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像羽毛一样轻《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像羽毛一样轻(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
零碎的欢颜《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零碎的欢颜(三联生活周刊文丛)》从另一个角度上分析了“生活圆桌”和《纽约客》各自的价值。有人把“生活圆桌”和《纽约客》杂志的“城中闲谈”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没什么可比的,这两个栏目都放在杂志比较靠前的位置上,这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我也从来没认真看过“城中闲谈”,看《纽约客》都是看它的长篇特写,那是杂志写作的最高标准。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生活圆桌”的价值,在一开始,它是有价值的,它给我们的表述方法带来一些变化。在十来年前,报纸杂志上见到的短文大多是“散文”或者“美文”一路,也没有那么多专栏和专栏作家,所以“圆桌”上比较肆意、信息丰富的短小文章还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有许多作者在这样短小的文章中还呈现出了想象力、结构感,那更了不起。
-
不纯真年代《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三联生活周刊文丛。我在1995年9月接任《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筹备《三联生活周刊》正式以半月刊方式连续出版的时候,设计最后一个栏目为《生活广场·大家谈》。就栏目而言,是沿袭原来的设计。在我接手《三联生活周刊》之前,钱钢在《三联生活周刊》创办试刊期间,就设计了“生活广场”这个栏目,杨浪在《三联生活周刊》以月刊方式正式创办时,改成为“百姓广场”。“广场”是当时三联书店的领袖董秀玉先生特别喜欢的一个概念,那是一个无拘无束开放交流的文化空间。虽为“广场”,其实能做到集会、演讲交汇之气势并不可能,要想将一种思想有寄附之地,文字在千字之内也不可能。我一开始求助于文学圈最熟悉的朋友,王小波、余华、苏童、史铁生,他们都具备最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记得王小波在“生活广场”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个人尊严》,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人不在单位里、家里,不代表民族、国家单独存在时,居然只能算是一块肉”。
-
追寻梦土席慕蓉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台湾诗评名家萧萧称许她的风格是“似水柔情,精金意志”。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除了在华文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之外,也被译成多国文字,英文及日文的单行本都已出版发行。近二十年来,席慕蓉更以“原乡书写”,确立了她在散文上的独特风格,学界认为她这些作品甚至有文化学上的特殊价值,影响非凡。作家出版社同时推出《追寻梦土》与《蒙文课》两本散文集,是席慕蓉以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长途跋涉所谱成的追寻之歌。似水柔情仍在,精金意志更坚,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本书里收录的是与蒙古高原有关的文字,以一九八九年的夏天作为关键点,有的诉说在这之前从未见得原乡的迷惑和彷徨,还有的是在这之后,终于见着原乡的喜悦和忧伤……记录的是一个天涯游子如何面对自己的原乡,以及因之而起的种种触动和转变,更深深受到游牧文化的吸引,十几年间,逐渐从个人的乡愁转为对文化的探寻。
-
幸福的决定因素陈晓萍 著这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品味管理”和“看后院花开”。有人希望能有个收入满意又喜欢的工作;有人指望自己能开公司;有人希望自己能挣很多钱,成为打工皇帝;有人希望自己的公司能成为世界500强……有人希望能找到与自己相知相悦的另一半;有人渴望能冒险远游探索未知;有人指望儿女成龙成凤;有人盼望人生不断有新的挑战和惊奇……最后,不管明白得多晚,这些人大都会知道,自己孜孜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幸福!幸福离我们很近,就像空气,只要懂得感知,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幸福仿佛又很远,只因找错了方向,越努力就离得越远……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已经改变了很多领导者和职场人士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许它还不能给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一种全新的眼光,一番令人惊奇的道理,不去体验,岂不可惜?!幸福究竟应该沿着什么方向去追求?掌握《幸福的决定因素》,寻着“品味管理”幸福工作,在“看后院花开”中幸福生活,你离幸福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
蒙文课席慕蓉 著《蒙文课》为其散文作品集,共收作品76篇,分成五辑,包括:盛宴、日记、书简、芨芨草和异乡的河流。席慕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油画及素描专职教授。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南通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五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亦是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曾在国内外举行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金色的马鞍搭在四岁云青马的背上现在出发也许不算太晚吧我要去寻找幸福的草原寻找那深藏在山林中的从不止息的涌泉金色的马鞍搭在五岁枣骝马的背上此刻启程应该还来得及吧我要去寻找知心的友人寻找那漂泊在尘世间的永不失望的灵魂阿拉腾鄂莫勒让骏马欢喜向前飞奔阿拉腾鄂莫勒带我们奔向光明前程。
-
口红集刘索拉 著刘索拉新作《口红集》辑录了近些年刘索拉的精美散文,该书内容涵盖广泛,话题涉及男女、音乐、时尚闲谈、游记散文等等,书里辑录的文章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这本书应该是索拉创作中最好读,也是话题最轻松贴近读者的一本书。照索拉的话说:“这种说小话的写作本事一是为杂志写专栏练出来的,二还可以推论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难养’,故结《口红集》。”《口红集》里还穿插着作者平日里随笔记录的各种短句,在书中短兵相接。例如: 鲜红唇膏: 我的嘴唇吹出谎言,引你春心荡漾! 信口雌红 。今年时兴 无色唇膏和黑色眼影 —— 远看,如同鬼魅;近看,真相大白。床——在床上寂寞使年轻女人忘记自己的魅力,在床上繁忙使年轻女人忽略了自己的愚蠢。女性的时尚天堂:不戴胸罩,穿男人内裤!另,书中还配有索拉亲自绘制的插画作品,是一部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作品。索拉是著名作家,在文学界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市场号召力!
