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素手执笔 慢煮时光周永锦《素手执笔 慢煮时光》是一本记录个人成长的书籍,本书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女孩三十多年的生命历程、年少时光、人生感悟、育儿点滴、写作改变。用文字书写平凡人生,本书积极向上,每一个字都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表达向善向美的思想。希望通过这本书带给同样经历的人一些启迪和思考,愿所有人都能与美好相拥。
-
我们该不该相信春天阿艾本书系“半日闲斋读书札记”系列的第二册,延续了第一册《何处是远方》的风格与深度,作者阿艾继续以他独特的视角,为广大读者开出了一份充满智慧与启迪的书单。在本书中,阿艾的笔触涉及更为广泛与深入的领域,从政治、历史、哲学、经济到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也不乏对专业领域书籍的精准点评。札记中不仅记录了作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更在细腻的文字中展现了阅读如何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阿艾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既体现了对书籍本身的尊重与热爱,也传达着对阅读的无限推崇。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阅读的魅力与乐趣,更能够在作者的引领下,探寻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诗意与远方。无论你是资深书迷还是阅读新手,这本书都将为你带来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与心灵之旅。
-
往事与随想赫尔岑 著 巴金 臧仲伦 译《往事与随想》是“俄国社会主义之父”赫尔岑耗时16年写成的一部不朽自传,也是世界回忆录文学的杰作。 全书用编年结构,从作者在襁褓中经历1812年莫斯科大火写起,记述了俄国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19世纪40年代俄国知识界的思想论战、1848年的欧洲革命、俄国农奴制的废除、60年代的民粹派运动等半个世纪俄国和西欧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深情的讲述,诗意的文思,动情的文笔,犹如一幅幅壮阔而精美的历史画卷,展开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社会理想的形成轨迹——少年时期的幻想、青年时期的希望、青春岁月的豪迈,监狱和流放的动荡、家庭的变故、生命的伤痛、与朋友的争论、与敌人的斗争等情节,用包含着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政论和杂感等的丰富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极强的亲历感、在场感。尤其是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思想对峙章节,当时活跃的俄国大知识分子们在回忆录中纷纷亮相,得到了十分传神的描写和群体塑像的存档,使得这部个人自传具有了思想史活化石的珍贵意义。 本版系巴金与臧仲伦先生的合译本,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1928年2月,年轻的巴金在法国买到一部《往事与随想》,便喜欢不已。这部书伴随着他一生的创作历程,启发了晚年《随想录》的写作,被巴金称为自己的老师。虽然《往事与随想》另有两种译本(其中一种是巴金的续译),但从文笔上讲,巴金的文笔与赫尔岑最为相得益彰,尤其是巴金翻译中参考多种原本,为中译本加了大量注释,对阅读本书大有益处。
-
踏踏蹄声王樵夫本文是一部散文集,以草原文化为主题,以草原人物和蒙古马精神为审美对象,以暖色叙事作为贯穿全篇的气息,突出了自然环境和自然人性的描写,以生机勃勃的地方性经验,写出了有人物、有故事、有歌声,牧人与骏马相依相偎的生命世界。散文集由31篇散文组成,是一部精美婉约、倾尽人间大爱的散文集,是一部细致入微、深刻诠释蒙古民族的心灵史诗。整部作品以蒙古人对马的深情眷恋为基调,又以冷峻的理性为主导,对蒙古马文化内在的生命力进行了梳理和弘扬,并以富有感召力的故事情节展示了蒙古文化传统中蕴含着的无畏、忠诚、刚烈、坚韧的蒙古马精神,完成了蒙古马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蒙古族文化人格的重塑。无论从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的安排,语言的应用,以及非虚构叙事抒情的严密结合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堪称一部真挚深情、用心吟唱的草原牧歌。
-
等待飘雪的日子邹龙权邹龙权的一部散文集,分为“浮生情感”“围炉夜话”“读书悟道”“琴瑟山水”“五味乡村”五个部分。这是一部山水之书,也是乡村之书,更是回忆之书、文化之书。诗人借描摹自然山水表达个人追慕自然之性情,借刻画乡村人物表达对人间真善美的追求,借回忆故土和亲人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借阅读古典名著表达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索。
-
梁晓声梁晓声《梁晓声:过小百姓的生活》是“名家散文”系列之一种,该系列从灿若星辰的中国现代散文家中遴选出一批作者,精选其散文创作中的经典作品,结集成册,以飨读者。本书收录了20篇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创作的散文,他用细腻的笔触,写母亲的逝、父亲的老、东北的冰天雪地以及对人生、读书的感悟,至真至诚,牵动人心。第一辑“第一支钢笔”收录了《慈母和我的书》《我的小学》《父亲的演员生涯》等文章,记录亲人往事;第二辑“歌声在桥头”关注平民生活,并发表了独到的关于贵贱、贫富的观点;第三辑“过小百姓的生活”直抒胸臆,有理想主义者犀利的一面,也有温情、感性和质朴的一面;第四辑“我与文学”细数与文学的关系,书藏古今,由书及人。
-
小食谭记钱红丽《小食谭记》收录作者四十余篇关于美食和饮食文化的散文,书中所收录的文章,题材多样,风格温柔,从消逝的乡村野畈到灵动的美食记忆,在文字的自然流淌中贯彻与万物同声共气的情怀,反映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作者文笔空灵优雅,观察细致入微,娓娓道来,亲切隽永,别具韵味,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
-
书会说话顾真《书会说话》收录了顾真近年来创作的三十篇围绕藏书与阅读、书与人的关系而写的随笔、评论,记录了编书、译书、藏书多年的作者对书籍装帧、版本和插图的考据心得。梦想当文学家的戴斯蒙·麦卡锡为何靠给报刊撰稿糊口?弗吉尼亚·伍尔夫和霍加斯书局的历年收入是多少?迪士尼改造过的“小熊维尼”形象与谢泼德的插画原作有什么区别?大书商罗森巴哈如何让买家不由自主地相信,他手里的书就是比市面上别家的都好?《书店日记》的作者肖恩·白塞尔竟称自己温顺友善,那是什么害他成了“毒舌店主”?在出版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书人”故事、妙趣横生的书林掌故、典丽非凡的古籍佳本、温暖人心的书痴缘分……顾真将书业的旧时光一点一点地搬运进了这本《书会说话》,并以隐含的内在联系编排,不同文章间仿佛小径相通的花园,为有心的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游览路线。
-
爱吃的人可以做朋友张佳玮 著爱吃的人很难不爱生活。食物不仅滋养我们的身体,也补益我们忙碌、不安、羁游无定的灵魂。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的喧腾,一个人在家做饭的悠哉,饥肠辘辘时大口干饭的豪爽,夏日酷暑里那一杯凉白开的痛快……吃,为每一个热情、有趣的灵魂,构建属于他或她重要的仪式感,也成为人海中彼此相遇的印证。
-
手帖蒋勋 著,博集天卷 出品这是一部通过“手帖”讲述南朝动人故事的美学作品。 魏晋时期,“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由于字体的漂亮,后来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模板,“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模板。 这些“手帖”──文人间的书信便条,因为书法之美,流传下来,成为后世临摹写字的“帖”。然而,“帖”更是同时具有“私密”、“随性”却又极为贴近“真实”、“率性”的文体。暧昧迷离、若即若离,构成读“帖”时奇特的一种魅惑力量。