遗址。亚米契斯具有极强的文字素描能力,无论写人、写景还是状物,无不活灵活现。这本书不仅是文笔优美的游记, 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巡礼,作者以经典文学的手笔,为我们保留了历史古城在当时的面貌。用英国历史学家贾森·古德温的话来说,书中应有尽有;翁贝托·艾柯则将此书作为自己的游览指南,“因为亚米契斯曾经看到我 看不到的东西”。本书从1894年意大利文本译出,配有精选的原版素描插图九十余幅。
-
瞿式耜未刊书牍瞿式耜,严志雄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明末诗人、官员。本书分为信札和附录两个部分。信札部分收录瞿式耜未刊书牍280通,系严志雄教授整理之钞本《瞿中丞启稿》,原件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善本室,上海图书馆亦有藏。信札撰作时代大致为崇祯元年四月至崇祯二年一月(1628.04—1629.01),涵盖瞿式耜授官前后至被贬谪、滞留北京时,其信札写寄呈的对象人物众多,如钱谦益、文震孟、倪元璐、茅元仪、高弘图、刘鸿训、钱龙锡、王家祯、张国维、张凤翔、范景文、薛国观、李邦华、成基命、申用懋等,皆其时重臣,有重要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附录部分收录了《明史·瞿式耜传》、瞿式耜崇祯朝《掖垣疏草》。
-
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吴为90后女孩吴为,从小被外公外婆养育长大,感情极深,但是外公外婆离开人世的时候,她因为学业的关系,都不在身边。吴为无法接受这样的离开与告别,作为摄影艺术家的她,选择拿起相机,从老宅到老家,从亲人到故旧,一点点追索和记录外公外婆的生命痕迹,在这个过程中,她回忆童年和外公外婆之间的点点滴滴,也重新认识了外公外婆 完整的人生。同时,毫无疑问地,在这个过程之中,她在不知不觉间,重构并且夯实了中国人内心 深处的安慰:家。
-
阿勒泰的角落李娟 著十九岁,她随家人初入阿尔泰深山牧场,在荒野中经营起半流动的裁缝店和杂货铺。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为了生活,她与家人也不断随之迁徙——从草场到沙漠、戈壁,甚至是凋敝的废墟。踏入新的土地,空空荡荡,而自然丰泽。人有手有脚、感官明晰,就是自由。什么都可以从无到有,一点点被创造出来。这样的土地容不下虚伪和矫情,一切都那么直接、真实——世界是未驯服的,感观是纯·天然的。哪怕生活永远在一边抛弃,一边继续,只要感受力还在,永远可以发现新的、值得记忆的美好。
-
潘祖荫日记(清)潘祖荫,蒋云柯、蒋伟平整理《潘祖荫日记》收录整理潘祖荫自咸丰八年(1858)至光绪十六年(1890)间共三十多年的日记,间有间断。潘祖荫出身高第,官至军机大臣、兵部刑部尚书,更数掌文衡殿 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他的日记在生活经历、日常琐屑外,深藏着许多珍贵的金石学、考古学、艺术史、图书流通史、艺术品交易的信息,并对晚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 化,乃至官场生态、应酬外交、教育科举皆有反映,是晚清社会面貌、士大夫生活的一个缩影。潘祖荫存世的日记有写本、刻本和石印本三种,内容有少量交叉,此前从未整理。本次 整理合体,贡献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潘祖荫日记。
-
中国古典学杜晓勤 主编《中国古典学(第四卷)》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登载以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为考察对象的语言、文学和文献研究的论文,各学科的专题研究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并重。本卷为“古代文本文献形态研究”专号,立足于中国古典学研究中三个重要的“形式”问题,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本形态问题、中国古典语文学中的语言形式问题、中国古典文献学中的物质形态问题,借助语言、文学、文献、历史等多学科的交叉对话,展开深入的专题讨论。《中国古典学(第四卷)》既重视古代作品的文体、文类、文本形态等内部机理特征,又关注相应的文献、书籍、物质形态等外部要素,尝试为中国“集部之学”的本土话语建设提供有益的案例支撑和学理讨论,并融入对“中国古典学”的整体思考之中。书中的代表性文章如《数字古文献学的理论意义》《明集整理的一种前景:“细读”“远读”转换及其潜能》《作为事件和辞例的“作”篇》《以“法”为法:晚近词法著述与词学研究之路径》《凝而未定:明代古典诗歌总集的经典焦虑与文本动态》《写卷·题板·刊石·墨纸:一部宋代“寄题”诗集的生成》《依形辨体,因体分型——关于古籍版刻字体研究的几点思考》等,皆自具特点,实证与理论思考兼备,体现出强烈的前瞻意识与探索精神。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1986 中篇小说卷吴义勤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经典·1986中篇小说卷》选取了1986年优秀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乔良、 马原、铁凝、莫言、周梅森、冯骥才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