-
绝妙好辞汉语江湖 主编《绝妙好辞:汉语江湖中的寂寞高手》收入三七、缪哲、王怜花、林东威、麦芒、不争论、吴澧、史杰鹏、慕容雪村、35公里等人的文字。其文皆不中规矩,辑之以飨同好。《绝妙好辞:汉语江湖中的寂寞高手》:高贵、典雅的现代汉语。它们拥有健康、明朗的质地。《绝妙好辞:汉语江湖中的寂寞高手》提供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语言,不同于“纯文学”沉闷的套话,不同于“学术圈”迂腐的废话,不同于“流行文学”矫情的假话,它像风中的白杨那样真实,自然。《绝妙好辞:汉语江湖中的寂寞高手》是真实而自由的生命与文字的遇合,一种广阔的精神境界突然把我们带到了人类的地平线上。全世界热爱汉语的人们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美妙的汉语江湖汉语江湖中的寂寞高手,如今汉语的江湖很寂寞,不过,再寂寞的江湖也会有高手。
-
曾经林夕 著《曾经——林夕90前后》收录了林夕90年代前后创作的三本散文集《某月某日记》、《即兴演出》、《盛世边缘》,是林夕“少年维特”岁月的忠实记录。为读者还原当年最真实的林夕。林夕说《曾经》:“那时候的我,任职过大学助教、报馆、电视台,同时写七个专栏,包括报纸杂志,因而充满了私人日记的贩卖,主要是对这个世界杂架摊的眉批。你可能不同意,但希望看完你会因更加了解我而了解我见的世界,也有些在大学宿舍生活的感受;你可能没有,但我希望看过后你会感同身受。”“林夕珍藏系列”共分三辑,将陆续推出:第一辑《曾经——林夕90前后》散文合集;第二辑《我所爱的香港》散文集;第三辑《似是故人来》小说,鬼故事。内地首次出版,2009林夕经典再现!林夕“少年维特”岁月的忠实记录,不容错过的经典收藏!收录林夕作品:《某月某日记》《即兴演出》《盛世边缘》。
-
两生花沈星 著《两生花:只是比较喜欢写》由沈星编写。沈星随笔的第一个文学亮点,是对自己初恋的描述。一个大一女生对于一个大师哥的单相思,她写得非常节俭。例如,哪一天大师哥又打篮球了,她会主动地把全寝室打开水的任务全都承担下来,因为去水房的小路要经过篮球场。——这很普通,不普通的是,她一趟趟地走,居然红着脸却不看篮球场一眼。又如,当大师哥终于发现这个小妹妹的心理,便约她一见。她看着他,他却避开目光,只说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说完还是不看她。她自始至终一直在笑,笑到最后,笑出两行泪,却还在笑。为什么在任何人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提着水瓶来来往往一下午都不看球场一眼?为什么明知自己已经失恋却始终在笑?这些怪异,就包含着文学意味。沈星随笔中更高一个层级的文学亮点,是她对奶奶的描述。十七岁的奶奶在井边洗菜,马蹄声经过路边又返回来了,骑手的影子遮住了奶奶。不久,威武高大的戎装马靴摘下了乌黑的手枪,摆在奶奶家的桌上。结果是,奶奶也成了一名骑手,奔驰在大江南北。爷爷阵亡后。奶奶就成了一家逃难的司令,颠沛流离,却每每引来危险和歹意。晚年的奶奶仍有一种惊人的美丽,但不幸接踵而来,后辈们用谎言瞒着她,她相信一切谎言,却也有可能根本没有相信过,只是不想揭穿。沈星用自己小时候打开奶奶衣橱的情节,来结束对奶奶的描述,结束得很有气质。沈星随笔中等级最高的文学亮点,是她与已故爸爸的对话。在清明节烧纸祭祀的时候夹带进一封顽皮的信,尤其是大闸蟹上市季节每天独自关在屋子里吃的时候都点上三炷香,热上一杯陈年花雕和四只螃蟹,两只供奉爸爸,两只自己吃,边吃边说很多话。想到现在做《美女私房菜》节目时观众来信说做菜做得很好,但切莱切得不好,才知道过去做菜都是爸爸切的菜;又想到当年爸爸为了担心女儿学习驾驶危险,把自己的车和司机全都让给了女儿,结果直到今天女儿在香港工作,有无数个理由应该买车而坚持不买。沈星心中一直保留着两个与爸爸有关的小小悬念,例如,当爸爸在产科医院有没有对妈妈生了个女儿有嫌弃的口气。这是父女俩长久追问和抵赖的话题,在爸爸墓前还在继续。沈星写道,听人说,空气潮湿的时候声音会传得很远,那么,爸爸,现在下雨了,”我要是压低嗓子说话,你也听得到么?”——以上这三种亮点足以证明,沈星笔下确实是包含着文学元素的。我的转述希望能够告诉很多女孩子和男孩子,真正的文学元素是什么,他们应该怎样从自己的身上寻找。一个年轻人,可以用无数文字让别人了解你、喜欢你、欣赏你,但是能够在心灵深处与人沟通,让别人在人性的意义上与你相融的,唯有文学。文学,正是让天下人心心相印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